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老爺有什麼想吃的,妾都為老爺尋來。只是可能量沒那麼多。”晴姨娘說著放下碗,羞怯嬌羞的對著白財撒嬌,看的白財滿心歡喜。
“怎麼了,我白府還能不夠量?”白財享受著晴姨娘的服侍,語氣狂妄。
“今早老夫人叫妾過去,說要收回府中賬務,這、妾怕到時候老夫人管著,沒那麼方便。”晴姨娘期期艾艾的看著白財。
白財明白晴姨娘的意思,他也想不明白這老太太怎麼突然收回管家權了,不過自己如今是嫡子,吃穿用度肯定就不會少的。
近些年老太太安分守己,不知現在怎麼改變主意了,家中晴姨娘管理的也很好,“我去問問老夫人怎麼回事吧。”
在晴姨娘看來,只要白財去跟老夫人說了之後,自己就能繼續管家,畢竟如今府裡只有老爺一個嫡子,又沒有嫡夫人。
“多謝老爺,還是老爺疼我。”晴姨娘柔弱的靠在白財懷裡,那雙保養相宜的手在他的下身暗暗畫圈。
不久兩人就移到了廂房裡,紅帳下落,人影翻滾,女人的嬌喘與男人的悶哼聲頻頻傳到外面,門外留守的丫鬟看著身形穩定,不為外物所動,臉上卻緋紅。
白驄自從書院放假回來,就一直在外面聯絡自己的同窗,增進友誼。卻不巧在外面聽到關於自己姐姐的流言,被人拿來討論。
白衣男子在寒冷的天氣,還拿著一把扇子當翩翩公子,聽聞關於白府的流言,樂的啪的合攏扇子,“真的?”
旁邊身著青錦的男子,眉心有著淡淡的紅痣,性格有些內斂,對著白衣男子輕聲道,“別說了。”又悄悄指向酒樓門口。
看的出來兩人關係很好,身著青衫男子又用手肘拐了他一下。
白衣男子看向酒樓門口,看到白驄與他的同窗正要進來,對著青錦男子撇了撇嘴,“我可沒說什麼,只是這樓裡多的是人在說。”
感受到背後似乎有灼人的目光,兩人還是不再討論,白衣男子給青錦男子夾菜,“好了,好了,吃菜。”
白驄從踏進來就聽聞這樓裡的關於白府的竊竊私語,聽到白衣男子的高聲才會看向他們,只不過能進來這裡消費的人大都身份高貴或者是前途無量的人,自己惹不起。
白驄心裡憋著氣,但是面上卻不顯,神色大氣自然的對自己同窗道,“這莫非有的流言,我白府早已澄清。各位請隨我來,我已訂包廂。”
“自然是相信白兄的。”
“這流言只有沒有辨別是非的人才會討論,白兄亦無需擔憂,永州這人才眾出之地,相信很快過去。”其中身著淡藍衣服男子,佩戴著內斂昂貴的玉佩,無一不顯示著身份不一般。
張馳自己來到永州,想看看弟弟張進學的怎麼樣,並且帶著父親的書信過來的,他沒有一開始就去找張進,而是作書生打扮與永州書院的人結識。這樣子可以得到更真實的關於書院的教學質量考據。
現在看到白驄處事怡然大方,才會開口。
白驄想不到還能得到這位的解圍,他也是得知此人是從京城來的,身份高貴,試著宴請沒想到把人邀約出來,還是多虧自己在同窗裡塑造的好學識與名聲。
白驄心中大喜,面上端著書生該有的高雅,“多謝張兄。”
白驄吩咐小二將他點的菜上來了,有水晶魚薈、脆皮仙雞、水晶脆蹄、醬油寶鴨、碧綠清炒、嫩豆腐湯等等,指著其中一道晶瑩剔透的魚肉道,“張兄來了我們永州,這道'水晶魚薈'一定要嚐嚐,這是永州的特色菜。魚肉脆甜鮮嫩,還可以搭配不同醬料,有不同的口感。”
其他人也紛紛開口稱讚,對於永州這道特色菜,有身份有錢的人,大都吃過,回味不絕。
“沒錯,這一定不能錯過。”
“只有永州本地的才是最正宗的。”
張馳其實在京城吃過這道菜,只是眼前這水晶魚薈比京城的更加晶瑩剔透,透過魚片能看到點綴的青絲配菜。
夾了一筷子放進嘴裡嚐了下,張馳首先感受到味蕾的驚喜,爽脆清甜鮮嫩,還帶著配菜的辛香。跟自己在京城吃到的確實不一樣,這裡的魚肉更加鮮甜美味。
“不錯。”
“不愧為永州特色菜。”
白驄見他吃的滿意,心裡也高興,看著眾人都下筷吃菜,臉帶笑意。
“歸假後,大家晚春準備下場否?”其中一名書生開口道,還有三個月左右考院試,心中焦慮。
坐在白驄右邊的書生自通道:“我們也準備差不多了,先生說我們可以下場試試了。”
“沒錯,我們都準備的充足,怕甚。”
都是一群十五歲數的少年郎,意氣風發。
“盧兄說的沒錯,怕甚。”白驄贊同。
白驄提起考試也是信心十足,雖然此次考試排名比白楓低,但是以往自己跟他都是不相上下,而且此次白楓突然排名比自己高,這必然是作弊行為。
張馳看著他們信心滿滿,從交談中可瞭解到他們的學問尚可,院試不成問題,只是排名高低的事。
“那就祝各位秀才了。”張馳舉杯祝他們高中。
白驄很興奮,畢竟連張兄都認為他們能高中。
“以茶代酒,多謝張兄。”
其他人紛紛拿起茶盞,“沒錯,那就多謝張兄了”
張馳右手執杯,左手提袖掩面喝茶,眼眸不復情緒,擋住嘴角的輕笑。
心中思量著該去找弟弟張進了,這幾天永州這些該瞭解的都瞭解了,還聽聞了白府的一些趣事。
吃飽喝足,聯絡同窗感情,討論一些文章歌賦之後,眾人都滿足的在鼎盛酒樓散去,相約下次再聚。
白驄特意留到最後與張馳一起出去,後面跟隨的小廝各自提著酒樓送的點心。
“張兄,就此別離,日後再聚。”白驄提手作書生告別禮。
“好,有緣相聚。”張馳等白驄離去,漸漸看不到身影,才對身邊貼身小廝張大道:“不回去了,改道,去張進那裡。”
“是,公子。”張大溫順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