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塵將王丹送回房間。
心中也開始再盤算所有的事情。
反正自己想辦法整垮二房也是整,整垮王雙文也是整。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
既然那些人有可能以後會成為自己的威脅,那自己索性就讓那些人再也折騰不起來。
當然,柳塵只是讓他們當廢人而已,並不是說傷害性命。
柳塵似乎在心中做好所有的決定。
他傳呼來小翠,讓小翠按照自己的吩咐辦事。
至於嬴政這邊。
對於自己剛才給柳塵的提議,也不能說自己一時興起。
畢竟能和柳塵結親無疑是最穩妥的。
“王賁,你說朕的決定到底對不對。”
“末將不知,此事應問陛下本心。”
“哎,朕的女兒早晚也要嫁出去,這麼多年來,一直也都未曾有合適的人選,柳公子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陛下說的是。”
這麼多年,嬴政也不是沒有想過將自己的女兒嫁出去。
只不過事與願違,不是自己看不上就是女兒看不上。
一時間就連嬴政都懷疑,是不是真的自己眼光太高了。
直到柳塵的出現。
“柳塵條件放眼整個咸陽也卻是不錯。”
“陛下說的是。”
“而且為人滿腹經綸,頗有治國之道。”
“陛下說的是。”
“當然,最主要的是為人也有上進心,身為男兒沒有上進心萬萬不可。”
“陛下說的是。”
“你tm就會這一句嗎?!”
“末將萬死!”
嬴政無奈嘆息,自己要找王賁商議事情無疑等於對牛彈琴。
這傢伙除了帶兵打仗遺傳了自己的老子之外,別的事情根本就是一竅不通。
也難怪王翦說王賁是愚忠。
“行了,讓你家老爺子來明日來宮中一趟,朕有事情找他。”
日次清晨。
朝會過後,王翦準時出現在嬴政的御書房中。
“老臣王翦,拜見陛下。”
“老將軍免禮。”
“不知陛下此番喚老臣前來,所為何事。”
昨日王賁回家給王翦說嬴政要喚自己入宮,王翦心中縱使萬般不情願也不得不來。
用現代的話來說,王翦這屬於是,好不容易熬到退休了,整日還需要上班做工。
雖說王翦身為秦朝名將,精忠報國的道理他又怎會不知。
但伴君如伴虎這句話也不是空穴來風。
“朕今日找老將軍前來,是想借一點老將軍的智慧。”
“陛下言重,老臣不過是愚昧之人,若是有能用得上的地方,但請吩咐。”
嬴政將自己和柳塵的談話內容細細說給王翦聽。
此番喚王翦前來,就是為了商討此事。
放眼望去,能贊成將六國子民一視同仁的想法,恐怕也只有王翦和李斯。
“陛下,老臣認為此事不可。”
“老秦人世世代代為大秦做牛做馬。”
“若是讓六國歸民和老親人得到的恩惠相同。”
“那老秦人心中又會有何想法?”
“老夫並不是不贊成歸和六國人民,只是怕如此會寒了老秦的心。”
對於嬴政的這個想法,王翦自然贊同。
他也清楚,若是想要天下安定,對待所有子民定然要一視同仁。
甚至說假以時日,那些所謂的奴隸都要想盡辦法恢復身份,公平對待。
如此天下才能得以太平。
但此番舉動,定然會寒了老秦人的心。
自己幾代人為了大秦的付出肉眼可見。
如今好不容易迎來了一統六國,但自己的待遇卻和那些六國餘民一般無二。
此事放在誰身上,誰都不會好過。
對於王翦說的,嬴政焉能不知?
“朕也是怕寒了老秦人的心。”
“但,若是山東六國不歸心,大秦內部不穩。”
“如此很難全力開疆拓土。”
王翦聽出來了,這是嬴政想對外征戰,打擊匈奴。
但常言道,一口氣吃不成胖子。
此事也只能從長計議,歸心自然是要歸的。
老秦人的心,斷然也是不能寒的。
“此事暫且從長計議吧。”
嬴政雖說心裡不情願,但現在事情也沒有好的解決方法,只能暫且擱置。
今日他喚王翦前來,除了商討事情之外,還想給王翦送一些柳塵給的碘鹽。
“來人,將細鹽拿上來。”
隨著細鹽送到王翦手中。
王翦一眼便看出來這個細鹽斷然是出自柳塵手中。
“老將軍看此鹽比以往的御鹽如何?”
王翦雖說心裡清楚,但此刻他還要裝作一臉不知道的樣子。
“陛下,這鹽比以往的更為精細。”
“老將軍也看出來了,這鹽不是我宮中之人所做,此鹽產自民間。”
“哦?是嗎!如此,製鹽之人乃是大才啊。”
要不說王翦演技線上。
若是生在現代,都應該報考上戲,十有八九會是個好演員。
嬴政看王翦如此吃驚,哈哈一笑道。
“老將軍說的是。”
“我大秦向來鹽石奇缺,如是我大秦的軍馬,都能用得上這般細鹽。”
“那定然能鼓舞大秦軍心,強壯大秦將士的體魄。”
“等過些時日,你來宮中,朕特批你10石細鹽。”
王翦聞言連忙謝過嬴政。
他也沒想到,嬴政竟然出手如此闊綽。
至於嬴政也是有自己的打算,雖說碘鹽自己現在無法制作。
但他準備下次去柳塵那邊的時候,將細鹽的製作方法要過來。
因為身份的關係,嬴政無法對外傳授,更無法普及到民間。
但他可以為大秦的軍隊供給,至少如此便能先鼓舞大秦的軍隊。
王翦告退後直接回府。
只不過他前腳剛走,後腳便傳出嬴政為自己女兒選婿的事情。
王賁不解。
“爹,陛下要在全咸陽為公主尋找佳婿,莫非陛下看不上柳塵?”
“呵呵,原本我還不知道陛下有無嫁女的意思,現在看來鐵定是要嫁給塵兒了。”
“爹,此話何意?”
王翦看著自己這個榆木腦袋的兒子,真是不及柳塵十分之一。
嬴政說要找身上有軍功的良男,咸陽城中,年紀相仿的公子,誰身上揹負軍功?
答案是沒有,畢竟那些權貴之家,那個願意讓自己的兒子去軍隊受苦。
吃苦不說,萬一打仗丟了性命更是得不償失。
但嬴政要的什麼?嬴政要的就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