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81章 識趣的親戚

……

因著秦六婆善良了,秦呂兩家的婚宴辦得很順利,就連帶著撐腰目的而來的呂家送嫁隊伍都誇秦六婆。

說她:“比傳聞中好太多了,可見傳聞不真呀!”

學子們:什麼不真?傳聞都屬於美化這老虔婆了。知道你們呂家人離開後,死老婆子還想讓我們吃回鍋剩菜嗎?

沾滿賓客口水的剩菜,倒進一口大鍋裡,加熱後,讓我們吃!

得虧秦傑來得快,不然我們就得吃‘豬食’了。

呂族長老兩口跟學子們一樣,都覺得秦六婆比傳聞中還蠻橫無理,今天會這麼客氣,只是懼怕呂家送嫁隊伍的人多勢眾。

今天過後,這老潑婦怕是就要找呂九的麻煩。

老兩口很是擔心呂九。

直到三朝回門那天,見到秦英與呂九,而小夫妻臉上都是甜蜜歡喜,女兒的眉眼間也只有舒朗後,呂族長夫妻才放心一半。

呂婆子又尋了機會,把呂九帶去屋裡說悄悄話。

“九丫,老實告訴娘,你公婆可有故意為難你?可有要你的嫁妝?金頭面可還在?沒被你婆婆拿走吧?”

呂婆子問了一堆問題,就怕女兒挨欺負。

呂九一個個的回了,還誇了秦梅:“昨天一早,婆婆想給我立規矩,小姑子當場就給我擋了回去,說秦家沒有新婦進門第一天就洗婆婆髒衣的規矩,家裡也不缺錢,要是婆婆不想做家務就花錢請婆子來做。”

“婆婆再想不依不饒,小姑子就要拉我去五伯孃家,找五伯孃說理去。”

“婆婆嚇得什麼也不敢說了。”

秦六婆何止嚇得不敢說啊,她還被呂九的乖順堵得慌,準備的一堆罵人話都被呂九的乖順給堵在嗓子眼,沒機會罵出來!

秦六婆都快憋出內傷來了。

呂婆子聽罷,又氣又解恨的:“你小姑子說得對,聽你小姑子的。以後你婆婆要你劈柴挑水洗她的髒衣服,你就回孃家,找孃家村裡的老婆子去你婆家做家務。”

“鄉下想要做短工的老婆子多了去了,隨便就能找出一群來,你婆家的家務,有的是短工樂意做。”

縣裡,入戶做短工的婆子,做一天也就十五文錢。

秦六婆家缺這十五文錢嗎?

不缺。

所以秦梅說得對,沒必要勞累她閨女幹活,花錢請人做就是。

“阿英也是這麼說的,說我們大房有請雜工的錢,不會讓我去洗婆婆的髒衣服。”呂九想到秦英體貼她的話,臉頰紅透。

呂婆子見了很是歡喜,又問了他倆圓房的事兒,把呂九鬧了個大紅臉,是久久不好意思吭聲。

呂婆子道:“秦家逃過荒,娘是擔心阿英的身體……你別難為情,這可是涉及子嗣,涉及你後半輩子的大事兒,你要老實說。”

呂九見呂婆子是真擔心了,忙小聲道:“挺好的……阿英身體很好。”

“那就好。”呂婆子徹底放下心來,又跟女兒說了好一番話,得知秦英已經給女兒管小家賬目後,臉上的笑容就沒消過。

等母女倆去了正堂,見到秦英給她孃家三兄弟的見面禮後,呂婆子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呂族長都看不下去,悄悄對她說:“你控制點,笑得都沒穩重氣了。”

老婆子的名聲可是穩重、慈愛、講理還鎮得住場子的。

現在樂得跟個瘋婆子似的,兒孫們都偷瞧她好幾眼了。

呂婆子橫他一眼:“女婿這麼禮待我孃家兄弟,我樂呵點咋了?”

三個兄弟、三個兄弟媳婦,每人送了一整套的冬衣;每家還送了兩匹紅布、三包飴糖、一隻活雞。

單單是給她孃家兄弟的禮,就能再娶一門媳婦的。

除了這些以外,還有一整車的回門禮是給呂家的。

這麼多東西,呂婆子都不知道秦英是咋從秦六婆的眼皮底下,成功運出家門的?

可見秦英這孩子不僅有能力、大方、還聰明有辦法,不是那等被潑皮父母壓著過日子的人,而是能做主自己小家的人。

這一天,秦英這個新姑爺得了呂族長全家老小、張家集三個舅舅家的一致喜愛。

呂族長家還特地備了上等宴席,宴請新姑爺。

秦英看見九菜一湯兩甜品的菜色,很是為岳父家肉疼:“岳父岳母,小婿已經請人告知過家裡,三朝回門這天,吃點家常菜就成,咋還這麼破費?自家人,沒必要。”

這話說得,呂族長越發滿意他,哈哈笑道:“女婿頭回上門,家裡破費點咋了?吃,多吃點,吃完了廚房鍋裡還有肉菜,能繼續添菜!”

呂族長樂得沒喝酒都要醉了。

張家集的三個舅舅、三個舅娘也是樂得合不攏嘴,恨不得嫁給秦英的是自己。

秦英在岳父家樂呵的待到傍晚酉時初,吃完晚飯後,才帶上回禮,駕車回家去。

呂族長全家、三個舅舅家是目送驢車走沒了影,才進屋。

呂族長還說:“阿英駕的這輛驢車還是秦老大人家的。”

“啥?這是秦老大人家的車?誒喲咱們阿英可真得秦老大人看重呢,姐夫姐姐,你們家真是不得了了。”三舅三舅孃的性子比較活泛兒,驚得大聲誇。

但大舅夫妻卻是穩重識趣的,說:“姐夫、姐姐,見九丫嫁得好,我們就沒啥好擔心的了,明天一早就家去了。”

“家去?咋就家去了,那……”三舅娘急了,被大舅娘一瞪,嚇得閉嘴。

呂族長見狀很滿意……小舅子夫妻雖然心思多,卻是受管教的,不敢暗戳戳的闖禍。

所以呂族長把話說開了:“鎮學就讀名額的事兒、進秦家作坊幹活的事兒,急不得。這次招工,呂家韓家都有不少人被招進作坊做工,可見秦家是看重親戚的,所以老實規矩的等機會就是。”

“就算秦家作坊不招工了,我這個當姐夫的,也會給你們三家的長子找個長久的活計做。”

三舅三舅娘樂得道謝:“多謝姐夫,我們三家的頂門長子就靠……”

“老三、三弟妹,再這麼沒規矩,你們就趕夜路家去,別留宿了!”大舅怒了。

三舅夫妻又縮起來,不敢說話。

大舅對呂族長道:“姐夫,活計的事兒、鎮學的事兒,能成就成,不成也沒事……姐夫家的日子過得好,就是在幫襯我們三兄弟。”

“泰豐鎮興旺後,姐夫家跟秦老大人家結親後,張家集的張里長是給我們行了很多方便,不敢再求他個事兒就故意為難我們。”

“除了張家集以外,東旭鎮有頭臉的人家,司吏坊的書吏、差役,也都對我們三家禮待不少。”

“這些好處,都是姐夫家帶來的,我們知足了。”

“且阿英今天給我們送了那麼多禮物,我們做親戚的要是再求這求那的,可就太不識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