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得敬沒想到自已兢兢業業當西夏宰相這麼多年,還不如投靠岳飛一天,就當上了真正的西夏權臣。他心中不禁感慨萬分,對岳飛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在西夏朝廷中,任得敬初期,盡心盡力地輔佐皇帝,為國家的發展出謀劃策。
然而,多年來,他的努力並未得到應有的回報,因為他是宋人,西夏先帝李乾順不信任他,現在少皇帝李仁孝又要殺他,他的權力和地位始終無法與那些出身顯赫、根正苗紅的西夏血脈權臣相提並論,到處都在提防任得敬。
直到那一天,任得敬決定投靠岳飛,他深知岳飛是南宋的權臣,威震天下,任得敬相信,只有跟隨岳飛,他才能真正實現自已的抱負,成為西夏的權臣,甚至,成為西夏的王!
“今日出兵!斬除朝中奸佞!還西夏朝廷一個朗朗乾坤!”任得敬豪情萬丈的拔出佩劍,下令軍隊立刻開拔,奔赴西夏都城中興府,實際上,任得敬想要造反!
訊息如同長翅膀般飛遍了西夏的每一個角落。西夏朝中的大臣們聽聞此事,無不心急如焚。他們知道,任得敬此舉無疑是對西夏皇權的直接挑戰,一旦他成功,整個國家將陷入混亂與血腥之中。
面對任得敬的叛逆,西夏皇帝李仁孝唯一能做的,就是組織軍隊,這時候,什麼陰謀詭計都不頂用,唯有軍事實力才是硬道理。
西夏朝廷內部充滿了權力鬥爭和民族矛盾。李仁孝仍認為任得敬是一位權臣,其野心勃勃,早已不滿於僅僅是一名朝臣的身份,實際上,任得敬已經投靠了岳飛,得到了宋軍的支援。
“國相任得敬暗中結黨營私,圖謀不軌,甚至不惜與外敵勾結,企圖顛覆 朝廷的統治,其罪當誅!”皇帝李仁孝大怒道。
朝堂之上,一片寂靜。眾臣皆知任得敬想當權臣,但未想到其膽大妄為至此,居然造反!李仁孝的目光如利劍般掃過每一位朝臣,他需要支援,需要忠誠的臣子站出來維護國家的安定。
御史大夫斡道衝首先出列,他的聲音鏗鏘有力:“陛下,任得敬的行為已觸犯國家大法,若不嚴懲,何以正法紀?臣請即刻集結侍衛軍,抵禦叛軍作亂!”
緊隨其後,西夏太尉李忠也步出行列,他身材魁梧,甕聲甕氣道:“陛下,任得敬不僅貪贓枉法,還意圖通敵叛國,此乃我大夏百年未有之大患。臣願親自領兵,捉拿此賊!”
李仁孝點頭,他知道這兩位大臣都是赤膽忠心,他們的話表達了對皇權的支援。
“朕知道你們對國家之忠心。”李仁孝緩緩說道,“但此事關係重大,不可輕舉妄動。朕命你們集結軍隊,拱衛都城,斡御史再次寫信向金國求援!”
兩位大臣齊聲應諾,退朝後立即行動起來。
李仁孝雖然年輕,但他並非昏庸之君。在這關鍵時刻,李仁孝展現了出皇帝的果斷與勇氣。
他召集了忠誠的將領和謀士,夜以繼日地商討對策,決定固守城池,等待援軍。
戰爭的陰雲籠罩著西夏的天空,緊張的氣氛在每一個士兵的心中蔓延。李仁孝站在軍營之中,目光堅定,他的聲音響亮而有力:“將士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今日,國相任得敬犯上作亂,意圖謀反!為了我們的家園,為了我們的親人,朕要你們拿起武器保衛中興府!”
