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靈氣充盈的世界中,這裡的人類與生俱來便擁有五行靈根,那是他們與天地溝通的橋樑。
然而,並非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靈氣的波動,只有那些靈根點數超過一定數值的人,才能感應靈氣波動,踏入修仙者的行列。
靈根點數的門檻,就像是修仙之路的第一道關卡。
達到20點,才算是勉強邁過了這道門檻,有了感知靈氣、修煉功法的資格。
而當這一數值超過40點時,便意味著修煉之路將事半功倍,無論是吸納靈氣的速度還是修煉功法的效率,都將遠超常人。
而在五行靈根之中,有一種極為特殊的存在,那便是【天靈根】。
當天靈根某一屬性的靈根點數超過80時,便意味著這個人在修仙之路上擁有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他們體內彷彿蘊藏著這個世界的規則烙印,使得他們在煉氣期突破築基期時毫無瓶頸,更能在突破結丹期時增加三成的成功機率。
然而,天靈根的存在也極為罕見,即使是傳承千年之久的五大仙宗,也未曾有過關於理論值上100點屬性的完美天靈根的記載。
這樣的存在,無疑是修仙界中的傳說,令人嚮往而又遙不可及。
對於身負天靈根的人來說,他們的修煉之路註定與眾不同。
他們在修仙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遠,每一次突破都彷彿是天道在暗中相助。
然而,當天靈根的兩次巨大優勢消耗殆盡後,那道規則烙印便會消散於無形,無法再助他們突破瓶頸。
但即便如此,他們的靈氣吸收速度依舊不減,讓他們在修仙之路上繼續穩步前行。
葉無垠精心製造出的分身,是以這個世界普通人類的細胞為原型塑造而成。
這些細胞如同最基礎的建築材料,承載著生命的奧秘與可能性。
因此,這個分身自然也擁有了這個世界的凡人身上所具備的靈根。
靈根,那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神秘存在,彷彿隱藏在生命深處的密碼。
即便是最精密的儀器,也無法窺探到它的蹤跡,更無法確定它的具體位置。
它的存在,更像是一種信仰,一種修仙者對於自身潛力的信仰。
當修仙者開始修煉時,外界的靈氣會如涓涓細流般從身體的穴道進入,然後沿著經脈緩緩流淌,最終匯聚到丹田之中。
靈氣在經脈中運轉的時候,就會被煉化,最後彙集在丹田,轉化為修仙者自身的力量。
而靈根點數的高低,便直接決定了被煉化的靈氣的多少。
一個擁有高靈根點數的人,就像是擁有了一個巨大的靈氣轉化器,能夠吸收並煉化更多的靈氣。
因此,靈根點數不僅影響著靈氣的煉化效率,更是修仙者修煉速度的關鍵因素。
然而,葉無垠製造的這個分身,其靈根點數卻只有可憐的5點。
這意味著它幾乎無法感知到外界靈氣的波動,更別說主動吸收煉化了。
即使將它置於靈氣濃郁的環境中,它也只能被動地吸收一點點靈氣,勉強達到延年益壽、百病不生的程度。
想要讓這個分身真正踏上修仙之路,那簡直是一種妄想。
修仙,這看似遙不可及的事情,其實只需解決兩大難題,
一是如何讓分身感應到那飄渺無形的靈氣,
二是如何將這靈氣煉化後鎖定在丹田之中。
修煉與施法的過程,如同一場精密的工業生產。
經脈在其中,不僅僅是簡單的傳送帶,更像是一條條加工流水線。
當靈氣流經那些被功法驅動的經脈時,它們就像是被精心打磨的原材料,經過層層加工,最終蛻變為法力。
而當法力再流經法術運轉的經脈時,它們又像是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化作了威力無窮的法術。
