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莫金貝收到了艾倫的邀請,希望她能與他的家人共同度過這個幸福的週末。
金貝有些遲疑,也有些好奇,她接受了這個邀請。
週四晚上,男室友有個好朋友要來訪,約請金貝作陪。
趙東的好朋友,是大學的女同學,來自長春。
按照中國習慣,他們吃過簡單的晚餐,就喝茶聊天。
原來,這個眼睛細細的像沒有睜開,臉上點綴了些雀斑的女同學,是當地人公認的東方美女。
她在這裡留學,和英國人戀愛結婚,順利生子,過著好多人羨慕的生活。
可是,生活的富足不能掩飾東西方文化背景的差異,她的婚姻像鞋子,只有她的腳知道承受了多少委屈。
春天,她的父母從國內專程過來看望她們,英國老公竟然堅決不讓父母住在自己家裡,要求他們住酒店。
他們家的別墅房間不少,能夠給老人居住的房間不只一個,讓人惱火的是這個英國女婿任她怎麼解釋,就是不同意遠道而來的兩位老人住在家中。
自己離開家這麼多年,距離老家又如此遙遠,現在有機會讓老人享受一下天倫之樂,感受感受家庭氛圍,在中國屬於人之常情的事情,在這裡怎麼不行了呢?
英國老公堅持的理由:家庭是我們自己的私人空間,兩個老人是外人,保持家庭私密性他們也得住在外面。
從小養大自己的親生父母,按照他的理論,是外人了?想不通也沒有辦法,萬萬不能讓父母看到夫妻倆發生爭執,那樣害怕父母就得為自己擔心了,只好假裝表示酒店方便,高高興興送父母住到了酒店裡。
剛剛,父親出事故去世了,自己的簽證恰巧又到期了,自己是不能送父親最後一程了!
俗話講,不能愧對養我的,我養的,現在我就是非常愧疚,父母養我有什麼用呢?
這個成功嫁給英國人的中國女子,說到這裡,悲傷地哭起來,抽抽噎噎的哭聲感染了莫金貝。
母親王來娣從莫金貝懂事以來,一直是家中強勢的存在。當她腳踩鮮花,阻止了莫金貝的愛情後,母女倆的關係更是零度以下。
平時打電話和影片絕對是聯絡爸爸老莫,有時老莫也順勢喊來母親,莫金貝永遠不變的是冷冰冰的帶搭不理的態度。
聽著這位女士的訴說,莫金貝想到了父母,也想到了文化背景的差異無處不在。
艾倫不是固執的人,他善良,率真,這些生活小事應該不會出現摩擦吧?
週五晚上,莫金貝從學校回到住處,遇到了新租客,
因為冉茵完成了學業,急急忙忙回國了,很快就來了新的租客。
這是金貝第一次遇到,兩個白人,女人,一個高高大大,一個秀氣漂亮,據房東姑娘介紹是女同,提醒我們多包容。
看到兩個女人卿卿我我,膩膩歪歪,莫金貝真想笑又不敢笑。
莫金貝去花店精心挑選了一束鮮花,按照約定的時間乘車前往艾倫家。
艾倫在門外迎接金貝,引領她走進大廳。
陽光透過莊園的落地窗,灑在寬敞的大廳裡。精美的地毯,華麗的吊燈,以及各種異國花卉裝點著整個空間,處處顯示著主人的奢華。
一位老者面相慈善,平靜地微笑著走過來。
艾倫尊敬地介紹是自己的父親,接著就是自然的貼面擁抱禮。
深深凹陷的大眼睛,非常明亮;眉毛濃密,棕色面板的婦女熱情地走過來——看著質地昂貴的土耳其頭巾和阿瓦尼女裝,莫金貝猜測應該是家裡的女主人。
艾倫高興地介紹,這是他的母親。
親熱的貼面擁抱,熱情的歡迎語言,莫金貝感受到了這份洋溢的熱情。
大廳的中央,一張長桌鋪著精美的桌布,已經擺滿了各種美食:土耳其烤肉、羊肉串、烤茄子、烤蔬菜等,散發著陣陣誘人的清香。
桌子中央,精緻的花瓶裡盛開著鮮豔的花朵。
此外,還有一瓶美酒。當然,金貝也注意到了土耳其的主食,烤制的像新疆名吃囊的食物。
這時,又進來了另一個女人,著牛仔褲,夾克衫,穿衣風格與這個家庭絕對不符的。
她膚色偏白,鷹鉤鼻子,冷冷的眼神掃視了周圍,俯身換拖鞋。
待她換完拖鞋,站起身來,艾倫一字一頓地介紹:這是第二個媽媽。
保持距離的貼面擁抱後,莫金貝腦筋急速繞繞:
怎麼會出現第二個媽媽?那第一個媽媽是誰?難道剛才那個是第一個媽媽嗎?
還沒有理出答案,另一個女人和一個年輕人進了大廳。
年輕人和大廳裡的人打著招呼,親熱地喊著爸爸,媽媽,哥哥。
眼睛停留在金貝身上,又回身走到金貝面前,伸出了手,金貝也伸出了手。
年輕人握住她的手興奮地表示:
歡迎來自中國的客人,熱烈歡迎中國客人,歡迎客人品嚐土耳其美食。
女人站在年輕人身後,默默地等著年輕人表達完自己的想法,才端莊地過來。
“這個是我的第一個媽媽。”艾倫也被年輕人影響,輕鬆的語調說道。
第一個媽媽,第二個媽媽,媽媽?
這個家是怎樣的一個家?
她們和他們是什麼關係呢?
艾倫怎麼可能有三個媽媽嗎?
這是我們的莫金貝第一次走進男朋友艾倫的家,此時眼前的情景讓她迷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