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威武的明軍佇列到了近處,停步後兩邊分開,一員將領帶著一隊護兵直奔寨門前眾人而來。
看著有些眼熟,郭藥師等人也沒多想,趕緊上前叉手彎腰、唱喏施禮。
“哈哈哈哈,郭大哥好久不見,富態許多,兄弟差點沒認出來”。
熟悉的鄉音傳入耳中,郭藥師猛地直起身來,臉上又驚又喜,一把上前抱住來人的臂膀。
“封哥兒!你沒死?咳咳!不是,我是說……”
“沒事沒事,老哥哥啊,都是命,都是命啊!”
“是極是極!哎呀,自家兄弟,這不就巧了嗎?啊哈哈哈哈!”
常封熱情的和三個熟人拍拍打打親熱一番,一時間眾人疑慮盡去。
看封哥兒這打扮,在大明混的不錯,他們不會膚淺的看人帶多少兵馬。
“兵和兵、人和人”的價值是不一樣的。
常封的八百人,大搖大擺的進寨,四個連官帶著人迅速接管四處寨門。
遠處盧龍野戰師萬人軍團戰車滾滾,正在往這邊趕來。
副帥劉大平、盧龍總兵官雲霄磨刀霍霍,老規矩就是無條件投降,將都頭以上的軍官剝離這支降軍。
整個套路大夥兒都熟悉,按部就班的處理就行。
封哥兒就帶著一隊護兵,“毫無戒備”的和郭藥師把臂而行,進入寨中裝飾豪華的“節度”大帳。
當然,既然朋哥兒“繳文”上承諾過,“降官們”“仍其原職”,當然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臉。
不出意外的話,武泰軍中有職位的兵頭,都是原來怨軍中的人,剩下的都是河朔軍的“精銳”。
河北當地的兵,自然會移交給餘然這個即將到任的總督,錦衣衛有的是辦法甄別、篩選和控制使用。
也算是一批現成的人手。
正好把遼東這六千餘人剝離出來,易哥兒都交待好了,咱們說過的話要認。
武德軍當然要保留,這些人的官職依舊,連旗號都給他們留著。
當然,調到遼東後,歸屬安東都護府指揮,華哥兒會安排他們去折騰完顏兀朮。
死了誰都不心疼。
大宋武德軍,跟大明有什麼關係?
老鐵有毛病沒?
如果出現叛逃,那更好,現成的理由。
抓捕宋國奸細!
你這大明的會寧衛指揮使。
是配合呢?還是配合呢?
死掉的敵人才是好敵人。
套路不怕老,管用就行!
……
武泰軍“換旗易幟”這一“卑劣”的背叛,差點把雄州城內的蔡相氣吐血。
他連跑都跑不了,城北當面數萬明軍車營嚴陣以待,城南明軍萬騎虎視眈眈。
遠處三道浮橋上,明軍兵馬源源不斷的渡河,粗粗一看,加起來得有五六萬。
雄州城頭頂上,還有兩條恐怖的六眼飛魚巡弋。
城內只有兩萬兵馬,蔡攸只覺得頭暈目眩、胸悶欲嘔。
這下完犢子了!
……
易哥兒被武泰軍歸降的重大利好而鼓舞,立馬調整原來的作戰計劃。
全師過河的黃明勇接到新的命令,立刻下令燕京師六個重炮營,在北城甕城兩百步外一字排開。
三個“大將軍炮”營,每營十六門,共計四十八門;
三個“六姐兒炮”營,每營三十二門,共計九十六門;
合計一百四十四門重炮,軍令是第一輪炮擊裝六斤實心彈。
大將軍炮每炮兩發,六姐兒每炮四發,集火北城第一道甕城城樓。
“開炮!”
“轟轟轟轟!”
用後世的計量單位,就是近一噸半的生鐵蛋,在一分鐘時間內,從三百米外高速砸進了一座磚木建築中。
頃刻間牆倒屋塌,硬生生被拆成了一堆廢墟。
驚天動地的炮聲一停,燕京師萬人齊呼。
“降不降?降不降?……”
……
“陛下啊!罪臣迎駕來遲,死罪死罪!”
“蔡相快快請起,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為宋守城是為忠,不忍將士死於非命是為仁,朕不會怪罪與你,請起請起!”
朋哥兒“和顏悅色”的扶起蔡攸,溫言的安慰,讓老蔡老淚縱橫。
“蔡相可是有何為難之處,只管坦言,朕一定盡力安排”。
“陛下啊!老臣慚愧啊!碌碌半生方遇明主,恨不能早為陛下牽馬提蹬,效犬馬之勞……”
“哈哈哈哈!好飯不怕晚,朕得蔡相,如漢高祖遇子房,大明得良相矣!”
“不敢當陛下如此厚愛,老臣一定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一時間君臣相得,氣氛很是和諧。
安撫好蔡攸後,朋哥兒找個僻靜之處,乾嘔一番,吐了些酸水,噁心壞了都。
重炮轟塌城樓,萬軍喊降之時,蔡攸還在糾結,畢竟手裡還有兩萬兵馬,又有堅城在手。
沒準還能再堅持堅持。
結果從天而降的火雨,覆蓋了北城空無一人的二道甕城之後,他就知道再不投降,就得屍骨無存了。
要不說人家文官就比武將會混呢?
你看郭藥師嘴上喊降,就換個粗製濫造的赤旗,大軍依然在營寨中被甲持兵,四個領軍的“大兵頭”也就站在城寨門口。
一發現不對,跑回去就幾步路而已。
投降都投的不爽利!
蔡攸下定決心投降,人家是怎麼做的,城門全部開啟,全軍回營卸甲,刀兵分類擺放整齊。
軍中花名冊,雄州城相關文書賬冊,安排專人備好。
他自己換了身舊袍,孤身一人騎一匹駑馬,舉著大印去找明軍大帥交接城池。
要賣就賣的徹徹底底。
差點把咱易哥兒給整不會了,趕緊請示師父,朋哥兒一聽蔡攸如此做派,豈能不知道這老甲魚的心思。
趕緊親自相迎,一番“惺惺作態”,給他吃個定心丸。
按照小舅的說法,蔡系可是大宋朝堂一根主線,蔡京、蔡攸兩父子反目的小把戲,掩人耳目而已。
這人小舅有用,既然有用就要給足面子,說些客套話雖然噁心,但很有效不是嗎?
注意!蔡攸可是河東河北宣撫使、大宋知樞密院事、太子少傅、正一品的樞相高官。
接下來東路軍前往汴梁的路途,一路順風,毫無障礙。
盧俊義帶著換上宋軍旗號的“麒麟團”,以蔡樞相親兵名義,舉著令旗擔任開路先鋒。
將一城守軍全部集結,調去雄州“自投羅網”,那邊駐紮城內的大明涿州守備團,有條不紊的將這些人繳械,關入俘虜營等待甄別。
而兵馬全無,毫不設防的城池,當地的錦衣衛立即帶人接管,可把河北總督餘然給忙的呦。
那叫一個腳後跟直打後腦勺。
累並快樂著!
哈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