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佩表舅啊!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舅姥姥給你選了個溫柔賢惠,持家有道的媳婦你不喜歡。】
【偏偏因為救命之恩喜歡一個虛偽的女人,那女人貪圖你的身份嫁給你為妾,之後又嫌棄你滿足不了她,紅杏出牆了。】
【於是她逃他追,她插翅難飛。】
【你和表舅母本來也應該是一對神仙眷侶,因為這個玉佩姑娘生了嫌隙,在你死前都沒有解開誤會。抱憾終身啊!】
李三郎不太理解但大受震撼,不是啊!什麼叫滿足不了,我這等健壯兒郎怎麼就………
妖孽怎麼敢口出狂言!!!
李家主不動聲色的偷瞄了兒子一眼,兒子也不像孱弱之人啊!怎麼會……
唉!家門不幸啊!
李三郎十三歲那年在郊外與人賽馬,不小心掉入了山谷之中,後被人救起送往了附近的醫館。
他當時撞到了腦袋導致神志不清,不知道救他的人是誰,只是隱隱約約的看見是一個小女孩。
那女孩帶有僕從想來也是大戶人家,把他送往醫館之後便離開了。
他醒來之後想找到那個小女孩答謝救命之恩,只是那女孩沒有留下絲毫資訊,他只記得女孩腰間別著的一枚雙螭紋海棠玉佩。
這些年他一直在尋找救命恩人,只是一直沒有訊息。
但他找那小女孩不過是想鄭重的答謝一下救命之恩罷了,絕無其他想法。
也不會因為救命之恩去娶一個陌生女子為妻,報答恩情又不是隻有以身相許一種辦法。
李三郎嗤之以鼻,覺得俞容容在胡言亂語。
如果容容能知道李三郎心裡的想法一定會狠狠嘲笑他,來啊,再說一遍,我要拿留聲石記下來,將來好好的打你的臉。
李老夫人如今已經在為幼子相看人家,不久後便會和吏部尚書之女霍靜怡定親。
霍靜怡年芳16,是李三郎好兄弟霍景之的胞妹,和李三郎也算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定親後不久,李三郎無意中找到了當年救他的小女孩,那姑娘家道中落如今生活艱難。
拿著玉佩去當鋪典當,那當鋪剛好是李家的產業,早年被吩咐過留意雙螭紋的海棠玉佩。
下人拿著玉佩給李三郎辨認,這才找到了救命恩人。
李三郎感念當年的救命之恩對她多有照顧,還給那姑娘的大哥謀了份差事,一來二去那姑娘就動了心思。
雖然這個時候李三郎已經成親,可是那姑娘也聰明,知道無論如何以自己的身份都是做不了正妻的,能進李府做個寵妾就好。
那姑娘刻意勾引,加上有救命恩人的光環在身,李三郎確實難以把持。
只是他和妻子新婚不久,又有從小長大的情誼在,無論如何都不能對不起妻子,於是決定和那姑娘保持距離。
只是那姑娘技高一籌,察覺到了李三郎的疏遠之後聯合哥哥演了一齣戲,和李三郎生米煮成熟飯。
事後那姑娘假裝受辱跳湖,李三郎見米已成炊,自己奪人清白,只能納她入府。
霍靜怡從來沒想過讓丈夫只守著自己一個人,想著有青梅竹馬的情誼在,起碼會等到自己有孕之後丈夫再納妾。
沒想到成親不到半年丈夫就迎了一個來路不明的女子為妾,那女子處處挑釁,丈夫卻像瞎了一樣看不透,還處處維護妾室。
霍靜怡心如死灰,決定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只做個合格的主母,好好過日子。
結果這個時候李三郎發現那姑娘是假冒救命之恩的騙子,自己的夫人才是當初救了自己的人。
只是覆水難收,霍靜怡對丈夫再難生愛意。
北倭戰事突出,李三郎隨軍出征,本想著理清楚自己的心意之後回來再和夫人好好談一談,沒想到最後戰死沙場。
霍靜怡在李三郎死後沒有改嫁,選擇了留在李府侍奉公婆,養育了庶子。
【表舅啊!你的愛妾被你冷落之後,便和馬房的一個健壯小廝好上,你出征之後便懷了那小廝的孩子。】
【那孽種最後成了你的唯一的遺腹子,繼承了你的家業,驚不驚喜,刺不刺激,意不意外!】
李三郎想著原來是因為被他冷落之後才紅杏出牆的,不是因為他不行,真是不幸之中的萬幸啊!
不是啊,有病吧!不過是因為什麼都很匪夷所思好嗎?
李三郎決定好好調查一下事情再決定怎麼對待這個小妖怪。
畢竟是表哥的血脈還是得慎重點才行!
另一邊的李家主也是同樣的想法,不能輕易透露出這孩子的怪異之處,不然孩子只怕會被人害死。
俞容容轉頭看了看李家主忽然想起了一件和大哥有關的事情。
收留大哥的蘭州知府李建德就是李家主的次子。
李二郎一家對大哥很好,李二郎發覺大哥有狀元之才後就想著免去大哥的奴籍,收他為義子好好培養。
讓大哥將來能參加科舉,報效朝廷。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大哥即使將來沒能認祖歸宗,也能考取功名,施展自己的一身才華。
可惜蘭州突發百年難遇的強大水患,無數屋宇被洪水沖塌,民不聊生,死傷過萬。
李二郎一家所在的寧江縣災情最為嚴重,最後甚至整個寧江縣都被淹沒,李二郎一家也因此喪命。
大哥雖然僥倖逃生,但是最後卻被賣進煤窯,淪為苦工。
【怎麼辦怎麼辦?蘭州水災就在三個月後,到時候死傷無數,二表舅一家也要埋骨黃泉了。】
【這次水患百年難遇,非人力能阻止,怎麼辦?】
【爹爹快去救大哥呀!寧江縣到時候就要被淹沒了。】
俞容容心裡著急,但是她還是個小嬰兒,能力有限。
李家主之前聽聞自己兒子的情情愛愛,雖然想查證真偽,但是並沒有過多的想法。
但是蘭州水患不同,那關係到千萬黎民百姓的生死存亡。
上次水患是在三年前,水患過後哀鴻遍野,民不聊生,接踵而至的還有糧荒和瘟疫。
當年慘況歷歷在目,他實在不敢想萬一蘭州發生水患會造成多大的後果。
同樣憂心忡忡的還有俞將軍,他可以派人從蘭州接兒子回來,但是其餘百姓怎麼辦,總不能坐視不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