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在聽到了李靖的話之後,就忍不住笑了起來。
“看來藥師兄最近這段時間鎮守邊關,確實是沒怎麼關注大唐這邊的情況呀。”
這幾個月由於要提防梁師都滅亡之後東突厥的反撲,所以李靖等一批將領被李世民派去邊關進行防守,同時也要操練兵馬以準備將來對東突厥的戰爭。
杜如晦笑呵呵的說道:
“那就容我暫且賣個關子,等會藥師兄進去之後應該就能一眼看出來了。”
李靖有些疑惑,但也沒說什麼,跟隨著杜如晦一起周軍的軍營之中。
軍營之中十分熱鬧,有著許多的校場,有府兵們在對練,不少人還在一旁看著,呼喊聲震天。
李靖看著這一幕,心中也是暗自點頭。
大唐的府兵之中,絕對是以關中府兵最為有戰鬥力。
無論是之前的李淵還是如今的李世民,都把關中看成大唐最重要的地方,而關中府兵的待遇也是整個天下最為優厚的。
和李靖在邊關統領的那些邊境軍隊相比的話,那簡直就是草雞和鳳凰的區別。
李靖視線在軍營之中繞了幾圈,終於明白了什麼。
“這些府兵們身上穿的衣物是什麼?還請杜兄告知。”
杜如晦笑盈盈地開口。
“不瞞藥師兄說,這就是大唐最新紡織出來用來給官兵們進行冬季禦寒的棉衣。”
李靖點了點頭,有些好奇的走到了一名士兵的面前,讓士兵把棉衣脫下來。
然後李靖自己就穿上了棉衣,嘗試了一下活動。
試穿了幾分鐘之後,李靖的臉上露出了驚奇的表情。
“這棉衣看似笨重,但實際上真要騎馬的話,倒是沒有什麼阻礙。”
“保暖效能看起來也頗為不錯,絕對是我軍冬季行軍打仗的一大神器呀。”
作為大唐最出色的將領之一,李靖對於將士們缺少什麼,那可是再熟悉不過了。
要不然李靖也不會一開口就和杜如晦提起這禦寒的事情,那確實是攻擊突厥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杜如晦笑著,對李靖開口道:
“經過戶部還有工部的共同努力,如今已經縫製出了10萬套棉衣,想來是足夠發起一場冬季戰爭了。”
“而且這還僅僅是今年的產量罷了,要是等到明年的話,二三十萬套棉衣都完全不成問題。”
李靖口中嘖嘖稱奇,忍不住好奇的問道:
“這棉衣究竟是誰弄出來的呢?此人對大唐絕對是立下不世奇功了。”
作為大唐軍神,李靖很清楚打仗的時候,很多人都只關注將士們在戰場上的表現,但事實上後勤也是至關重要的。
假如將士們平時就吃不飽穿不暖,還想要讓將士們冒著寒風去和敵人拼命,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李靖剛說出這句話,就看到杜如晦的表情,變得相當的古怪。
“藥師兄,棉衣這個東西其實是太子殿下發明出來的,”
李靖頓時大為驚訝。
“此話當真嗎?我怎麼記得太子殿下今年都還沒到10歲呢。”
杜如晦眨了眨眼睛,對著李靖說道:
“太子殿下固然是天縱奇才,乃是我大唐將來的聖明賢君,不過我也聽說了,東宮統領羅桓在此事中提供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幫助。”
李靖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是羅桓這個年輕人弄出來的,沒想到羅藝那個五大三粗的傢伙,居然能夠培養出如此心思細膩的孩子。”
“杜兄剛剛故意不做說明,莫非是想要看我出醜不成?”
杜如晦不由哈哈大笑了起來。
“藥師兄說這話就難聽的很了,杜某其實只不過是想要給藥師兄一點小小的驚喜罷了。”
李靖笑著搖頭。
此時李靖也明白為何剛才杜如晦的目光如此微妙了,因為棉衣的發明者就是李靖兒子李德謇的好友羅桓。
李德謇這臭小子,這麼大的事情居然都不告訴當爹的,回去得好好的教育他一頓。
杜如晦又陪著李靖在軍營中走了一圈,檢查了各種武器盔甲戰馬,糧食物資等等準備情況。
在看完這一圈之後,李靖基本上心中也是有底了,笑著對杜如晦開口。
“有了如此充足的準備,我對今年冬天擊敗突厥人把握又增加了不少。”
杜如晦笑呵呵地開口道:
“去年的渭水之盟說著是好聽了,但實際情況就是突厥人打到咱們家門口,哪個大唐人肚子裡又沒一口氣呢?”
