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色的天空和青色的大海交織在一起,數百艘木製帆船航行於茫茫大海之上,陳玉就在其中的一艘船上睜開了雙眼,映入眼簾的首先是那巨大的桅杆,目測大概有二十幾米,往正前方看去,在船的第二層上有一塊黑色牌匾,牌匾上用黃色的行楷字刻著天元號字樣,而在船的甲板兩旁各立有一排黑色古式大炮,大炮的中部位置用楷體刻有‘明永樂制’。陳玉立刻反應過來這是明朝永樂時期。
陳玉從甲板上來到船艙內,船艙內更加的繁華。在船艙內共有六根金絲楠木製成的大柱子,六根柱子的中間是一張長方形的木桌,木桌上放著的是航海圖和羅盤,木桌的後方是三節臺階,臺階的兩旁各有一隻金色的仙鶴,臺階上方是一個平臺,平臺上則是一把椅子和桌子,在船艙的頂端掛有一個牌匾,牌匾上刻著‘龍騰四海’。
在船艙的正中間,站立著一位身著黃褐色和大紅色交織的,頭戴黑色官帽,腰間別著玉佩的男人,他正在大木桌旁邊踱步。
“鄭大人,大事不好了!”此時船艙內衝進一位身著紅色官袍的人。
聽到鄭大人,在結合永樂,陳玉明白了眼前的這位站在船艙正中間的人就是中華民族海上絲綢之路的開創者。
聽聞手下來報,鄭和急忙回過頭,說道:“發生了什麼事?”
“鄭大人,風暴要來了!”手下人急迫的說道。
鄭和聽到風暴,臉上也是一臉擔憂,他急忙說道:“聯絡各船,收桅杆!快去!”
“是!”
手下人急匆匆的跑出去,大喊:“收桅杆!”
鄭和的表情更加的擔憂,他急迫的走出船艙,剛才還是藍天白雲,這時已經是烏雲密佈,狂風不止。
水手們有條不紊的把那巨大的桅杆降下,此時的海面狂嘯著,船體也變的極其顛簸,人在船上搖搖晃晃,站立不穩。
“穩住船身!”“穩住船身!”“穩住船身!”
鄭和不斷的喊著,同時自己頂著大雨和水手一起操控著穩固船身的巨大輪盤,此刻觀看的陳玉,也是緊張到極點。
不過好在這場風暴不久,過了幾分鐘,雨勢漸弱,海面逐漸平靜下來,天空漸漸放晴。
看到船平穩渡過風暴,所有人懸著的心終於放鬆下來,鄭和從甲板上回到船艙,脫下溼漉漉的衣服,換上乾淨清爽的衣服。
“鄭大人,我們嚴重偏離主航線。”船隊掌控方向的大人來向鄭和彙報工作。
鄭和聽到後,平穩的說道:“密切跟蹤船隊動向……”
鄭和話音還未落,水手趕來報道:“鄭大人,前方發現大陸!”
鄭和聽聞後,急忙走出船艙,眼前突然豁然開朗,在船隊的正前方,一個碩大的島嶼映入眼簾,鄭和急忙詢問道:“這是哪個島嶼,島嶼是有國家嗎?”
“不知道啊!鄭大人。”
鄭和見所有人都是一臉疑惑,就下令鳴禮炮,告訴島上的人,大明使臣來了。
數百艘大炮身上的布被揭開,推到船兩旁欄杆的洞中,點火,只聽見砰的一聲,並沒有其他的什麼東西,這就是大明船隊的禮炮,只有響聲沒有炮彈。
而島上的原住民在聽到如此巨大的聲響,紛紛跑了出來,他們大多沒穿衣服,面板黝黑,手上舉著石頭和木頭製成的粗陋武器。
鄭和走到船首,仔細看了看島嶼,正巧發現了島上的原住民。
“登島!”
鄭和下令後,大船換成了小艇,向島嶼劃去。
陳玉悄悄上了一艇,也跟著上島了。
登上島嶼,鄭和發現這裡的人大多還停留在原始社會,島上的人也用極其怪異的目光看向自己,鄭和急忙向他們表明來意,結果對方只會“咿呀呀”“喲啊喲”的叫,鄭和這才明白這個島嶼沒有國家。
鄭和先是命令手下放下武器,兵分兩路對島嶼進行考察,鄭和則是和原住民進行友好交流,給他們絲綢編織的衣服穿,給他們製作好吃的,這些原住民很快就對鄭和一行人放鬆下來。
經過鄭和一行人的考察,發現這座島嶼不管是從植被、動物還是氣候都與大明有著明顯的區別。
陳玉聽到鄭和和下屬的討論後,立刻就明白了這裡應該就是澳洲了。
“鄭和發現了澳洲?”陳玉嘀咕著,“不對啊,鄭和船隊是朝著印度洋方向前進的,怎麼可能往南?”“等一下,這是黑洞,那沒什麼了。”陳玉一說到黑洞,就明白了,黑洞改變了鄭和船隊的行進方向,讓鄭和發現了這塊南半球大陸。
此時,鄭和回到了寶船上,回想著在剛才那塊大陸上的原住民,他們依舊生存在吃不飽,穿不暖的原始社會中,鄭和不斷的思考著,想要幫助他們更好的生活。
鄭和根據船隊這幾天的考察結果,發現這裡特別適合水稻種植,鄭和找來船隊隨行的農業官,讓他明天帶人到島上教會原住民種植水稻,開挖水渠,又找來織布官,帶上絲綢緞,明天教他們編織衣物。
第二天,鄭和等人就率水手在這片異國他鄉挖水渠,種水稻,編衣物,同時還幫助原住民學習文字,教會他們語言。
鄭和大概在這裡停留了數月,而後告別了原住民駕駛寶船離開了。
陳玉看到這裡,默默的說道:“中國人向來就是和平的使者,即便擁有強大的武力,也決不侵犯他人一片領土,鄭和用他的實際行動,把中華文化傳播到了世界的每一處角落,讓世界看到了一個大國的風度,看到了中華文明的優秀和源遠流長!”
白光閃過,鄭和回到了飛船上,環顧四周,居然發現盧天凱他們還活著,飛船也平穩飛行在宇宙當中。
“他們是不是進入了觀測空間?”
“沒錯。”
“好,這樣我們就更好的觀測低階文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