然而,修仙者們雖然自認為已經用神識內視洞悉了經脈的全貌,但實則他們看到的,只是那流水線上的傳送帶而已。
真正的乾坤,那些經脈中隱藏的奧秘,卻往往被忽視。
葉無垠深知此理,於是他決定另闢蹊徑。
葉無垠便將超凡細胞附著在分身體內,保證每個普通細胞都覆蓋到。
這樣一來,當分身開始修煉時,那些超凡細胞就像是敏銳的雷達,能夠準確地捕捉到周圍的靈氣波動,讓分身能夠清晰地感應到它們的存在。
接著,葉無垠又對那些與功法相關的經脈進行了強化。
這些經脈在強化的作用下,變得堅韌而通暢,就像是高速公路一般,讓靈氣能夠暢通無阻地進行周天運轉。
如此一來,進入體內的靈氣就如同被牢牢鎖定一般,再也不會輕易溢位體外。
而最令人驚喜的是,分身現在不再受到每日運轉周天數次的限制。
它可以在高濃度的靈氣中,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修煉。
這就像是給分身安裝了一臺永不停歇的發動機,讓它的修行速度直接翻了好幾倍。
如此一來,這個曾經只能被動吸收靈氣的分身,如今已經蛻變為一個能夠主動修煉、不斷變強的修仙者。
而這,都得益於超腦的精密控制,以及超凡細胞對身體的強化。
經過葉無垠的精密測試,那些靈根值原本在20點以下的人,經過他的改造之後,竟然能夠達到40點靈根值的程度。
這意味著,原本資質平平的他們,現在也能夠踏上修仙的康莊大道,與中上品靈根競爭。
而對於那些原本就擁有40點左右靈根值的人來說,經過改造後,他們更是能夠享受到80點天靈根的待遇。
雖然無法像真正的天靈根那樣幫助他們突破瓶頸,但在修行的速度上,他們卻能夠媲美那些擁有天靈根的天才。
至於那傳說中的100點完美天靈根,想透過超凡細胞的輔助肯定是不可能的。
這不僅僅是靈氣吸收速度的問題,更意味著一種質的飛躍。
據說,擁有完美天靈根的人,還會形成對應屬性的體質,比如火靈之體。
這種體質不僅讓修行速度更快,更讓他們不畏普通靈火,使用火屬性術法的威力也會成倍增長,就像是一個強大的“功能放大器”!
因此,葉無垠決定下一步將加大對靈根的研究力度。
他想要探究究竟哪些因素會導致靈根點數的不同,又該如何提高靈根點數。
他甚至開始設想靈根移植的可能性,希望透過這種方式,讓更多的人能夠擁有修仙的資質。
更遠大的目標則是研究出“通用型靈根”。
他希望透過這種方式,即使在其他世界,面對不同的超凡能量,人們都能夠利用這種靈根進行修煉,打破世界的界限,實現真正的超凡入聖。
當然,這並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單靠超腦的模擬也是遠遠不夠的。
人體蘊含著太多的秘密,還需要擴大樣本,收集海量的資料,才能夠逐步解決“科學修仙”的技術難題。
不過,在符文陣法與修仙百藝的探索之路上,葉無垠的進展可謂是喜人。
比如在制符方面,他收集回來的黃符紙與青符紙,就有明顯的區別。
這兩種符紙,看似尋常,卻各自蘊藏著不同的奧秘。
黃符紙,如同那初升的朝陽,雖然光芒柔和,但蘊含的法力卻相對稀少;
而青符紙,則像是那盛夏的翠竹,綠意盎然,法力充沛。
葉無垠深知,符紙的法力容量,乃是決定製符成功率的關鍵。
而這法力的多寡,又完全取決於符紙的材質。
靈符草製作的青符紙,自然是靈氣四溢;而靈谷根莖製作的黃符紙,不僅略顯遜色,材質也差上不少。
當葉無垠試圖將更多的法力注入黃符紙時,那符紙彷彿承受不住這股強大的力量,多處破損,瞬間燃燒起來,化為灰燼。
制符需要一氣呵成,從第一筆落下到最後一筆結束,符筆不可有絲毫的停頓。
而在腦海中,更是要清晰地觀想自身施展對應法術的過程,使筆尖的法力流動與施法狀態相契合。
這就讓葉無垠有了新的想法,既然陣法可以生成法術,那麼是否可以將陣法產生的法力注入符紙之中,實現符籙的自動化生產呢?
