導遊一看幾人的穿著,就不是來田園牧歌買房的,不過還是禮貌接待了眾人。
田園牧歌作為安置房設計,客群皆是錫安坊的工薪階層,這麼器宇軒昂的一群人到來,還是第一次。
“你們這的宅子一棟多少錢?”武洪帝看著沙盤圖,一臉好奇地問。
導購看著這位老爺站在眾人中間,其餘人皆在其身後,知道這位肯定是權貴中的權貴,一般的富商可沒有這樣的氣質。
“大老爺,這些房子都是安置房,標準價一棟40貫,不過若是你的太子爺和國公爺工坊上的工人,可首付4貫就能買到房子。”
“4貫?幹嘛賣這麼便宜?”
“大老爺,只是首付4貫,全價還是40貫。只是太子爺和國公爺說,不能因為房價過高讓大夏的百姓居無定所,所以才想出這分期付款的法子。說起來,太子爺和國公爺都算是錫安坊百姓的大恩人。”
聽到這,武洪帝等人已經知道,大概是李剛聽話只聽了半一。
“可以帶我等前去這些宅子看看。”武洪帝又問。
“大老爺這邊請,咱們這有樣板間。”導購熟練地引著眾人前往。
樣板間。
作為安置房,樣板間並沒有極致的裝修。簡單的水泥地面和牆面,足以保證房屋主體堅固。不過為了保證整體外立面和京城保持一致,表面上趙陽還是讓人刷成了木製外形。
“大老爺請看,這就是百姓們能買到手的房子。每一家都是這個標準。”
眾人被導購在樣板間裡帶著聽了一番講解。左右廂房加簡單堂屋的設計並不新鮮,室內統一刷了石灰牆,房間樸素不過採光通風極佳,小院外還有獨立的抽水馬桶廁所。
沒有綠化,沒有豪裝,功能齊全,皮實耐住。在這個時代,底層百姓能住上這樣的房子,比後世住上別墅還要困難。
武洪帝和黎元康等人見過春溪的奢華,自然不會有什麼視覺衝擊感。
李剛這廝大嚎,“老爺,你看,這是普通百姓能住得起的房子嗎?何況還是些流民。”
這話可把旁邊的導遊惹怒了,自己不就是這些人中的一份子。不過出於職業素養, 微笑地懟著,“這位貴人慎言,太子爺說過,錫安坊沒有流民,只有幸福的百姓。百姓們現在做工賺錢,安居樂業,衣食無憂,為何就不能住上這樣的房子。”
說著又恢復如常,順勢推銷起了錫安名都,對著武洪帝等人道,“大老爺,田園牧歌只是安置房,小的看大老爺身份尊崇,田園牧歌自然配不上大老爺。”
“不如等咱們在建的錫安名都修好後,大老爺再來一觀,聽太子爺和國公爺說,那才是權貴的居所,富人的天堂。”
“你這小廝,倒是會說。那錫安名都可有價格?”黎元康在武洪帝身側,聽說錫安名是權貴專屬,想著春溪的生活,有些嚮往。
“這位爺,錫安名都的宅子可不是標準價,每一棟價格都不一樣,不過小的聽說最便宜的都要十萬貫一棟。”
趙陽在朱雀大街買的宅子也才六萬貫而已!
“喔!什麼樣的宅子能和朱雀大街上的比,而且還是最便宜的,能不能看,帶我去看看......”黎元康問道。
這...錫安名都還在修建呢導購這下為難了。
正在這時,武洪帝卻故意咳嗽兩聲,“元康,咱們該回去了!”
說完帶著眾人轉身離開,黎元康尷尬,只得小跑著跟了上去。
立政殿。
“李愛卿,你們剛才都看見,你說的可與朕看見的有所偏差。”武洪帝面帶怒色地說。
“臣誤信謠言,請皇上責罰。”李剛嘴上請罪,心裡卻恨得咬牙切齒。
“下去吧,你是大夏的戶部尚書,切不可因為仇恨矇蔽了自己的雙眼。”
想著兒子都被趙陽切了,武洪帝也不再對李剛處罰。
杜修明等人看著退去的李剛,也只是無奈搖頭。
“劉全,將趙陽傳來。”武洪帝吩咐道,又說,“大家今天都看見了錫安坊的變化。朕覺得應該將京城其他地方都交給趙陽來負責,不知幾位愛卿覺得如何?”
“皇上,臣贊同,只是怎麼負責還請皇上明示。”這個時候,杜修明是不能退縮的,自己的弟弟是北安府尹,趙陽在錫安坊的功績顯而易見,若是此時反對,武洪帝會怎麼想。
“修明勿憂,朕就讓他出任北安府少尹,就負責京城改造和商業一事。”
杜修明本就與趙陽交好,此時聽到弟弟得到了得力助手,何樂而不為。
“皇上聖明,臣一定交代好修靈,積極配合趙陽做好京城改建。”
..........
趙陽難得忙裡偷閒,正在家裡和苗苗打情罵俏呢,見太監上門傳話,不情不願地換上朝服,慢悠悠地來到文德殿。
“小子,朕今日和幾位大人去了錫安坊,太子和你在那裡做的一切,朕很滿意!”
趙陽一聽,心裡MMP就開始了,上來就戴高帽,接著必有飛來橫事。
果然。
“所以朕和各位大人商量,讓你做北安府少尹,負責京城改造和商業一事。”
!!!
趙陽心裡翻騰。一府少尹,在別處算個半個封疆大吏,在京城這個權貴集聚,切個雞雞都能鬧到大殿裡去的地方,少尹算個屁。
別說他,就是北安府尹杜修靈都得低調做人,老實被安排。
好在趙陽曾經也混過官場,心下有了定計。
“臣,謝皇上信任。不過臣有一懇求,望皇上恩准。”
“你且說來。”
“皇上,臣建議太子殿下與臣一同負責此事,臣在錫安坊一直告訴那裡的百姓是皇上授意太子殿下帶著臣與百姓們一起建立美好生活。”
“臣希望這樣的模式可以拓展到整個京城,讓京城的百姓都能感受到皇上和太子的恩澤。”
趙陽就差直接說了,給你老朱家收整民心。而且這北安府有太子在後面,別說趙陽,便是杜靈均辦起事來腰桿都要硬得多。
杜靈脩敏銳察覺到這是自己弟弟的機會,跟著太子乾和跟著皇上幹有什麼區別。
別忘了,大夏的皇子,獨此一人,站隊選擇的機會都沒有。
“皇上,老臣以為秦國公所言極是,臣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