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是雉科孔雀屬的鳥類動物,[9]一種大型的陸棲雉類,有羽冠,雄鳥尾毛很長,展開時像扇子。其羽毛絢麗多彩,羽支細長,猶如金綠色絲絨,其末端還具有眾多由紫、藍、黃、紅等色構成的大型眼狀斑,開屏時反射著光彩。孔雀有三種,即綠孔雀、藍孔雀和剛果孔雀。[10]
孔雀產於東南亞東印度群島和南亞印度,[11]分佈於中國雲南南部和西南部,[12]棲息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帶,也有生活在灌木叢、竹林、樹林的開闊地。多為成對活動,也有三五成群。食物以蘑菇、嫩草、樹葉、白蟻和其他昆蟲為主。[13]孔雀每年二月中旬進入繁殖期,每窩下蛋4-8枚。[14]孔雀的壽命為20-25年。[16]
孔雀作為觀賞鳥類,是世界上許多動物園的主要展出動物,在舊大陸早已聲名遠播。[15]孔雀是自然界中最美麗的鳥之一,它是善良、美麗和華貴的象徵,被人們視為吉祥之鳥。[17]
中文名
孔雀
拉丁學名
Pavo muticus[18]
別名
maurya形態特徵
孔雀有2屬3種。其中孔雀屬2種,全長達2米以上,其中尾屏約1.5米,為雞形目體型最大者。有羽冠,雄鳥尾毛很長,展開時像扇子。其羽毛絢麗多彩,羽支細長,猶如金綠色絲絨,其末端還具有眾多由紫、藍、黃、紅等色構成的大型眼狀斑,開屏時反射著光彩。孔雀有三種,即綠孔雀、藍孔雀和剛果孔雀。[10]雌鳥無尾屏,羽色暗褐而多雜斑。人工養殖的白化品種稱白孔雀,全身雪白。剛果孔雀屬1種,體長70厘米,雄性體黑色,頭頂具白色簇羽,雌性綠色和棕色。雄鳥具直立的枕冠,羽色華麗,尾上覆羽特別延長,遠超過尾羽。具20枚尾羽,形長而稍呈凸尾狀;尾下覆羽為絨羽狀;兩翅稍圓,第1枚初級飛羽較第10枚短,第5 枚稍微最長;跗蹠長而強,遠較中趾連爪為長,雄者具距。[2]
尾屏主要由尾部上方的覆羽構成,這些覆羽極長,羽尖具虹彩光澤的眼圈,周圍繞以藍色及青銅色。求偶表演時,雄孔雀將尾屏下的尾部豎起。從而將尾屏豎起及向前,求偶表演達到高潮時,尾羽顫動,閃爍發光,併發出嘎嘎響聲。飛翔能力不是很好,因為它有點沉重,翅膀也沒那麼強勁。[3]尤以清晨和臨近傍晚時覓食活動較為頻繁。常成群活動,由一雄數雌和亞成體組成小群,多為成對活動,也有三五成群。[13]善奔走,不善飛行,行走時步履輕盈矯健,行走姿勢有似一步一點頭。疾走時像奔跑一樣,一般在逃避敵害時多大步急馳,逃竄於密林中。通常很少起飛,但向下滑翔時亦飛得很快。白天活動,尤以早晨和下午活動較多,中午多上樹或在林中陰涼處休息,晚上棲息於樹上。
外文名
Peafowl
界
動物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