“所以今年陛下一錘定音,準備作戰之後,戶部和兵部的官員們也是非常認真做事,就希望藥師兄能夠不辜負咱們的努力和朝廷的期待吧。”
李靖的表情變得認真的起來,點頭說道:
“我一定竭盡全力,不辜負陛下的重託,還有諸位的期待。”
在結束了這一次軍營的巡視之後,李靖婉拒了杜如晦一起吃飯的邀請,帶著自己的幾名親衛回到了自家府上。
剛剛回到家,李靖就不由皺起了眉頭。
自家的府上明顯有動工過的痕跡,一些原本養的好好的花草樹木都被人給挖開了,草地上還有不少的泥沙泥土堆積。
“這個臭小子究竟是在搞什麼東西呢?”
李靖怎麼想也覺得是李德謇這臭小子弄的。
“父親!”
正式說曹操曹操到,李靖這邊還想著李德謇,李德謇呢,也直接就出現在了李靖的面前。
李靖表情變得嚴肅了起來,擺出了父親的架子,很嚴厲的對著李德謇開口。
“這個家是怎麼回事?被你搞得亂七八糟的,客人一進來就看到這幅景象,你覺得老夫還有臉面繼續招待客人嗎?”
面對李靖質問,李德謇摸了摸後腦勺,並沒有如同李靖預期的那般惶恐不安,甚至那笑容中還有幾分邀功般的得意。
“父親大人肯定是誤會了,還請跟孩兒一起來。您很快就能明白了,母親也在裡面等著您呢。”
李靖哼了一聲,雙手揹負在後,緩步跟隨著李德謇的腳步而行。
倒要看看你這臭小子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等會讓老夫不滿意了,你小子這頓揍是肯定跑不了的。
一陣秋風吹過,李靖鼻子突然有些癢,忍不住打了一個噴嚏。
畢竟是秋天了,剛剛又騎馬狂奔了一波,感覺上應該是有些著涼了。
李靖突然有些懷念剛剛過去的那個夏天,雖說非常的炎熱,但是夏天再怎麼也比秋天和冬天更適合打仗。
好在今年冬天是有棉衣助陣。
想到這裡,李靖看著李德謇背影的目光就柔和了幾分。
這小子雖然本事平平,但起碼還是結交了一個很不錯的死黨。
李德謇很快就走到了李靖的臥室之中,好像獻寶一樣開啟臥室的房門。
“父親大人快進去好好的感受一下。”
李靖見狀,心中不由好笑,一巴掌就拍在了李德謇的腦袋上。
“這是老子的臥室,老子都在這裡住了差不多10年了,你別搞得好像老子第1次回來一樣。”
李德謇也不反駁,嘿嘿一笑,一連聲的催著李靖進去。
李靖還想要說些什麼,裡面已經傳來了紅拂女的聲音。
“看來奴家是人老色衰了,某些負心漢都到了家門口,還不願意走進來看一看。”
李靖立刻滿臉堆出笑容,踢了一腳李德謇,然後快步走入房間之中。
“夫人說的這是哪裡?話為夫這段時間在外面,可是每天都很想念夫人呢。咦,這是怎麼回事?”
李靖愕然地停下了腳步,環顧四周。
他能夠很明顯的感覺到,這房間之中充滿了一股讓人暖洋洋的氣息,就好像是回到了夏天一樣。
在他面前的紅拂女同樣也是穿著一身夏天非常輕柔的衣裳,整個人慵懶的躺在椅子上,曲線畢露。
李德謇這個時候才跟了進來,繼續用那種獻寶的語氣對著李靖開口。
“這是羅桓派人給咱們家弄的地暖系統。有了這個東西之後,父親和母親在冬天就能夠好過很多了。”
李德謇如此這般,跟李靖說了一通。
李靖驚訝地瞪大了眼睛,情不自禁蹲下來,伸手摸了一下地板。
他還真的能夠感覺到有絲絲的熱氣正在從地板上冒出來,沁入他的身體之中。
“父親剛剛不是還抱怨說家裡被兒子弄得亂七八糟嗎?其實是因為這整個地暖工程昨天才完成,很多東西都還沒來得及進行清理呢。”
“對了父親大人,您可能不知道,這個地暖系統其他人安裝的話,那是需要支付給少府2萬兩銀子的,但是咱們家因為和羅桓的關係,所以他只收了兩千五百兩的本金就免費給咱們安裝了。”
李靖聞言也是忍不住露出了笑容,重重的拍了一下李德謇的肩膀。
“養了你這臭小子幾十年,沒想到你也有能為家裡省錢的一天!”
