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感覺現場的氣氛就要爆炸了,蘭斯洛特笑了笑繼續說道。
“呵呵,別誤會,我們不是要置你們於死地。”
“像什麼糧食之類的,你們的生產效率太低了,沒必要。”
“現在都講究全宇宙化,按照你們的說法就是全球化。”
“我生產我的優勢產品,你生產你的優勢產品,這樣大家都能得到實惠,對吧?”
“而且放心吧,我們滿載商品的船已經到你們的大氣層外邊了。之後也會有商隊源源不斷地從其他星球往這裡運送便宜的糧食。”
“我保證,在你們失去糧食自供給能力之後,不僅不會有人餓死,反而每一個人都能吃飽。”
“而且我們這些食材可都是從宇宙各地運過來的,各國各文明的美食應有盡有,你們只要在採購清單上標註你們要的量。”
“之後市場這張無形的大手會越來越多的運送你們所喜歡的食物。”
“半年時間內,你們生產出第一批的飛船部件樣品給我們看,不會的就多問我們的技術人員,他們會教你怎麼生產。”
“完成樣品以後,我們會先提供長達5年的無限免費食物供給。”
“而之後就很正常了,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你們每生產一件飛船部件,經過我們檢驗合格以後,便可以對應的獲得一筆專項資金,即外匯。”
“這個資金可以用來採購你們所需要的物資的。當然在你們採購糧食能源等必需品之外。”
“我們也會附帶贈送許多的高科技產品給你們。而且,都是以超低的價格在你們的市場上銷售。”
“一起享受星際工業化和生產宇宙化帶來的紅利吧。”
蘭斯洛特微笑道。
聯合大會最終在140國代表集體沉默中結束了。
回到宇宙飛船上,蘭斯洛特想起整場會議,臉上是抑制不住的微笑。
“唉,如果每個星球殖民起來都這麼簡單就好了,和聰明人打交道就是容易。”
蘭斯洛特將在地球上的情況整理成一份報告送往卡羅拉董事會。
在另一邊,大會散場後。
所有代表垂頭喪氣地離開了聯合國大樓。
三大常任理事國還在位置上。
鷹國用有些莫名其妙的眼神看向夏國代表龐興安。
“小夏,你們當初對我們的時候可不是這麼軟弱啊……小米加步槍硬是打贏我們的飛機大炮。”
“最後更是在我們瘋狂地圍追堵截之下一步步突破重圍,重新回到第一的位置。怎麼這下面對外星人就跪的這麼快,這麼理所當然了呢。”
龐興安的無語的看著鷹國代表,“夏國是不畏強權,不是沒有腦子。”
夏國代表起身離開了,熊國代表和鷹國代表互相看了一眼。
熊國代表埃裡克回答道,
“和夏國共事了這麼多年,你還沒有發現嗎。夏國都是實務派,什麼國家計劃都是10年20年往上,以我對他們的瞭解,這才哪到哪。”
“另外,就是因為你總是這麼急,重視短期利益,最後才會輸給他們的。別想這麼多,只要人類擰成一股繩,留得青山在,還怕沒柴燒?”
點到為止,埃裡克不願多說,收拾東西,到點下班了。
鷹國代表若有所思,好像明白了,又好像沒有明白。
不過這些年跟著夏國那套國際秩序混,雖然失去了霸主地位。
但其實各方面的經濟反而更好了,夏國也沒有對他們進行任何的清算。
真正把和而不同,人類命運共同體貫徹到底。
這自然是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沒有錯。
但如果那個唯一的最強者強調公平,那這個世界自然也就會有公平了。
所以強者為尊,和照顧弱者,不衝突。
實際上地球之所以這麼容易的就順從了對方,沒有爆發任何的內亂。
就是因為整個地球勢力看似有140個國家,實際上已經被夏國擰成了一股繩。
夏國政府的態度直接就代表著地球政府的態度,夏國選擇隱忍,那麼整個地球也就跟著隱忍。
當一個統一的大政府決定向自己這邊效忠的時候,到底有多爽,蘭斯洛特是切實的感受到了。
“總裁,我一時間都不知道該怎麼跟你說我這一次的經歷。”
派駐地球,幫助人類完成部分星際工業化的工程師布尼爾在完成了階段性工作後激動地向蘭斯洛特做著彙報。
“哦?地球的工作進行的很順利?”
“豈止是順利,簡直是太絲滑了。每次殖民星球的時候,真的是要累死個人了。”
“一個星球上幾百個國家,就算只是挑其中的十幾個主要國家推動他們的部分星際工業化,都要把我們這些人累的夠嗆。”
“教了一批又一批,關鍵是教會了這個國家,還得另外去教其他國家的人。”
“地球這邊完全不一樣。我就是在夏國這邊教了一批學生,他們有什麼不懂的就來問我,之後我就喝口茶的功夫。”
“就從《新聞聯播》上看到了全世界一百四十多個國家的工業基地同時動工,升級他們的工業體系。”
“我當時喝的水差點都噴出來了,雖然之後他們也來先問我一些工程方面的細節。”
“但都只需要解答他們其中一個人的疑惑,然後這個技術難題就徹底翻過去了,沒有人會再問我同一個問題。”
“這執行力簡直了,大大的減輕了我們團隊的工作量。毫不誇張的說。按照現在這種效率不用半年,半個月後,第一批樣品就能夠出爐了。”
“啊?”
蘭斯洛特失態一下,隨即立刻擺出嚴肅的表情。
“嗯,我知道了。你做的很好,繼續跟進,務必按時完成任務。”
“必須的。”
之後布尼爾又繼續彙報了其他的專案工程進展。
全部工程的進展都比預想中的要快,而且是快很多,規模上也要大很多。
先是在他的帶領下造了一座現代化工廠,夏國的科研人員將細節吃透離後自己造了一座,得到了布尼爾的肯定。
之後緊接著全世界140個國家接近300萬座現代化巨型飛船配件工廠就同時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