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4章 集約化,大農業

“接下來,咱們來討論下一個問題……”

“等等!社長,咱們要蓋冷庫和修路,那徵地的事怎麼辦?”

高莊。

村小廣場。

在全村人就蓋冷庫和修路事情表決透過後,身為社長的陳長皓即將宣佈下一項事情的時候,底下有人提出了異議。

一時間,陳家眾人都把目光看了過去。

當認出對方的身份後,陳青玄的二爸頓時小聲解釋道:“這人是一隊的梁紅,他家就在村後的那條路旁邊。如果要修路的話,肯定要經過他家的地。”

陳青玄聞言,點了點頭。

怪不得,原來是涉及到了自家的利益。

不過對此,他們早有準備。

這時,就見主持會議的陳長皓再次開口。

“徵地的事,這個好解決。

咱們社裡都把地交到合作社了,這就相當於是拿咱社裡的地來修路。

而且還是給咱們合作社自已修的。

那就當然沒有什麼賠款了。”

“沒有?那,那,那……那應該有啊!原來都給的!”

梁紅無法理解。

修路哎,那佔了的地以後都不能種植了,當然得給補償了,怎麼可能沒有?

對此,陳長皓再次解釋。

“原來地是屬於個人的,所以佔了地之後,肯定要賠款給個人。

但是咱們現在的地是屬於集體的,屬於咱們合作社集體的。

換句話說,咱們集體要用自已的地修路,要給什麼補償?

入社以後,咱們的土地是共有的,如果平分的話,大約一人一畝多一點,如果修了路,佔用了土地,那麼剩下的土地還是共有的,每人都要少那麼幾厘,幾分的,你們說是不是?”

此話一出,眾人登時愕然。

“還能這樣?”

他們都被陳長皓這個想法給驚呆了。

不過不多時,就有人想通了。

“對啊,這地是全合作社的,為什麼要給他一個人賠?

這根本行不通。

真要賠的話,也應該給咱們全合作社集體賠才行。

但是合作社是咱們集體的,也就是說,要用咱們集體的錢來給咱們自已賠?

這不是左手倒右手,多此一舉嘛!”

“就是!既然入了合作社,那就是一體的,你現在要給你一個人賠,這怎麼可能?

修出來的路又不是給一個人走的。”

“就是!修出來那個冷庫也是為咱合作社集體掙錢的,又不是給個人?你這要錢算是怎麼回事?”

……

一時間,你一言我一語,把梁紅說的啞口無言。

好半晌後,他才支支吾吾的道:

“那,那,那你們當時還承諾給三年補償的,我的地少了,那補償的不也少了?”

這話一出,場面頓時一靜。

對啊,補償的三年是用地裡的產出來計算的,如果地被佔了,用來修路了,沒有產出了,那那些道路兩旁的人家豈不是吃虧了?

有人這麼想,但是有人卻,

“哎呀,梁紅,你不要計較這麼多,就那三年,能有多少?

再說了,今年的收成又不影響,最多往後兩年,兩年能有多少?”

“兩年也有好幾千呢!”

“才幾千,這才多少?放心吧,咱們合作社不會虧待你的。”

“幾千好歹也是錢,又不是廢紙!”

……

一時間,有可能被佔地的和其他人分成兩撥,互不服輸。

操場之上,熱鬧非常。

許久之後,等眾人的討論聲下來了,陳長皓這才敲了敲話筒。

通!通!通!

“好了,肅靜!

梁紅他們的訴求我們也聽到了,他說的確實很對。

咱們現在的地還在屬於個人和合作社之間這個過程,只有三年之後,才能完全屬於合作社所有人。

所以給補償是應該的。

但是還是那句話,咱們完全可以從其他人那邊每人分一塊出來,給他們湊上。

也就是說,佔地的補償,肯定是沒有的!

