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0章 鑑賞

李軒演唱完後,張導和一眾演員上臺,繼續宣傳電影。

結果記者們的問題,全都集中在李軒的歌曲上,對於電影反而無人問津。

“好悲傷的華夏風歌曲,歌詞也好美,這樣悽美動人的歌曲,請問你在什麼心情之下寫出來的?”

“這首歌婉轉悠揚,令人聽了不由感嘆歌詞美如畫,我感覺你寫的歌都是如詩如畫,這就是華夏風的美感嗎?”

“李軒,請問......”

“咳咳!”張導見群情洶湧,連忙咳嗽打斷,“各位記者,現在是電影宣傳現場,還請大家關注電影本身。”

“張導,請問當初你是怎麼選出這首歌做主題曲?”

張導:“......”

一眾演員:“......”

我不應該在這裡......

一番拉扯直到中午才結束,李軒跟他們一道吃頓飯。

“李軒,感謝你的到來,很遺憾我們的合作暫且告一段落。”

張導想到上午的場景,往後的宣傳根本不敢讓李軒一起去。

李軒樂得輕鬆:“謝謝張導,以後有機會再合作。”

告別了電影宣傳現場,他把央視國慶要唱的歌曲發過去稽核。

央視稽核人員,“李軒這回要唱新歌,這不符合規定吧?”

副臺長直言:“先聽聽看。”

“要是歌曲不符合,讓他唱一首華夏風歌曲,或者戲腔。”

可當眾人聽完這首歌,直呼“新歌也不是不行,就它了!”

真香啊!

央視稽核人員連忙回應:“恭喜,您的歌曲被錄入央視國慶晚會節目,29號請到央視電視臺彩排!”

李軒回應:“收到!”

此時,網路上樂評人發力,連忙解析李軒的新歌-菊花臺。

大v“家住海邊最愛浪”還是第一個發。

““慘白的月彎彎,勾住過往”,九月初八,重陽前夜,月上弦。聯絡黃巢《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花落人斷腸,我心事靜靜淌,聯想到朱淑真《斷腸詞集•謁金門》: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

“夜未央-出自《詩經•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楚辭•離騷》:“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楚辭•九歌》:“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文選》:“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曹丕《柏梁體•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徒留我孤單,在湖面成雙,出自《詩話》:“池花對影落,沙鳥帶聲飛。”----李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李太白獨而不孤,而此卻是煢煢孑立,對影成雙,形影相弔,頗有“念天地之悠悠,獨傖然而涕下”之悲涼。 ”

“花已向晚,飄落了燦爛,出自李商隱《登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古人評李義山此詩曰:“意悲於遲暮,情動乎桑榆。”----《楚辭•離騷》:“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愁莫渡江,秋心拆兩半,出自《紅樓夢•詠菊》:“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龔自珍《秋心三首•其一》:“秋心如海復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小小的拆字格,愁為秋心,心為秋愁。 ”

“誰的江山,馬蹄聲狂亂,我一身的戎裝,呼嘯滄桑,大家可聯絡黃巢《不是第後賦菊》:“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王維《老將行》:“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擋百萬師。”----陶淵明(出處不明):“披甲老鑄金,西風任酣戰。””

很多喜歡看他評論的粉絲紛紛留言。

“我擦,現在聽個歌沒文化都不行了?”

“李軒以一已之力,提高了樂壇歌曲鑑賞能力和水平!”

“這些詩詞有的讀過,有的甚至感覺我和李軒唸的不是九年義務教育!”

“誇張,賊誇張,我感覺自從聽了李軒的歌曲,口水歌一點都聽不了,愛上了華夏風。”

“......”

划船不用槳見狀,也連忙發出來:“分析慢了點,請大夥品評。”

“歌詞分四段:分別描寫了一對夫婦在不同時空情境下的心態和感覺!男主角是位從徵在外的大王,女主角是在宮中思念大王歸來的皇后。”

“第一段(起):

你的淚光 柔弱中帶傷

慘白的月彎彎 勾出過往

夜太漫長 凝結成了霜

是誰在閣樓上冰冷地絕望。”

“這一段透過外貌描寫,從淚光表現女主角的惆悵閨怨心境。第一句話是經過長久的相思,女主角對於丈夫的別離已經產生無奈的憂傷。運用點染的手法。二三句是以哀景襯悲情層層渲染。第二句的意思是明月寄相思,第三句以天氣的寒冷表現女主角內心的孤寂與蒼涼!第四句所謂獨自莫憑欄!緣愁似個長!寂寞高樓之上,沒有愛人溫暖的懷抱只有“冰冷的絕望”! 最後一句直接點出絕望的情感。”

“第二段(承):

雨輕輕淌 硃紅色的窗

我一生在紙上被風吹亂

夢在遠方 化成一縷香

隨風飄散你的模樣

菊花殘滿地傷

你的笑容已泛黃

花落人斷腸 我心事靜靜淌。”

“轉換視角與空間。第一句很明顯的點出了男主角的位置較暖,在下雨(要知道北方的冬天幾乎不下雨的)。所謂: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朱窗即用典。說明男主角也在相思中失眠了。而第二段地點偏南,第一段偏北,可見男女主人公分割南北之外。”

“第二句中一生在紙上的“紙”字有兩種含義:其一,男主角連年征戰,夫妻無法相聚,只能以鴻雁寄書,互通訊息。他們互相愛慕的喜悅與對方不相見的掛念都在信紙上流逝了。其二,男主角征戰一生功名事業何在?一是史書記載豐功偉績;二是排兵作戰地圖。也只是紙而已。被風吹亂預指男主角的一生在戰爭中勝負難料,心也被吹亂了。”

“第三四句,由香呈形,既表示思念,又表示這思念的物件是無法觸手可及的,一切只是隨風飄散的幻夢,像香一樣縹緲,隨風消散。”

“第五六句,這裡實際有兩個黃出現,但是李軒只明寫了其中一個。而且這兩個黃表現四種意思。一,所謂菊花殘,即是第一個黃;二,就是明寫的黃;第一個菊花黃,表現了兩個意思,一是時節,應為秋季(江南秋季為多雨時節)二,寓意為人的老去(李清照居士詞雲:人比黃花瘦);”

“第二個黃,明寫的黃,第一個意思表現了回憶的模糊如同來往的信件泛黃一般,第二個意思也表現了年華逝去,只餘下空空相思。”

“最後一句,既寫明瞭相思之苦,又以“淌”字,雙關式地點出了在秋雨之中淚水的流淌、感情的流逝。”

“第三段(轉):

北風亂 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斷

徒留我孤單 在湖面生霜。”

“這一段又切換視角,為女主角的內心獨白。第一句,“北風”,這是顯而易見的證據表明女主角所在之處較北較冷處。“亂”即是風亂,又是心亂與前文應和!“未央”一詞取自《詩.小雅.庭燎》的詩句:“夜如何其?夜未央。”意思是“未盡”、“不盡”。夜未央的意思就是:長夜漫漫無窮盡。”

“第二句,所謂影子剪不斷,有兩重含義,可以想象北風狂亂,女主角在燭影之中思念男主角。一方面是以刀剪燭,燭影不斷(如同李白詩云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表現相思之悠悠,又暗合李清照詞中“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的名句;另一方面,青燈隻影,表現女主角的孤單。”

“第三句,再次點明女主角所處是寒冷的。同時,可以想象此湖是昔日兩人共泛舟之處。可是現在徒(只)留下了女主角和女主角在湖中冰面上的影子,對影成雙(霜)!此“霜”不同彼“雙”。(李白詩云:對影成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