李德謇不好意思的摸了一下腦袋,嘿嘿一笑。
紅拂女在一旁悠閒地吃著瓜果,笑著開口道:
“就這個省錢,還不是他自己的能力,還是因為他認識了羅桓這個朋友呢。”
李靖哈哈地笑了起來。
“能夠認識出色的朋友也是一種本事,孩子啊,今後你要好好的結交一下羅桓,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的都可以和爹孃說一下。”
“好了,現在你可以走了。”
李德謇一臉愕然,還沒等反應過來,就被李靖一腳踹了出去。
砰的一聲,房門重重的關上了。
李德謇扁了扁嘴巴,輕輕地哼了一聲。
“這大白天的也不懂害臊,都四五十歲的人了!”
“算了,找羅兄去玩一玩。”
李德謇一骨碌直奔羅府。
羅府之中,一片忙碌。
在管事們的吆喝下,僕役們正忙著張燈結綵,為羅桓即將到來的大婚做準備。
李德謇熟門熟路來到後院,找到了正在喝茶的羅桓。
“羅兄,你怎麼如此悠閒?”
羅桓看了一眼李德謇,悠悠開口:
“我現在又有官職又有錢,擺爛躺平不是很正常?”
一句話直接把李德謇噎得說不出話來。
想想也是,單單是供暖系統和香水的分成,就足以讓羅桓成為大唐富豪。
更恐怖的是,羅桓還是自己一個人,沒有什麼家族人員需要去養。
李德謇嘆了一口氣,在羅桓身旁坐下。
“羅兄,你真是天縱奇才,但我有時候真的覺得,你好像太懶了一點。”
羅桓哦了一聲,懶洋洋地坐起來,給李德謇倒了一杯茶。
“我懶了一點,也就發明了香水、棉衣、炸藥還有地暖系統,不知道勤奮的李兄又為大唐和這個世界做了什麼呢?”
李德謇翻了一個白眼,站起來就往外面走。
每句話都是暴擊,這還怎麼聊下去?
羅桓見李德謇要走,哈哈一笑,趕忙拉住李德謇。
“李兄,有件事情要拜託你一下。”
說著,羅桓拿出一個清單,交給李德謇。
李德謇看了一下,有些吃驚。
“羅兄這是要製作炸藥?朝廷可是嚴令,任何人不得私自制作炸藥。”
炸藥如今已經成為大唐頭號絕密武器,保密程度高到離譜。
那些製作炸藥的材料,自然也被大唐官府嚴厲監控。
羅桓笑出聲。
“我做炸藥幹什麼,炸誰去?反正你爹是大將軍,你肯定有門路弄來這些東西,對吧?”
李德謇憂心忡忡地看著羅桓。
“羅兄,你真不是打算在婚禮上炸死人?”
羅桓一腳踹過去,被李德謇靈活避開。
“哪個腦子有病的會在自己的婚禮上炸死客人,就你們老李家這些腦子不正常的才會這麼想,滾去準備材料!”
李德謇捱了一頓罵,心滿意足地走了。
三天後,羅桓婚禮正式舉行。
在眾人的簇擁下,羅桓穿著婚服,騎著馬,招搖過市,去長安崔府迎親。
來到崔府大門處,崔琰早已經笑著在此等候。
羅桓不敢怠慢,一板一眼地朝著崔琰行禮。
作為關東士族的翹楚,清河崔氏對婚禮上的禮儀是非常講究的,崔琰之前還特地“培訓”了羅桓好幾天。
崔琰還禮過後,從羅桓手中接過一隻大雁。
大雁,乃“比翼雙飛”之意。
然後,崔琰才帶著羅桓,一路來到崔府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