至少,像那種每畝地幾萬,十幾萬的肯定是沒有的。

這個不用說。

所以我們這邊的想法是,按照他今年的產出,咱們再給兩年,也就是說,相當於他那塊地還在。

兩年以後,三年補償完成,那麼他就再也不能要補償了。

當然,那時候咱們大家都沒有了!你們覺得怎麼樣?”

“再給兩年?和今年一樣?”

眾人一陣愕然。

隨後紛紛恍然。

“對哦,咱們再給兩年就行了唄。反正兩年後土地都會歸於集體的。兩年也用不了多少錢。”

“對對對,再給兩年就行!這樣等於大家還是原來的地塊,都很公平!”

“行行行,就這樣!我同意了!”

“我也同意!”

“我也同意!”

一時間,眾人紛紛舉手贊同,甚至就連要被佔地的梁紅等人也紛紛點頭。

他們社長的這個辦法,確實很公平。

沒有少他們一分。

至於說佔了他們家的地,他們家以後不能種了?沒有那麼多地了?

這邊可是承諾了,如果想退出,直接土地平分的。

也就是說,就算以後合作社倒了,他們家的地不會比其他人少半分。

既然如此,那他們還有什麼可抱怨的。

唯一有疑慮的就是,有些人種的是獼猴桃,毀了怪可惜的。

對此,陳長皓這邊自然也早有辦法。

“這個很好解決,把果樹挪了就行。隨便挪到誰家地裡,他家的補償自然照給就行。”

關於這個,眾人又商討了一番,決定按照原先的農作物進行補償。

也就是說,如果你家現在是種小麥玉米的,那麼就算把果樹移到地裡,你家的補償也是按照小麥玉米來算的。

至於果樹,這是屬於合作社所有人的,後來的這家跟這個沒一點關係。

對此,除了少數人有些猶豫以外,其他人都揚手贊同。

因為只有這樣,才是最公平的。

每個人不多要,每個人也不少給。

這時,就見臺上的陳長皓再次出聲 。

“這個呢,其實就是咱們接下來的一個舉措。

全合作社的所有農田,果樹,都交給專人來照看,照顧。”

“專人來照顧,什麼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咱們大部分人不用繼續種地了,把村裡的土地全部交給少數幾個人來種。

犁地、播種、澆灌、打藥、收割,這些全部交給少數幾個人。”

“交給少數幾個人?那這不是過去的地主了?”

“不是這個意思。

就和咱們現在摘桃,裝快遞一樣,他們就相當於專業的農民,專業負責種植收割部分。

咱們其他人主要做後面的加工,分揀,還有售賣,養殖部分。

其實跟準確的說,就是咱們社裡給他們分了一份工作,一份專門種地的工作。

那些土地還是屬於咱們合作社所有人的,他們只要把糧食和水果種好就行。”

“這……這好像沒必要吧?”

眾人難以理解。

這自已就能種了,幹嘛還要分幾個專業人事。

專業農民?

他們可是種了一輩子地的農民,誰種地能有他們專業?

對此,一直看戲的陳青玄說話了。

“這個問題我來解答吧!

大家知道美國吧?

美國的農業很發達,哪怕在全世界,也是排行前列的農業大國。

但是你們知道他們的農業人口占比是多少嗎?