想做就做,葉無垠立刻投身於這一全新的研究中。
他結合地球的機械設計理念與靈氣陣法的符文,巧妙地打造出一個自動化符籙生產線。
這條生產線上,由靈金打造可替換式機械手上畫滿了密密麻麻的符文,這是一道火球術。
當上方的靈氣管道將靈氣輸送進來後,機械手就會產生一道火球術靈力,再透過下方的符文筆,就可以在符紙上作畫。
制符師的靈力有限,每次作畫時,還需要調整狀態,最後才下筆,繪製期間,還有種種因素導致繪製失敗。
但是以機械手的能力,完全超越了99%制符師,不僅速度飛快,還不會出現失誤。
按照這條制符產線的生產速度,一個小時就可以生產一千張初級上中下三品符籙,至於中級以上的符籙,不僅符紙稀少,繪製的時間也有所增長。
不過這些都是小事,等他將各種材料特性分析出來,後面就可以自己培養,只要靈氣充足,就不會缺少這種基礎材料。
這個世界的修仙者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他們在修煉時,只會向這個世界索取,而不會回報。
等哪一天飛昇上界,那就相當一個打工人,從普通員工幹到高階管理人員,最後離職的時候還把公司的客戶帶走了。
如果人人都這樣做,公司董事長還不管,這家公司早晚要倒閉。
對於一個世界來說也一樣,隨著一個個的化神期的修士飛昇上界,這個世界的本源力量就會被帶走,靈氣也會逐漸減少,最後蛻化成一個武俠世界直至絕靈之地。
所以葉無垠想要改變這種現狀,這樣做的好處是他可以獲得這個世界天道的認可,進而解析世界規則。
而且經過這邊測試可行的話,地球是不是也可以逆生長?再次成為超凡世界呢?
不過想要改進,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還需要確認幾個事情才行。
而為了獲取更多的修煉資料,葉無垠準備廣撒福利,不過在此之前,他按照這個世界的人類靈根特性創出了一門基礎之法----《五行功》。
任何修士修煉,都會自動轉化為最適合本身的靈力屬性,相當於為每位修士量身定做一門練氣功法,而且是最適配其體質和靈根。
當然這門功法也有缺點,對於那種靈根屬性超過60點的人來說,修煉單一屬性的功法要比修煉五行功速度要快,施展功法自帶的法術威力也更強。
功法創造出來之後,葉無垠也想好了如何推廣。
他先讓小柒收集一些人品端正,靈根點數少於20點的少年資訊,然後他會扮成得道高人將《五行功》傳出去。
.............
大魏國,曹縣,這裡靠近渭河,交通四通八達,也造成此地貿易發達,每天都有大量的船來來往往,繁忙異常。
黃昏時分,一艘客船停靠在碼頭角落裡。
“各位客官,曹縣碼頭到了,大家拿到行李可以下船了。”
“有需要返航的,三天後,還是這個地方,可以搭乘小老兒的船回去。”
船東對著客艙裡吆喝了幾句,便招呼著水手去往倉底卸貨。
他們這些跑船的,單靠載客也賺不了幾個錢,貨倉裡夾帶的貨物才是大頭。
很快,乘客們便沿著跳板陸陸續續的走上碼頭,此時,一位老道士也從船艙中走了出來。
只見他鬚髮皆白,面容清庸,看去竟有幾分鶴骨仙風,得道高人的模樣,讓人這第一眼看去便有了幾分敬意。
老道士手裡還拿著由一根枯黃的竹子,上面掛著一塊白布,寫著四個字:仙人指路。
在碼頭上的風吹拂下,彷彿有種莫名的韻味。
隨著碼頭的人流,老道士很快也進入城中,最後在一家名為“悅來客棧”的地方落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