李仁孝接著聯絡了朝中的幾位重臣,他們在密室中舉行了緊急會議,燭光搖曳之下,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憂慮與堅定。李仁孝站在眾人面前,低聲說道:“任得敬雖然兵強馬壯,但他忘記了一點,那就是皇權與民心。我們雖兵力不足,但有全西夏百姓的支援,這便是我們最大的力量。”
然而大臣們面面相覷,皇帝李仁孝上次拿中興府的百姓抵債,早已失去了民心。如今國庫空虛,民怨沸騰,再想籌措鉅額銀兩充作軍費,無異於雪上加霜。
在朝堂之上,一片沉默,終於,新任國相步前一躬,聲音微顫:“陛下,國事艱難,臣等無能,實不知如何是好。”他的話音剛落,便引起了一陣低語。
李仁孝眉頭緊鎖,不悅道:“不徵收軍費,何來軍隊抗擊叛軍!給朕徵收!”皇帝李仁孝絲毫不顧百姓的死活。
朝臣們面面相覷,心中明白,此舉無疑是在逼百姓走上絕路,然而,無人敢於直言進諫,生怕觸怒天子,招致無妄之災,於是,這沉重的稅賦如同一座座沉重的山巒,壓在了百姓的肩上。
城外,戰火紛飛,叛軍聲勢浩大,而城內,因重稅而民怨沸騰,市井之間,怨聲載道,百姓們為了繳納這突如其來的軍費,不得不變賣僅有的家產,甚至是兒女。
李仁孝開始秘密集結忠於皇室的軍隊,他還派出信使,向各地的忠誠官員和將領求援,與此同時,他也不忘發動民間力量,透過傳播任得敬的罪行,喚起民眾對叛亂的反感,爭取民心。
然而中興府的百姓早已對皇帝李仁孝失望至極,很多百姓跑出去給叛軍帶路。
他們中的許多人,曾經是忠誠的農民和工匠,卻因為連年的征戰和重稅壓迫而家破人亡,在絕望中,他們選擇了背叛,希望透過叛軍之手,能夠推翻這個令他們生活困苦的政權。
皇帝李仁孝得知後大怒,命令手下的侍衛軍處死這些投降的百姓,一時間,西夏官兵先殺了很多百姓,然而,這一舉動卻引起了更大的反彈。原本只是對戰爭感到恐懼和厭倦的百姓們,現在更是對皇帝充滿了憤怒和仇恨。
在這場混亂中, 御史中丞熱辣公濟挺身而出,此刻的他,面對皇帝的命令,卻選擇了拒絕。
“陛下,”熱辣公濟跪在皇帝面前,沉聲說道,“這些百姓雖然投降,但他們也是我西夏的子民。他們的生命同樣珍貴,我們不能就這樣輕易地斬殺百姓啊!”
李仁孝聞言,臉色一變,怒氣衝衝地說:“你竟敢違抗朕的命令?難道你也想背叛朕?”
熱辣公濟抬起頭,目光堅定地說:“陛下,臣不敢背叛。但臣更不能背叛自已的良心。如果陛下執意要殺這些百姓,那麼請先從臣開始!”
這番話讓在場的人都驚呆了。他們沒有想到,這位平日裡沉默寡言的御史中丞,竟然會在這樣的時刻挺身而出。
李仁孝也被他不怕死的氣魄所震撼,他深深地看了熱辣公濟一眼,然後緩緩地坐回了龍椅上,他沉思了片刻,然後說:“既然如此,那就依你所言。但這些百姓必須受到懲罰,否則難以平息眾人的憤怒。”
熱辣公濟鬆了一口氣,他知道皇帝已經讓步了,他說:“陛下英明!臣以為,可以將他們貶為奴隸,讓他們為我西夏效力,以此來彌補他們的過錯。”
御史中丞熱辣公濟勉強給皇帝李仁孝挽回了一些民心。
叛軍的勢力如同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他們的隊伍中不僅有憤怒的百姓,還有不少因政治鬥爭失意計程車族和武將,這些人各懷鬼胎,有的是為了復仇,有的是為了權力,但在反對李仁孝的旗幟下,他們暫時放下了彼此之間的紛爭,任得敬都驚呆了,自已竟然有這麼多人來投靠!
中興府的守軍雖然勇猛,但在人心渙散的情況下,也難以抵擋叛軍的進攻,城牆上的守軍看著下方逐漸壯大的敵軍,心中不禁湧起了一股無力感,他們中的一些人也開始懷疑,是否應該繼續為這樣一個失去了民心的皇帝賣命。
在皇宮深處,李仁孝聽著手下彙報的叛軍動向,臉色陰沉如水,他知道,自已的統治已經岌岌可危,但他不願意就這樣放棄。他下令加強城防,同時派出使者試圖與叛軍談判,希望能夠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
然而,這一切似乎都太遲了。任得敬帶領的叛軍並不買賬,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徹底推翻李仁孝的統治,戰爭的陰雲籠罩著中興府,一場關乎王朝命運的決戰即將到來。
在這緊要關頭,中興府內部也並非鐵板一塊。一些朝臣開始暗中聯絡叛軍,希望能夠在新政權中找到自已的位置。而一些死忠的將領和士兵,則誓死保衛皇城興慶府,他們知道,一旦城破,等待他們的將是無比殘酷的命運。
夜幕降臨,中興府的燈火輝煌,卻掩蓋不了人們心中的惶恐和不安。在這個風雨欲來的夜晚,無數的命運交織在一起,誰也不知道明天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終於,皇帝李仁孝御駕親征,率領著他的軍隊和匯聚而來的義士們,與任得敬的叛軍在中興府外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西夏的守軍頑強作戰,但是任得敬手裡有著宋軍的火器軍隊,指揮火器軍隊將西夏守軍打的頭破血流。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任得敬的眉頭緊鎖,他知道這場戰鬥的勝利至關重要。
隨著戰事的延續,任得敬和張浚二人發現單靠火器的威力並不能完全壓制敵軍,西夏軍隊雖受重創,但仍不屈不撓地組織反擊,張浚認為必須調整戰術才能徹底擊潰敵人。
於是,任得敬命令部分火器軍隊繼續壓制,張浚派出精銳從側翼包抄。這一策略果然奏效,西夏守軍在火力和兵力的雙重打擊下開始出現混亂。
夜幕降臨,戰場暫時安靜下來。任得敬沒有放鬆警惕,他派遣斥候密切監視敵軍動向,同時命令士兵們抓緊時間休息,準備迎接第二天的戰鬥。
第二天一早,任得敬便發起了總攻。火器軍隊再次發揮了巨大作用,炮火如雨點般落在敵軍陣地上,西夏守軍計程車氣已經低落到了極點。
而趕來的西夏援軍,一部分也發生了叛變,加入了叛軍中,這讓皇帝李仁孝更加絕望,他站在高高的城牆上,望著遠方烽火連天,心中五味雜陳。曾經的西夏帝國,如今卻風雨飄搖,內憂外患。
在皇宮深處,李仁孝召集了最後的忠誠臣子和將領,他們面色凝重,但眼中依舊閃爍著不屈的光芒。李仁孝深吸一口氣,聲音堅定而有力:“西夏江山,豈能就此拱手讓人?朕誓與國家共存亡!”