只有百分之二。

也就是說,咱們全村一千三百多人,只有二十多個農業人口。

再加上美國地廣人稀,他們那邊一個人差不多能種一千畝地。

按照咱們這邊玉米小麥輪種來計算,他們每個人的產值可能會有兩百多萬。

而咱們這邊呢,如果還按過去算,每家哪怕只出一人,那麼平均下來,每人也就七八千。

但是咱們應該算過,每個人每年的伙食費就要七千多。

換句話說,哪怕你家出的那個人認真種地,那麼也只能養活他一個人,而且還只夠飯錢。

這肯定不行,這樣生產力太低了,所以咱們要從其他方面想辦法。

比如說辦養殖場,辦加工廠,把水果賣到網上,賣到全國各地。

但是這些都是需要人口的,所以農業人口必須減少。

當然,因為咱們這邊有獼猴桃這種需要大量人工的水果,所以農業人口的數量很可能會多一點。

但原則上來說,不應該超過百分之五。

也就是五十人。

平常的話,我覺得二三十人就可以了。

到了農忙時節,咱們其他人也可以過來幫忙。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

這話一出,場上頓時靜悄悄一片。

陳青玄的意思很明顯,如果還按過去的算,那麼光憑種地,很可能根本養不活自已。

如果非要這樣弄的話,那麼就是在損害所有人的利益,都是在佔合作社的便宜。

所以為了合作社的健康發展,農業人口必須減少。

正好,他們這邊有電商,還準備弄養殖場,加工廠,可以吸納這些人口,所以這種方法完全可行。

也必須如此。

對此,村民們交頭接耳了一陣,紛紛點頭。

“這個確實!光靠自已種地的話,確實養不活一家人。”

要知道,村裡的大部分人家裡的年輕人可都在外面打工呢。

如果能養活一家人,他們何必出去?

所以這是一種必然。

只是……

“只是,這二三十個人種的過來嗎?”

“對啊,咱們村一千多畝地,一個人四五十畝,這忙的過來嗎?”

對此,陳青玄肯定的點頭。

“當然忙的過來!

現在不是以前。

以前是手工鋤地,犁地,收割,自然不行。

但是咱們現在是機械化,現代化。

到時候村裡買幾輛拖拉機,收割機,打藥機,一人幾十畝綽綽有餘。

至於說獼猴桃的問題,這個我剛才說過了,咱們這個農業人口也不是固定的。

農忙的時候其他人可以過來幫忙。

工價也是一樣的,只是專業搞農業的人要專門負責地裡的農作物生長監控。

什麼時候打藥,什麼時候種植,什麼時候收割,什麼時候梳果、兌花,這個需要他們專門來負責。

到時候幫忙的只需要按照他們要求的做就行,不用關心其他雜七雜八的事情。

這個就是電視上經常說的集中土地搞大農業,搞機械化。”

“大農業?機械化?這個還能這樣搞?”

一株柳樹下。

正在石河子大學進修農業專業的陳新凱眼中驀然一亮。

這兩樣東西,他經常聽說,也努力的鑽研過,甚至他還聽很多專家教授講解過。

但是因為國情問題,這個問題始終沒有解決。

中國的人口實在太多了,而且土地也分的太碎了,根本集中不起來。

哪怕有人有這樣的想法,也都是租種農民的土地,光是地租,就佔了一大筆成本。

更別說土地被佔了之後,有些農村老人的生活會更加的艱難。

但是他沒想到,這個他一向崇拜的同村堂哥居然透過用這種方法解決了問題。

直接把全村的地給收起來,收歸集體所有,然後劃撥一定的農民進行種植,其他的全部投入另外的產業。

如此一來,不僅土地集中問題解決了,而且地租問題和農村養老問題也解決了。

這可真是一箭三雕。

不,也許是四雕,五雕。

畢竟如果加工廠和養殖場的事真辦成了,他們村的年輕人也能留下來,繼續留在村裡,而且還都有工作。

還順便解決了即將出現的農村空心化問題。

這可比那些租種土地,辦理大農業的那些企業強了好幾個檔次。

當即,他直接舉手同意。

而經過他的訴說,解釋,他身邊的村民們也紛紛醒悟。

這可是未來的農業方向啊,肯定沒問題!

國家都這麼提倡呢!

這時,陳青玄再接再厲,開始訴說集中化的好處。

說以後的肥料、農藥、還有各種農業用品都可以集中化購買,節省金錢,並且還說要找渠道弄一批牛糞雞糞,進行堆肥,改良土地。

總而言之,集中化,專業化的好處多多,不是以前單幹的時候可以比擬的。

只是這時,又有人提出了異議。

“但是這樣產出不一定比以前高吧?

誰能保證選出來的人一定能種得好?

萬一不行呢?”

“對對對,書上都說精耕細作比大規模的農業產值更高,要不然咱們最後為什麼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