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蘇愛國拿著張二翠給裝的雞蛋,就跟蘇蘇出門往村長家去,村長今年才四十五歲,算起來是蘇愛國堂弟,兩家人走動不多。
來的不巧,村長夫妻正在吃飯,看見蘇愛國和蘇蘇來了。
“愛國,蘇蘇。”村長媳婦帶著兩人坐下。
“這大中午的不在家吃飯,咋跑我這來了,吃了嗎,要不要吃點,你嬸子烙的餅子很不錯。”
蘇蘇把籃子放桌子上“謝謝阿叔嬸子,我們在家吃過才來的,今天來主要是想跟您說個事。”
村長身材不高,方圓臉面板黝黑。聽蘇蘇這話,放下筷子了。
“啥事?”村長不明白了,蘇蘇這個小姑娘找自己能有啥事?
“阿叔,這可是件好事。”蘇蘇脾心大起開始賣關子。
“你說來聽聽。”村長也十分配合,好事他當然是要聽的。
“阿叔,這件事我也有一些私心的,但是我還是想做,我們村裡小學的小學停辦了,孩子們上學要走三公里的路去吳家村上學,去吳家村我們大人都得走上一個多小時,更別說小孩了,每天走兩個小時的路,小的孩子走不了,只能延遲上學,就算孩子大些了,又累又辛苦的走到吳家村就得開始學習,哪裡能學得進知識。而且這路上萬一發生點意外,我們做家長的不是得擔心死。”
“我們村原來的小學都是孩子,但是沒有老師。”
“難道現在有人要來我們村當老師。”
蘇蘇莞爾“阿叔,你看我怎麼樣?”
“你?”蘇蘇這孩子高中畢業教小學是沒問題的,但是隻有她一個人也不成啊。
便主動開口:“小學一共得教五個年級,你一個人也做不到啊。”
“阿叔,你就說這個小學能不能重新開起來吧。而且小學老師工資是縣裡財政給的,我們既然有這個指標,現在也有一個老師,為了造福村裡的孩子們,我們也得把小學開起來。”
“你為什麼一定要把小學辦起來。”
“我就是想著我們家小智今年已經六歲了到了該上學的年紀,但是現在去吳家村上學我們家都不放心,萬一在吳家村被別的孩子欺負了咋辦。正好我也想不下地掙工分,這也是我的私心。”
村長一聽便明白了,蘇蘇這孩子他也知道蘇愛國夫妻倆就沒讓她下過地,現在在家也不會幹活,就想著掙老師的工資和工分。
但是蘇蘇說的也說到他心坎裡,誰家沒有孩子,有孩子就想讓孩子去讀書學知識,他們家小孫子也是每天天矇矇亮就出門,怕累著了,怕挨欺負了家長不知道。
“村長,我知道小學搞起來還需要找老師,這樣吧,我教四五年級,您再找個上過初中的老師教二三年級,找個小學畢業的教一年級,你看怎麼樣,我們村裡有不少人上過初中小學的。”
村長媳婦在旁邊插話:“他爸,明天村裡不是要來兩個知青,到時候安排知青做老師不就行。”
村長一拍大腿想起來前幾天到鎮裡開會收到的訊息,還是媳婦機靈。這樣學校就能搞起來,自己小孫子不用天矇矇亮就出門上學。
“蘇蘇啊,離九月開學還有十幾天,這個學校老師解決了,接下來的教材還得想辦法,我提前跟你說清楚,縣裡給老師的工資是三十塊錢一個月,一張肉票十斤供應糧,要是能開起來我再給你向村裡爭取每天算三個工分。”
聽到這個工資,蘇蘇就懂了,十斤供應糧哪能吃飽,又沒給糧票,有工資都沒地買糧,怪不得村裡初中畢業的有好幾個,都不願意來做老師。
“村長,可以的,你相信我,明天知青不是來了嗎,你讓他們現在就開始編寫教材,到開學的日子差不多了。您看行嗎。”蘇蘇道。
“行,明天就安排人把小學打掃出來,修修桌椅黑板啥的,但是開學前你還沒有工資,這段時間我要向縣裡報備審批。”村長是真心希望學校能辦起來,便同意了蘇蘇的想法。
“可以的叔,我沒意見,謝謝叔”
蘇愛國和蘇蘇離開後,村長夫人跟村長嘮叨:“你可要抓緊把學校辦起來啊,我們家小夏每天都那麼遠上學的都心疼壞了。”
村長回了句:“我曉得,敢情你心疼我就不心疼了。”
蘇蘇離開之後一直想知青的事情,按小說的走向,明天到村的知青就是原主陸邵和他哥們周高了,明天原主就會對陸邵一見鍾情,然後開展追求,天天跟在陸邵屁股後面,幫他幹活,時常還拿家裡的東西接濟他。最後鬧得家裡臉面丟盡,家破人亡。
蘇蘇下定決心要跟他保持距離,決不能步原主的後塵。現在是75年離高考還有兩年,蘇蘇非要把學校搞起來就是想參加高考,只有她這個後世來的人才懂學歷的重要性,高中學歷在後世根本沒啥用。她之前還聽到一個搞笑段子說,一塊板磚砸下來,砸中十個人八個是大學生,足以說明後世學習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而且作為一個現代人實在無法忍受沒有手機的日子,現在算算到智慧機問世,自己才四十多歲,完全可以跟得上潮流。
主要要是他不願意當農民下地上工,連作物都認不全她也不會,現代社會吃的都是從菜市場買,她大學學的是教育方向,也不知道農村生活是什麼樣的。也不願去廠裡當工人,所以只能發揮自己的特長,考試,用學歷去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