他的話語激起了眾人的鬥志,一位將軍挺身而出,沉聲道:“陛下,臣等願隨陛下赴湯蹈火,誓死保衛西夏!”緊接著,其他臣子也紛紛表達了他們的忠誠和決心。
在宮殿的金碧輝煌之中,氣氛驟然凝重而激昂。皇帝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他看到的不僅是忠誠,更是西夏最後的絕唱。
“好!”皇帝李仁孝大喝一聲:“朕有你們這樣的忠臣良將,怎能在後方躲著!朕要讓叛逆任得敬和南宋權臣岳飛知道,西夏雖小,卻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李仁孝見狀,心中的絕望漸漸被希望所取代,他知道,雖然局勢岌岌可危,但只要民心未散,國運仍有轉機,他決定親自率領禁軍,與叛軍決一死戰。
夜幕降臨,李仁孝穿上戰甲,手持長劍,帶領著忠誠的將士們在皇宮中等待最後的決戰。
任得敬已經勝券在握了,下令道:“降者不殺,讓士兵們衝進西夏皇宮,活捉西夏皇帝李仁孝!”隨著任得敬的命令下達,宋軍炸開了城門,無數的叛軍和宋軍衝了進去進行壓倒性的屠殺。
城內的守軍雖然奮力抵抗,但在宋軍的強大攻勢下迅速崩潰。街道上,房屋間,到處都是逃竄的人群和追擊計程車兵,哀嚎聲、刀劍相交的聲音此起彼伏,整個中興府陷入了混亂與恐懼之中。
任得敬站在城樓之上,冷笑連連,指揮著戰場,他的心中充滿了得意,多年的籌謀終於要實現了,他不僅要推翻西夏的統治,更要將這片土地納入宋朝的版圖,成為自已封侯拜將的資本。
與此同時,西夏皇帝李仁孝在皇宮中焦急地徘徊。他已經得知城門被破的訊息,心知大勢已去。但他仍不願輕易放棄,命令最後的忠誠士兵堅守陣地,同時秘密派遣使者試圖與任得敬談判,希望能夠保全自已的性命。
然而,任得敬對此毫無興趣,他知道,只有徹底剷除李仁孝,才能穩固自已的地位。
“縱然老夫想留你一命,可嶽樞密不同意啊!”
於是,任得敬帶領宋軍大將曲端,親自率領精銳部隊,向西夏皇宮發起了最後的衝擊。
西夏皇宮的大門在猛烈的攻擊下轟然倒塌,任得敬帶領著士兵衝入了內院,他們如同猛虎下山,所向披靡。李仁孝的親衛隊雖然英勇抵抗,但終究不敵任得敬的精兵強將。
突然,一聲驚雷般的怒吼劃破夜空,騎著高頭大馬的皇帝李仁孝率先衝入敵陣。劍光如雪,血花飛濺,他的身影在戰場上穿梭,如同猛虎下山,將士們見狀,士氣大增,紛紛奮勇殺敵。
最終,在一場激烈的戰鬥後,李仁孝被宋軍俘虜,他被帶到任得敬的面前,這位昔日的皇帝如今面色蒼白,眼中充滿了恐懼與不甘。
“老匹夫,你要當皇帝了嗎?西夏人不會承認你成為皇帝的!”
李仁孝不甘心的唾罵道。
任得敬俯視著這位曾經的對手,淡淡地說道:“陛下,您的王朝已經結束,從今往後,西夏將是宋朝的一部分,而老夫,則是大宋忠臣!”
李仁孝頹廢的低下了頭,沒有言語,他知道,自已的一切努力都已化為泡影,而任得敬則開始規劃如何將這片新徵服的土地,納入宋朝的統治之下。
西夏至此徹底滅亡,被南宋納入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