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何夕,出自先秦 《綢繆》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良人無際,出自宋代 晏殊《寓意》 油壁香車不再逢,峽雲無跡任西東。”
“長情無所寄,出自宋代 蔡襄《登三鄉寺閣》 長懷無所寄,盡日送歸鴻。”
“遠行尋尋覓覓,出自宋代 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舞袖夢裡佳期,出自五代 馮延巳《上行杯·落梅著雨消殘粉》 夢裡佳期,只許庭花與月知。”
“陌路人相逢,出自宋代 邵雍《夢中吟》 過此相逢陌路人,都如元來曾相識。”
“佳人配才子,出自宋代 柳永《玉女搖仙佩·佳人》 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當年雙美。”
“嘆戲裡有情痴,出自宋代 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最後是宋代 汪洙的《神童詩》 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說到這裡,他深呼吸一下。
“探窗二字,顧名思義描繪一女子窗外探看,看的是相思良人歸未。怎奈人生難料,各有境遇,此去經年,心上人金榜題名,女子臺上謀生,又相逢處,竟相顧無言,唯有用戲中唱詞以表心中哀聲。”
“《探窗》這首歌曲,其歌詞引用古詩詞多達十三首,且非辭藻堆砌,皆有處可尋,共譜成一個動人婉約故事。”
“以上就是我研究一天的成果,如果還有缺漏,那就是我們的水平不夠,大家自行查詢新增。”
嘶!
恐怖如斯!
聽完吳笛的分析,觀眾只覺得頭皮發麻。
這些詩詞他們有的知道,有的甚至聽都沒聽過,李軒直接借用十三首詩詞。
那種震撼人心的感覺,讓大家打心底裡欽佩他的才華!
吳笛喝了口水後,扭頭看向陳語坤。
陳語坤:“牛逼!”
“吳老師把我想說的已經說完了,我沒什麼好說的。”
陳語坤看向蘇玉。
蘇玉:“你竟然提前做準備,這樣顯得我很呆!”
“不公平!”
陳語坤:我也很呆!
幾位嘉賓一臉懵圈,你寫這樣的歌曲,我們還是別說話了。
不僅是他們,觀眾們聽過吳笛的分析,才明白這首歌的歌詞寫得多厲害。
“奈何本人沒文化,一句“臥槽”行天下!”
“有我喜歡的戲腔,詞還寫得那麼好,聽不下其他人的歌了怎麼辦?”
“把歌詞寫成這樣,要是李軒活在唐代,估計我們現在要多背幾首詩。”
“確實牛逼,俺跟坤坤的評價一樣。”
“牛逼!”
“......”
而後網友投票環節,李軒看著票數唰唰上漲,超過了龐友春的103萬票,總算放心下來。
盧秀榮見狀宣佈,“最後一個四強名額是李軒獲得!”
“恭喜他!”
至此,六進四的比拼結束。
四強:姚慧雲、劉景傑、譚文松、李軒。
下一期就是總決賽之夜,那將是巔峰對決!
把程雨杉她們送回學校,他才回到節目宿舍休息。
第二天早上。
他又雙叒叕火了,這回不僅是國內,都火出國外去。
看著網友們搬運外網的發言,讓這股熱度澆上熱油。
“我是菲律賓人,請問這首歌名叫什麼?我真的很喜歡,即使聽不懂。”
“我正在努力學習中文,超喜歡這首歌,沒有英文歌詞,不知道多久才能明白這首歌。”
“人在墨西哥,即使聽不懂是啥,非常喜歡。”
“我是大洋洲人,因為男朋友的原因,我喜歡聽華夏歌曲,偶然看到這首歌的影片,想知道在哪裡能聽?”
“我是阿三人,喜歡華夏的音樂和文化,有生之年希望能去一次華夏,這是來自阿三的愛和尊重。”
“我來自斯洛伐克,但我很喜歡華夏的音樂!”
“......”
不論是小影片平臺,還是在微博,或者是網路媒體,都能聽到這首歌。
真正的爆火了!
官媒點贊、評論不說了,網路翻唱熱潮掀起,其他的歌曲更是在短影片裡傳播。
現在走到大街小巷上,李軒的戲腔那是隨處可聽。
古風圈作詞訊息群裡:“研究研究,李軒出新歌了。”
“看完吳笛的分析,這......研究個屁!”
“本來吧,我也想跟著學習一下,可是看到這首歌曲,我還是洗洗睡吧。”
“......”
李軒錄製上傳歌曲後,看到微博粉絲漲了幾百萬,算是名聲在外。
配合著導演拍攝總決賽宣傳片,還有很多照片。
忙了一天才搞定,李軒又請假。
王文海:“不是,你怎麼又請假?”
“總決賽之夜,你都不緊張一下嗎?”
李軒乾咳幾聲,“王導,這回真有急事,學校開學了,我總得去報到吧?”
“就半天時間,我馬上回來準備歌曲。”
王文海無語了,“快去快回,別耽誤了時間。”
“明白。”李軒應了聲,把一些證件帶上,朝著華夏戲曲學院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