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容嘆息。
【若是大嫂嫁給大哥,不說夫妻恩愛,起碼能相敬如賓,安穩餘生。】
【前世孃親死在瘋人塔,屍骨無人收殮,還是大嫂顧念兩家情誼,偷偷派人收殮安葬的。大嫂有情有義,就是命不好。】
容容瞧了一眼大哥,大哥不說二哥,前世她們一家人命也沒多好。
這就是傳說中的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嗎?
炮灰的朋友也是炮灰。
不過現在男主都不在了,誰是炮灰還說不好呢!
俞夫人聽了後不免心腸軟了幾分,人死如燈滅,收不收斂又有何區別,那個傻姑娘自己處境艱難還肯雪中送炭,實在難得。
而且她還救過聞璟,以後一定要好好照看這個孩子。
俞老夫人也是這樣想的,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不能對不起人家這麼好的一個姑娘。
現在沈老太君還在,武安侯夫妻還有所收斂。若是沈老太君不在了,不知道那兩口子會不會打什麼歪主意。
要毀掉一個孤女真的太簡單了。
要不是孫子還小,她都想趕緊讓孫子把沈姑娘娶進門,以免夜長夢多。
俞老夫人看著孫女衣襟上彆著的手串,兒媳婦說這個手串有高人開光對孫女好。
自從給了孫女後她就抓著不肯離身。
俞老夫人取下了脖子上的觀音吊墜,掛在了孫女脖子上。
“來,這個吊墜是祖母的陪嫁之物,你看看喜不喜歡。”
這個玉佩是傳家之寶,從她母親祖上流傳下來的嫁妝,歷史悠久。
【玉石有靈,這個玉墜靈氣十足,是個好東西啊!謝謝祖母。】
【玉能養人,這些靈氣充裕的玉石普通人戴了能溫養身體。但在她手上用處多多,祖母,孃親真好。】
聽了容容的話,大家默默記在心裡,原來容容喜歡玉石啊!
那以後可以多收集一些。
一家人陪著俞老夫人用了早膳後才離開。
………………………………………………………………
俞夫人一行人到武安侯府時,是武安侯夫妻和沈老太君的心腹椿嬤嬤在門口迎接的。
武安侯夫妻笑得諂媚,攀上了公主的大腿,人家手指縫裡漏出來點好處就夠他們吃上一輩子的了。
“公主大駕光臨,真是令寒舍蓬蓽生輝。”
俞夫人面色平淡,領著孩子們進府,對椿嬤嬤的臉色都比對武安侯夫妻好。
武安侯兩個人並不在意,依舊笑吟吟的引路。
武安侯府的兩個姑娘,沈晚喬和沈晚意站在正廳門口候著。
兩個姑娘屈膝行禮。
“永河公主安,丹陽郡主安。”
又轉身向俞家兄弟問好。
俞聞柏朝哥哥擠眉弄眼,哥哥你媳婦。
俞夫人看著沈大姑娘,身姿優雅,眼神清明,行禮時裙間的裝飾環佩都不曾搖晃。
一顰一笑一舉一動盡顯大家閨秀的風範,不愧是在沈老太君跟前長大的,是個有規矩的。
旁邊的沈二姑娘沈晚意年紀雖小,但一舉一動也是有模有樣,讓人挑不出差錯。
若是好好培養也是個好孩子,但願武安侯夫妻眼界寬一點,別耽誤了孩子。
沈晚喬比俞聞璟還年長兩歲,女孩子發育的快,加上小時候俞聞璟朝不保夕,現在比沈晚喬還矮了半個頭。
武安侯夫人看了得意一笑,宣德侯世子雖小,但也是男子。
男子怎麼會喜歡一個比自己高,壓自己半個頭的女人,還是她家晚意好,嬌小可愛。
兩個人多般配啊!郎才女貌。
武安侯夫人又看了看俞聞柏,就算大的不行,不是還有小的,她就不信晚意這麼好一個都抓不住。
俞聞璟:我又不是這輩子就這個身高。
俞聞柏:吃瓜,吃瓜!!!
俞夫人看著沈晚喬喜歡的不得了,笑眯眯的從手上取下一隻水頭極好的水碧色翡翠手鐲套到她腕上。
沈晚喬滿臉羞紅,小聲呢喃道:“公主,這太貴重了,我不能要。”
這些年俞夫人逢年過節都會備一份禮物上門,大到珠寶首飾,小到衣裳手帕應有盡有。
東西多的她都不好意思了。
而且這些禮物都是悄悄送過來的,她知道俞夫人是怕耽誤了她的姻緣不好明目張膽的往來。
沈晚喬偷偷看了俞聞璟一眼,臉色更紅了。
若是她嫁入宣德侯府,有俞夫人這樣好相處的婆母,祖母一定會很放心的。
俞夫人拉著她的手,親暱的說:
“長者賜,不敢辭。不過是一隻鐲子,都是一家人。它極襯你的膚色。戴著吧!”
沈晚喬一聽羞得不敢抬頭。
俞聞璟也有幾分不自在,眼睛都不知道看哪裡好。
只有俞聞柏傻呵呵的開口:
“就是就是,都是一家人。沈姐姐以後常來府上找我們玩啊!我妹妹最喜歡漂亮小姐姐了。”
大哥我只能幫你到這裡了。
容容點頭配合。
【對對對,我最喜歡漂亮小姐姐了,特別是漂亮小嫂嫂什麼的。】
俞夫人沒有厚此薄彼,有武安侯夫人那樣的孃親不是沈晚意的錯,她不會和一個小女孩計較。
拿出了一個荷包送給沈晚意作為見面禮。
沈晚意看著荷包裡的玉佩,玲瓏剔透,一看便價值不菲,眼中頓時閃過驚喜。
她連忙屈膝行禮道謝。
本來還在嫉妒沈晚喬的武安侯夫人這才鬆了口氣,看來公主還是喜歡晚意的。
打過招呼後,椿嬤嬤領著俞夫人一行人進了內院,前往沈老太君的院子。
椿嬤嬤臉含歉意,開口賠罪。
“公主恕罪,老太太自入冬後身子越發不利索了,一直躺在床上沒什麼力氣。勞煩公主前來探望了。”
俞夫人理解,家裡也是有老人的,她們兩家相交多年,她來探望長輩也是應該的。
孩子們在屋外給沈老太君問好後就讓丫鬟小廝領著他們去小花園裡玩。
俞聞璟想抱走小妹,容容卻不想走,小手揪著孃親的衣襟。
【我要跟孃親待在一塊。哥哥去和嫂嫂培養感情吧!】
俞聞柏一聽也動了留下來的念頭,在大哥的死亡凝視下才放棄。
武安侯夫妻巴不得女兒和宣德侯府兩位小公子培養培養青梅竹馬之情。
孩子再大幾歲就沒有現在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