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8章 遊江心嶼

勞累了一天,趙德芳在方洪府上用餐完回到輪船時已是晚上九時。眾人約好第二天要去江心嶼檢視,那裡是高宗皇帝曾經到過的地方,江萬載也想過要把益王和廣王請到這裡保護起來,畢竟溫州早晚會陷於元軍包圍。既然祖王爺來了,哪怕是遊玩的名義,也請祖王爺到此一看,再行定奪。

眾人洗漱畢,坐在會客艙裡喝茶休息。

“茶倫公主,你為何有點悶悶不樂?”趙德芳問道。

“公子,很感激今日帶我去種植那些莊稼,我在想,我們蒙古草原是不是也適合種上土豆和紅薯?”茶倫道。

“那是自然,紅薯和土豆很適合高寒地帶,你那裡的草場其實也是很肥沃的,只要稍加改造就能種植。”

“那些作物都能種植嗎?”

“也不是,農作物主要受氣候、陽光、溫差和水分的影響,比如水稻,還是適合在江南種植,其他的如玉米、辣椒,都適宜在北方種植。”

“如果……我們草原種植了這些作物,我們有了糧食,是不是就會少了相互爭奪?”茶倫說話的語氣越來越急促,聲音卻越來越低。

“茶倫公主,還有薩仁圖雅公主,你們的想法是好的,其實你們的先祖最初也是為了一口吃的,夏季草原茂盛,能夠給你們提供足夠的牛羊肉和奶,而到了冬季,馬牛羊的飼料儲備不足,就會大量減少,隨之而來的就會出現肉食不足,部落之間就會爭奪資源,餓死牛羊甚至人也很常見。所以,你們的先祖父輩們,不甘於這樣的生存,只好發動戰爭,而且是你死我活的戰爭,因而你們的兵士很勇敢。”

“而現在,當你們掠奪南方平原豐厚的物資過程中,又體會到了南方生活的便利和文明,你們就對南人虎視眈眈,就想著去佔有,去統治,去驅使,所以就持續發動戰爭。”

“就如你說的,解決了糧食,也許會減少戰爭,但你要明白,你們絕不會停下進攻的步伐。所以,我們為了保護家園只能反抗,只能相互傷害。”

趙德芳一席話,茶倫默默不語,她覺得自已太想當然了。

“不是給你們說過嗎,將來就是要民族大團結,民族融合,共同發展,共同富裕。所以你們要做好準備,就當做漢人和蒙古人之間的文化交流使者吧。”

茶倫和薩仁圖雅經常聽到趙德芳說起,但兩人卻不知道從何做起。

“要學習漢人文化、禮儀和製造、耕作,學習漢人的品德,這些都要用心體會。你們明天跟著我去江心嶼吧。”

一夜無話。第二日上午,趙德芳查閱了一些歷史資料,對江心嶼有了初步瞭解,便帶著眾人登上劉師勇的白鷂船,浩浩蕩蕩往江心嶼而去。

此行趙德芳並沒有帶太多人,僅文天祥、陸秀夫陪同,陳雲汐、王清惠和兩位元朝公主,韓春春和李雲娘隨身護衛,唐珏外圍保護,江萬載又加派了江鉦和唐珏一起,劉師勇則在江中白鷂船上待命。

江心嶼在甌江中游,東西長,南北狹,兀立在江水中,風景秀麗,綠草如茵,亭臺點綴,橋榭相映,古樹名木蒼翠蓊鬱,名人詩篇墨跡遍佈,素有“甌江蓬萊”之稱。

天公也是作美,天上薄雲遮擋了太陽,微風陣陣吹來。難得短暫的放鬆。趙德芳登上江心嶼,住持弘正法師早已在山門迎接。

“祖王爺,江心嶼有一寺兩塔,中部為中川寺,也稱江心寺,是官家宗室道場,東塔建在東峰山上,高約十丈,西塔建在西峰山上,高約十二丈。”弘正法師介紹道。

趙德芳早在船上時便已看到,江心嶼大約一千畝,遠沒有廈門鼓浪嶼大,但嶼內人文卻比鼓浪嶼強的多,主要是高宗皇帝曾經在此居留了十五日,此後文人騷客湧來留墨。

山門處,一副對聯映入眼簾:

雲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趙德芳早在後世就接觸過此類楹聯,一看就知如何讀。

他轉頭問眾女,“你們誰能讀正確,本王有賞。”

韓春春瞪大雙眼,“這是什麼對聯,這怎麼讀?”

茶倫和薩仁圖雅都低聲誦讀,卻都是邊猜測邊讀,李雲娘也是低頭不語。

“此聯意思為天上的雲朵,時而湧集,時而散去,潮水同樣也會上漲和消落,要三個字三個字來讀。”趙德芳道。

一旁的文天祥和陸秀夫暗自吃驚,看來祖王爺會讀這幅對聯。

王清惠按照趙德芳的提示,細細品味,逐字試讀:“雲朝潮,朝朝潮,朝潮朝散;潮長漲,長長漲,長漲長消。”

“好聯,好對,給王昭儀打賞。”趙德芳道。

文天祥解釋道:“此聯為紹興二十七年溫州樂清籍狀元王十朋所作疊字聯。說來還有一個故事,當年王十朋到臨安趕考,路過江心嶼求宿,方丈要其以雲和潮為山門補壁,王十朋便書成此聯,得以留宿。”

這時弘正法師也道:“此故事寺內代代相傳,已是佳話,不過此事還有後續,祖王爺請看此處。”

趙德芳這才發現,山門背側也刻有王十朋的詩句:

浙海江深波浪流,心思恚想怨悲愁。

客官宵定寒窗宿,達道逍遙遠近遊。

“這首詩每句文字偏旁一樣,又構思精巧,意境融通,實在是妙不可言。”趙德芳讚道。

“此後續故事便是此詩,當年王十朋題寫完對聯後,方丈仍是意猶未盡,更覺王十朋必中狀元,想要多留下墨寶,便激將道:不過如此,若是高才,再作詩四句,每句都要同一偏旁。於是便有了這首詩。”

眾人嗟嘆王十朋才思泉湧,趙德芳笑稱你文天祥,還有你陸秀夫,也都是萬中選一的大才子,均不遑多讓。二人自嘆不如,隨後眾人邁步進寺。

中川寺分三大殿,前為天王殿,供彌勒、韋馱、菩薩,兩邊為四大天王像,正中懸掛朱熹手書的匾額“開元氣象”。中為圓通殿,供奉觀音菩薩,殿內東首青石碑上鐫刻高宗趙構御書“清暉”和“浴光”,殿內正柱檻聯為王安石撰。後為三聖殿,供彌勒、觀音、大勢至三聖立像。圓通殿與三聖殿之間有七佛塔一座,系後梁乾化年間建造。

每到一處佛像前,弘正法師都燃好香,交給趙德芳。趙德芳一一敬上,心中默唸可是文天祥他們想象不到的,我還能回去現代嗎?菩薩一定要保佑我的親生父母,菩薩要保佑我在大宋當祖王爺順順利利,菩薩,我想長生不老怎麼辦?

陳雲汐從小受到母親黃氏影響,心中向佛,她也將香燭恭敬添上,雙手合十,跪地許願,十分虔誠。

茶倫和薩仁圖雅則是自明因寺燒香拜佛起,至今都不知道菩薩保佑自已的是福還是禍,一時難以抉擇。

其他人則學著趙德芳,又是敬香又是禮佛,莊重虔誠。

“阿彌陀佛,諸佛歸位,我趙宋祖王爺德芳今日供奉,諸佛保佑!”弘正法師雙手合十稟告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