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提說的話本來就在自已的考慮之中。
他也一直在等著準提來找他。
本來他以為準提要多碰幾次壁,才會想到來找自已,卻沒想到準提這麼早就來了。
看來接引道人的確是有大智慧的。
雖然準提說的極為懇切,也很符合餘元的想法。
只是,餘元沒有就此輕易答應。
“呵呵”,餘元輕笑兩聲。
然後對著準提道:“現在畢竟是處於封神量劫之中。
你說的沒錯,我的確是有意安排截教眾弟子分散出去,至於去你西方,卻也不是必須的。
天庭雖然正神之位有限,但是副神,毛神,草頭神,天將,等等,有心的話,還是可以安排不少人的。”
準提一聽餘元的話就明白了,餘元基本上同意了他的話,至於這個說辭,也不過是在拿捏自已,想讓自已拿出誠意來。
看來,那些好處是省不下了。
他便也笑道:“餘元道友說笑了,貴教弟子上天庭為一方正神還說的過去。
若是做了那毛神,草頭神,那不是無端端的辱沒了通天道友和餘元導道友的身份了嘛!”
餘元也笑道:“那倒是無妨,有多大的肚子,吃多少飯。
他們自已的實力不濟,德行不修,能夠保他們不再量劫下化為灰灰,就已經可以了。
至於別的,還是看他們各自的福分。”
準提見餘元實在是不鬆口,便開口交出了最後底牌。
:“不瞞餘元道友,我家師兄在我來時有過交代。
若是貴教弟子原意來,我和師兄原意讓出教主之位。
設立一過去佛,一現在佛,一未來佛。
除了未來佛留於我徒彌勒,其他兩尊佛主之位都將讓與道友安排。
其餘諸如佛陀,菩薩,羅漢果位,全憑道友安排。”
準提這次也算是下了狠心了。
“那你們豈不是什麼都沒有了?”
準提也是促狹一笑道:“大教於我等而言不過是成道之基。
如今我等業以成道,若是無有教派牽扯,說不定於修為而言更加有利呢?
餘元道友不就是這樣做的嗎?”
餘元聽了準提的話啞然失笑:這一世,他依舊如此熱衷於將截教拆分,乃是對於三清他們這些沒有走天道聖人路子的人來說,修行到老子那一步在洪荒世界基本上已經到頭了。
他們要去更高等級的世界了。
而截教的教義太大,現在截教沒有人能如通天一樣擔得起這個名字。
所以餘元才會依舊如同前世一樣早早的做了安排。
沒想到卻被準提誤會了。
不過準提說的倒也沒錯,他們畢竟已經站在洪荒的最頂尖了,教派對他們已經沒有太大的幫助了。
反而如果門下弟子行差踏錯,反而會影響到他們的運道。
他對準提說道:“你說的倒也沒錯,但是這些事情畢竟關係到我那些師弟們的未來,我還需和老師商議一番。
當然,此事無論成與不成,都將在封神快要塵埃落定時才可以給你答覆!”
準提聞言大喜,他知道這事就算是成了:“當然,當然,封神畢竟是老師安排下來的任務,還是要放在緊要位置的。”
隨即準提的臉色又是一苦:“只是如今這商朝氣運鼎盛,若是無人插手,任其自然發展,怕是進展緩慢了。”
對此餘元不想插話只是淡淡的道:“道友若有想法可以任意施為!”
得了餘元的話,準提也算是安了心,有餘元這話,他就算插手封神事宜,也不怕餘元來找他的後賬了。
至於因果嘛,他身上背的已經不少了,天道因果都欠了那麼多了,蝨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
對此行甚是滿意的準提當即就向餘元告辭,然後便往軒轅墳去了。
畢竟他要趕緊推動封神的程序。
而軒轅墳三妖,正是當時女媧招妖時,他所看到的因果最重之人。
準提如何暗暗挑動軒轅墳三妖且不提。
且說壽王自女媧壽誕後,依舊整日裡勤勉政務。
只是此時朝堂之上多了他的兩位愛卿,費仲,尤渾。
這二人倒也沒有別的本事,就是會說話,馬屁拍的壽王極為舒服。
整日裡,在壽王耳邊說些功蓋三皇,威壓五帝的話。
雖然此時紂王還有些自知之明但是馬屁被拍的多了,難免有些飄飄然了。
而朝內的文武大臣們,雖然也覺得這些馬屁拍的有些過分了。
可是自壽王繼位以來,一直做得的確是不錯,文治武功倒也拿的出手。
而且費仲尤渾除了拍拍馬屁,也沒幹什麼惡事,所以眾位大臣對此也沒有太在意。
一日,費仲尤渾對壽王說道:“大王啊,您這般功績耀眼,但卻子嗣不興,將來您的功績該由誰來替您宣揚啊!”
紂王奇道:“本王此時已有二子,王子洪,王子郊,二位卿家何來本王子嗣不豐之言。”
費仲連忙道:“大王此言差矣。
臣等每每將您比於軒轅黃帝,可是您和軒轅黃帝唯一的差別就在於子嗣上了。
軒轅黃帝一生共有而是五子,自軒轅後的五帝,雖說大都禪讓而來,可是即位的卻都是軒轅的後裔。
他的名聲,功績才會在現在如此的顯赫。
您也要像他一樣,多多生子,往後千秋百代,您的功績也會永遠有人為您傳頌。”
壽王聽了覺得費仲的話有些道理,但是他又有些猶豫。
因為他的父王,他的老師都告訴他作為一個賢明的君主一定要勤政愛民。
最忌諱荒淫無度,前朝夏朝,就是亡於君主荒淫。
這時尤渾也跳出來到:“大王多慮了,前朝之所以會忘,那是因為前朝外有隱患,內無賢士。
可是本朝不同啊,如今四海拱服,內有老太師震懾朝綱,外有八百諸侯牧守一方。
難道大王懷疑太師大人的能力?”
這一番話算是說到了壽王的心裡了。
要是尤渾舉他人為例子,壽王或許還要思忖一二,可是老太是聞仲就不同了。
那可是自已的老師啊!
想當年自已之所以可以得承大位,除了自已生來勇武過人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自已是老太師的弟子。
父王也相信,有老太師在,天下必安。
至於壽王,那就更不用說了,聞太師和他的感情那就是如師如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