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祥子的兒子林琪,這幾天透過和自己好友洪曉明多次深層次的交談,他漸漸認識到,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沒有誰能夠主宰自己未來的幸福,唯有自己。
鎢銅礦山集團2012年的這場內部大招工,已經落下了帷幕。但是,這場國企內部大招工,卻給我們留下了一連串值得深思的問題!
就業是個嚴肅而重大的話題,它不僅關乎家庭的幸福與安寧,也關乎整個社會的穩定與祥和。因此,一直以來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而鎢銅礦山集團的這場大規模的內招,又讓就業成為引發企業內部諸多矛盾的發酵粉,繼而成為就業道路上的一隻萬花筒。被迫參加這場招工的幾千名礦山職工子女,透過這面鏡子看到了自己的不同影子;社會學家,透過這面鏡子看到了我們國家在就業方面許多急需改革的方面。
謀求一份穩定輕鬆而薪資福利待遇不錯的國企工作,是很多應屆大學生以及求職者,夢寐以求的夙願。但是,社會又是一個包羅永珍,行業眾多,職業萬千的複雜組合體。能否尋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崗位,有時不是個人意願可以達成的。畢竟這種國有企業就業資源十分有限,為此,在職業選擇這條路上,總會發生一些我們無法想象的事件,進而會在未來影響和左右我們的職業生涯,甚至迫使我們作出事與願違的抉擇,而謀求所謂“鐵飯碗”類似的工作,並非就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有道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能發揮自己的專長,能夠賺到理想中的那桶金,實現自己曾經的奮鬥夢想,選擇什麼行業,選擇什麼樣的就業方式,選擇什麼性質的就業單位,或許就顯得不是那麼特別的重要了。
縱觀歷史,很多成大事者,都是自謀職業者和自我創業者出身的。就像洪曉明這樣沒有謀求到“鐵飯碗”的一群人,或者說那些已經在這次國企招工中被錄取,後來又與“鐵飯碗”道聲拜拜的那些80後的“叛逆”者們。
儘管他們沒有按照父母的意願進到國企,端起鐵飯碗,但是,他們卻都在人生的另一個舞臺上,綻放著青春的光彩,譜寫著絢麗的篇章。他們其實才是生活真正的強者。
有時,我們常常抱怨命運對我們的不公,而事實上,我們每個人的命運就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裡。“扼住命運的喉嚨,不使自己屈服於它”,我們就會改變自己的命運。
許多人在選擇職業或去創業時,考慮的第一因素就是穩定的收入和安穩舒適的生活,而不太願意去面對那些具有挑戰性的機會。沒有了壓力,自然就缺乏了動力;沒有了動力,也就埋沒了潛力。
我們這批八零九零後,在就業形勢嚴峻,就業壓力大的環境下,面對自己人生道路第一步,所經歷的那種艱辛和迷茫,尤其是父輩們的傳統觀念對我們的影響,讓我們在擇業這條十字路口,遇到了人生最難的一次抉擇。作為一直工作在國企的我們的父母們,他們的願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女進國企,有一份穩定舒適的工作,且能陪在他們的身邊。然而,逐漸長大成長起來的我們這些八零九零後,卻不願意被傳統觀念和思想束縛,甚至以“叛逆”行為來回應我們的父輩們。很多年輕人根據自己和家庭的實際情況,毅然決然的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這些都是無可厚非的。
拿我的同學鍾偉來說,在面對一個家庭,只能有一個就業指標,而自己和弟弟同時要面臨就業這個關鍵時刻,經過一番思想鬥爭,他毅然決然的放棄了進入國企工作的機會,最後以一種親情和愛的方式把唯一的一個就業指標讓給了弟弟,帶著心中那個夢想,告別了父母,走向了打工和自己創業的道路,最後取得了人生路上的輝煌成就,從而告誡很多想進“進國企,端鐵飯碗”的人們:職業路上有許多選擇,能否成功,不在於你選擇什麼樣性質的就業路子,而在於你選擇目標後,如何去為之奮鬥。因為人生的命運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也許,我們每個人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改變自己目前的現狀。如果真的如此,我們不妨嘗試著去改變自己。因為生活從不會吝嗇強者,社會從不會拋棄為之奮鬥者!面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壓力,我們一定要沉著應對,在職業生涯的路上要開好頭,起好步。要學會自我減壓、自我調節;學會不屈服命運,做一名生活的強者。因為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我們才是主宰自己幸福與未來的“神靈”。
2023年,在林琪透過內招入職鎢銅礦山集團後的第十一年,作為鎢銅礦山集團第一批被授予“十大青年崗位能手”榮譽稱號的代表,在表彰大會上,他向參會的青年朋友們作了《我們才是主宰自己未來幸福的神靈》題目的發言,贏得了臺下幾百名青年長時間的熱烈掌聲!
2012年的那場大招工,已經過去了整整十一年。大招工所發生的很多“故事”,也漸漸淡出人們的記憶,甚至成為許多人不願提起的“傷疤”。當年被招錄的那二千多名礦山職工子女,90%以上也成為了鎢銅礦山集團各崗位的主力軍。儘管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乾的操作工,但是,穩定安逸的工作,也把他們變成了一群不願意再進取的人。
大招工後的這十一年,鎢銅礦山集團公司再沒有進行過任何內部招工。每年也只是透過社會招聘的形式,來為企業增添一點幹部後備力量,而且在招聘中設定了很高的門檻,這就是但凡想進入鎢銅礦山集團公司的人最低學歷必須是國家211或者985院校畢業生,如果職工子女學歷上能夠滿足企業最低條件,在錄用時可以給予適當“照顧”,因此,企業“內招”停止後,這些年,只有學歷具備211或者985條件的職工子女才有可能進入鎢銅礦山集團公司工作。
不過,這些211或者985院校也只是很一般的,像清華北大,還有交大等等一流院校的大學生幾乎沒有一個人會來到這個礦山企業,包括鎢銅礦山集團公司這十年內考上一流名校的職工子女畢業生。
社會的發展進步正在朝著更公平更公正的方向前行,我國國有企業內招的大門正在徐徐關閉,違背就業公平公正的喪鐘已經敲響,這種透過內招方式來為企業選人的陳規陋習必將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