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章 進殿

趕往王城的一路上。

黑甲侍衛走的路應該是大遼的加急驛路。

幾乎沒有途經城鎮。

連沿途的村莊都很少見。

除了晚上休息的時候,會找沿途的驛站。

剩下的時間幾乎是在馬上度過。

就連吃飯也只是在馬上隨便啃一點,隨身乾糧。

好在陳禮作為武夫。

騎的又是頗有靈性的棗紅大馬。

午時便在馬上閉目,吸收熱流打熬氣血。

此時便在房間靜坐。

接連幾天的勞頓。

不僅沒有絲毫的疲憊。

反而比之前更加神采奕奕。

上官子亮也有些武夫的底子。

再加上讀書人獨有的精氣神。

也不顯得吃力。

最先熬不住的就是景清。

連著幾天的吃住匆忙。

一張小臉完全垮了下來。

原本兩個眼神的大眼睛,此時也顯得十分睏倦。

在上官子亮的懷裡搖搖欲睡。

但是這次景清知道事關重大。

一句抱怨的話都沒有說過。

第五天的時間。

驛路開始慢慢變得更加寬敞起來。

黑想侍衛,回頭提醒道。

“國師大人,再有兩個時辰就到王城了。”

上官子亮微微點了點頭。

幾人的速度又加快了一切。

雖然不算勞累,但是枯燥的趕路還是有些磨人。

最後的一段路程還是讓人有些心切。

臨近王城之時。

城門的守衛離得很遠,就看見了黑甲戰馬。

早早的開啟城門。

對於大遼的王朝,陳禮還是有著幾分好奇。

仔細打量了一下。

這大遼的建築工藝與大隋可以說是大相徑庭。

王城的城牆修建的十分寬大宏偉。

但是沒有大隋那樣精細工整。

城門的守衛也比大隋更加嚴格。

兩排身披黑甲的侍衛整齊而立。

只是沒有人審查過往的百姓。

黑甲侍衛用非常威嚴的目光盯著。

幾人的隊伍絲毫沒有減速,直直的掠進王城之中。

奔向王宮。

一路上的速度很快。

陳禮打量的並沒有非常細緻。

只是看得出來,大遼確實沒有大隋那樣精緻的繁華。

路上的小販大多賣的是一些原始的食材。

不像大隋,小吃和精緻的飾品居多。

百姓的衣服上也隨處可見動物的皮毛。

不似大隋那般,棉麻居多。

更顯得粗獷一些。

從百姓的生活狀態就能看得出來。

大遼的生產力比大隋確實是要差上一些。

幾人很快趕到大遼的王宮。

就連王宮也主要是以石料為主。

於大隋十分不同。

幾乎是用木料建造。

當時顯得更為粗獷大氣一些。

讓陳禮對遼王的性格隱隱也有了幾分的猜測。

王宮依舊是城門大開。

幾人長驅直入。

快到大殿之時,黑甲侍衛才突然勒馬。

棗紅色大馬很有靈性的,自己停下。

黑甲侍衛從上官子亮手中和陳禮手中接過馬匹的韁繩。

“國師大人。”

上官子亮點點頭。

到這兒就不用黑甲侍衛都說什麼。

他十分清楚。

搖了搖懷中有些酣睡的景清。

“醒醒,到家了。”

景清打了個機靈。

四處看了看。

原本還有些睡意的眼神,很快醒了過來。

“到了。”

隨後想起自家大人是被大王緊急召回。

趕緊搓了一把小臉,使得精神了一些。

隨後上官子亮看向陳禮。

儒雅的笑了一下。

“請吧,陳先生。”

上官子亮身側站著小童。

與陳禮並肩,向著大殿之中走去。

一路上的侍從見到是國師,趕忙下跪行禮。

待三人走過之後,又抬頭有些好奇的打量著陳禮的背影。

這個從未見過的年輕人是誰。

為什麼能跟國師並肩上殿。

雖然都知道國師的脾氣極好。

但公私十分的分明。

能讓國師在大殿這樣的重要場合並肩而行。

說明,要麼地位顯赫,要麼國師對他極為看重。

進殿的這一段路,上官子亮走的極為輕車熟路。

一進大殿,陳禮看見了極為戲劇的一幕。

身披盔甲的武官,幾乎都是帶著兵刃上殿。

站了有兩排之多。

反觀文官。

只有區區的一排。

而且五官的站姿大多極為豪放。

就像是給文官擠在一個角落裡瑟瑟發抖一樣。

身局王位的遼王。

居然也是身披著一身的盔甲。

其上各種兇獸的雕刻。

看起來十分嚇人。

遼王橫刀立馬的坐在王位之上。

虎目圓瞪的看著,陳禮與上官子亮並肩進殿。

遼王見陳禮是一個書生樣子的年輕人。

當即眼睛瞪得更圓。

重重的冷哼一聲。

陳禮彷彿沒有聽見一般。

不慌不忙的跟著上官子亮一同作揖行禮。

遼王握了握手中極為寬大的黑劍。

看著陳禮倒是有幾分意外。

他是不太喜歡讀書人的。

總覺得讀書人心思又多,膽子又小。

他覺得這天底下的讀書人,就分為子亮和其他讀書人。

只是這陳禮似乎要強一些,至少膽子沒有那麼小。

換成其他人被他這麼一哼。

怕是嚇得腿都要軟了。

遼王目光轉向上官子亮。

“子亮,你用燕雲十六州就換回來,這麼個人?”

遼王直接了當的開口質問。

上官子亮也不見絲毫的慌張。

直立於大殿之上。

坦坦蕩蕩的點頭應下。

“是,燕雲十六週就換回了陳先生一人。”

遼王又是一聲冷哼。

“你可知道這燕雲十六州產物豐富,對我大遼的重要性?”

“十分清楚。”

上官子亮依然是坦然的說道。

這一下倒是給遼王說的有些不知道如何接話。

他與上官子亮相識多年。

兩人的感情比尋常的兄弟都要好得多。

雖然燕雲十六州很重要,但也不可能因為這個為難上官子亮。

最多是有些生氣,上官子亮沒有跟他商量,就做出了決定。

剛才一句話就是想給上官子亮一個臺階。

只要上官子亮隨便說點理由。

他裝著生氣再罵上幾句這事就算了。

可是上官子亮今天怎麼不知道順著臺階下呢?

遼王微微沉吟了一會兒。

“既然知道,為何依舊這麼幹?”

上官子亮伸手示意了一下陳禮。

“不要說是燕雲十六州。”

“就是大隋的籌碼更高,我也要把陳先生換過來。”

“我大遼的文脈,太過薄弱。”

“只有靠著陳先生這樣身具氣運的人才能壯大。”

“我大遼才有可能勝出,有一線生機。”

滿朝的文武百官向著國師投來震驚的目光。

這話說的是不卑不亢,有理有據。

可是這跟打遼王的臉有什麼區別?

再看看遼王此時,果然臉色陰沉。

文武百官,心中頓感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