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07章 城門念訃告

“你說什麼?”

“有世家子弟,開自傢俬倉,捐糧食給咱們大魏抗敵而被自戕身亡!”

被自戕,這三個字就很妙了。

而這話不知是誰喊的,但聲音洪亮清晰,堪比軍中最好的傳令兵,一下子就讓方圓十米之內的人,聽見這話。

“天爺啊,康瑢是世家子弟,因著心善,開了自傢俬倉捐糧抗敵,被他爹罵不孝,康瑢就自戕盡孝!”

“世家那麼富貴,一個糧倉而已,兒子開了就開了,咋還鬧到逼死兒子的地步?”

“瑢先生還是康家嫡長子,跟隨太周書院的筇老先生讀書,外祖還是世家李家,李家高祖可是前朝史官,咱們如今看的史書,都有他記錄的功勞!”

“祖宗誒,竟是家世這般顯赫之人!”

“家世這般好,心地還善良,卻被逼得自戕而亡!”

“不止啊,聽說瑢先生還被康理問的妾室害得絕嗣,這事兒在當天就鬧開了,康理問大人暴跳如雷,臭罵瑢先生,這才讓瑢先生心涼了,自戕盡孝!”

“什麼?還有這等惡事?!”

“那妾室何在?弄死沒有?康理問被抓沒有,堂堂一個世家子,朝廷命官,都快當祖父的年紀了,怎還如此沒腦子,將妾室寵得敢害嫡長子的地步?!”

“聽說害了瑢先生的還有康理問大人……妾室歹毒,手段陰損,竟是在未過門前就藉著康理問之手,將帶有侵絕毒藥的堅果,餵給瑢先生吃,那時的瑢先生還是個孩子啊。天殺的狗男女,害慘瑢先生了!”

“還有這種內幕?!”

“侵絕毒藥是啥?”

“前朝之前的大雍皇朝的宮廷秘藥,可陰毒了。”

“一個妾室哪裡弄來的宮廷秘藥?”

“那妾室是京城康家老夫人身邊的丫鬟……懂了吧?!”

大家議論紛紛,為康瑢惋惜的同時,也八卦得不行……雖說八卦不好,可八卦卻是傳播最快的方式。

所以應子林他們把己方人馬摻進魏民群裡,將真相以八卦的方式喊出來。

不到一刻鐘,東北城門口的方圓一里地內,全都知道這事兒,越發多的人是往東北城門口趕來。

還有憤怒的魏民大喊:“嚴懲妾室,嚴懲康理問,為天下義士瑢先生討回公道!”

“瑢先生開私倉,為國朝捐糧抗敵,千古無雙!”

前一句只是私怨,沒什麼打緊,可第二句讓宋百戶、糜三郎、世家之人汗流浹背。

宋百戶急忙讓將士們敲鑼。

鐺鐺鐺!

“肅靜,肅靜!”

激憤的人群將將安靜兩分,宋百戶就立馬喊:“應公子已經為燕總旗、周融等人證明身份,開城門,放行!”

將士們把小門開啟,請他們走快速免檢查的小門,趕緊進城,莫要再鬧。

可應子林已經跟周融半抱在一起,同窗二人痛哭出聲:“師祖、師父、泰豐鎮的鄉親們都很喜歡瑢同窗,沒成想,瑢同窗竟會英年早逝,悲乎,嗚嗚嗚!”

兩人真不是演的,哭得悲愴不已。

康瑢之死,對他們的衝擊太大……在此之前,他們覺得考科舉做官,為民請命,就是在朝堂上舌戰群儒,或者對弈暗搏就能做成的高雅之事。

頂多就是賑災之事,辛苦些,爬堤壩上,指揮人馬抗洪賑災。

可得知死訊後,他們才知道,為民請命,是要流血,是要死人的!

而他們瞧不起的馬屁精康瑢,成了第一個為國為民而死的人。

“應學首,筇老先生所寫的訃告在此,你乃遊歷學子之首,請你當眾宣佈訃告,告知眾人,瑢先生的死訊!”周融把訃告,雙手呈遞給應子林。

宋百戶快瘋了,鐺鐺敲鑼,喊:“應公子,請帶報喪隊伍進城,還有很多魏民等著出城歸家,莫要堵塞在此地。”

“宋百戶,你三番兩次打斷報喪隊伍的話,意欲何為?瑢先生開私倉,捐糧抗敵,乃是予國有功之善事,不值得讓更多人聆聽這份訃告嗎?”

“不讓魏人知道瑢先生的義舉,你是敵國細作不成?只有敵國細作,才如此害怕抗敵義士的事蹟被傳揚!”

“沒錯,姓宋的,你是不是細作?!”魏民們激憤怒問。

“胡扯,本百戶雖不是西北軍出身,卻是最早投靠陛下的,三四年前,還幫忙賑災,保護過災民!”宋百戶見自己惹了眾怒,急忙解釋。

可他背後的主子是世家,實在不敢說出准許應子林在這裡當眾宣讀康瑢訃告的話。

他要是應予了,就是得罪世家主子。

沒了世家做靠山,他家還想在太周府過好日子?怕是要被弄去邊陲,過那天天吃風喝雪、家中女眷被敵人擄走的可怕日子!

“宋百戶,我是太周書院的崔山長,宣佈訃告的後果,我一律承擔,請宋百戶讓子林在此地當眾宣讀天下義士瑢先生的死訊。”崔山長出來道。

崔太夫人聽罷,臉色緩和不少,卻依舊嫌棄老兒子辦事太磨嘰,給女護衛首領使眼色。

百名女護衛齊齊喊:“太周書院崔山長出來做保,應公子請當眾宣讀開私倉捐糧抗敵的天下義士瑢先生的訃告!”

喊九遍,氣勢強盛過宋百戶。

宋百戶不敢硬碰硬,識趣的默許。

“多謝諸位魏民伸張正義;多謝崔太夫人仗義執言;多謝山長庇護學子。”應子林謝了一圈後,躍上四方桌,又把周融、燕總旗、還有林睦家給拽上四方桌。

四人裡,瘦得最誇張的是林睦家……周融是早就啟程往北雄府老家去的,林睦家卻是跟著燕總旗,日夜兼程趕來。

沒累死,真是人參給吊出來的命。

“泣血稽顙,授業師,痛維……”應子林字正腔圓,有情有感的念著筇老先生所寫的訃告。

這份訃告也是絕了,把康瑢開私倉、捐糧抗敵、被妾室利用親爹之手害得絕嗣、要公道、要照顧親孃與胞弟的事兒,全都寫清楚了。

就,這是一份‘不太正經’的訃告,卻是一份震撼又清晰的訃告。

聽見這份訃告的人,知道糧食有多珍貴的人,知道世傢俬倉不是一人之力就能開的魏民,全都悲哭出聲。

“瑢先生千古無雙,配得上天下義士之名!”

康瑢的義舉不是隻為某個人、某個城池、甚至不只是為了大魏朝廷,而是為全天下與後世。

自他開私倉後,這片土地上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跟隨者。

而世家豪強大建私倉、囤積糧食、致使糧價居高不下的不義之事,就此被曝光於天下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