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吃罷早飯,大隊人馬進了葫蘆谷,谷裡已經恢復了平靜,燒剩的屍骨已全部掩埋起來,地上的血汙也沒有了,已沒有什麼痕跡顯示出這裡曾經歷過一場血雨腥風的屠殺。
如果用心去感受,這裡的樹木彷彿比先前威嚴了,因為它們親眼目睹了一場英雄的壯舉,後來清揚真的下了一個命令,葫蘆谷南頭的樹木不準砍伐,任其永遠地生長下去。
出了葫蘆谷北口二百里是石虎鎮,雖然不大,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位於兩條山嶺間的山谷中,過了石虎鎮往北三百多里的山谷中,只有些零散的村落。圖蘭人把石虎鎮視為從江城往金州去的咽喉,所以一直在這裡派重兵把守。
關於石虎鎮有一個神奇的傳說:一百多年前燕翅關北的圖蘭國還是葛丘國的領土,葛丘國的將領率兵攻破了雁翅關,然後南下先佔領了金州城後,又率軍沿著這條山谷一路南下勢如劈竹般衝破漢軍的層層防禦,葛丘王本以為可以一蹴而就一直殺到漢國都城江城的時候,誰也不曾預料的事情發生了,就在現在的石虎鎮北頭,一頭巨大的老虎出現在葛丘軍前,葛丘軍朝它射箭,它紋絲不動,箭不能傷它,它的面前像有一道透明的牆,箭在射到它身體之前都掉落在地上。
軍中的軍師喊道:,這是假的,是漢軍用來嚇唬咱們的,大軍只管向前。
軍師剛把話說完,直接從馬上飛向前去,進了老虎早就張開的嘴裡。葛丘軍再不敢向前,就在他們猶豫不定時,突然老虎發出一聲撼天動地的怒吼,這無疑是向敵軍發起的它要進攻的訊號。
士兵們再不等將軍下命令,他們並沒有和老虎作戰的經驗,何況這頭老虎看上去比大象還要大,所以他們都掉頭往回拼命的跑,率軍的將令也不想觸碰老虎的逆須,被它吸進肚子,也打馬往回跑。大隊人馬一直往北跑出幾十裡才鬆了一口氣,被馬踩死計程車兵不在少數,輜重糧草扔的滿山谷都是,都成了漢軍的戰利品。
發出那聲怒吼後,老虎再也沒有動,變成了一尊石虎,從此它身後的鎮子就有了現在的名字——石虎鎮。
鎮上的居民有每逢初一十五,過年過節,特別是葛丘人退兵的日子,六月三十日都會給石虎上香磕頭,甚至家裡遭了不幸,也會去祈求虎神的保佑。
當年耶魯赫和薛達從金州城率軍來到距離石虎鎮十里的地方就下了馬,表示對虎神的敬畏之情,還讓士兵抬上一頭牛當祭品。到跟前又對虎神三拜九叩後,才對防守的漢軍發起進攻的。
葉寧說:這是一個神奇的小鎮,然後問玉珠和彩虹聽沒聽過有關石虎鎮的傳說。
她兩個人都說沒聽說過。
葉寧說:做為漢國人,這個傳說怎麼可以沒聽過呢?然後就把關於虎神嚇退葛丘軍的故事和她們說了。
聽完故事後,彩虹說:見了石虎我也要去給她上香。
葉寧說:虎神可不管生男生女的事,到時候嫂子可別亂許願。
彩虹摟著清揚的胳膊撅著嘴說:清揚你看他,又胡說。
清揚說:看在他讓咱們進了他的宮殿的份兒再饒他一次。
葫蘆谷外兵敗如山倒,耶魯赫和薛達本是想往南逃到江城去,,身邊的羅川說:殿下萬萬不可去江城,那裡雖還有十萬人馬,可那十萬人馬也是讓司馬清揚的毒計腐蝕了的,面對司馬清揚的那歪門斜道的打法必會扔下兵器放棄抵抗,江城必不保,不如直接往北去。
耶魯赫和薛達也覺得羅川說的有道理,薛達說:往北去要過葫蘆谷呢。
羅川說:過葫蘆谷怕啥,現在裡面空空如也。
在幾百人的保護下他們過葫蘆谷往石虎鎮去。
到了石虎鎮後,有探子來報說:江城外的十萬圖蘭兵果然如羅川預料的一樣,沒怎麼付出像樣的抵抗就扔下了兵器,再過幾天二十萬人自相殘殺全部葬身於葫蘆谷的訊息也傳到了石虎鎮。
薛達聽到這個訊息後眼裡沒有了一絲活光,臉上沒有了一點活色,不是侍衛扶著幾乎要仰躺在地上。
羅川趕緊過去又是掐人中又是往臉上撒酒,才算讓薛達重又清醒過來。
醒過來後先出了一口長氣,然後到哭道:慘啊!慘啊!兄弟們隨我南征北戰,在大功即將告成之時,中了兒等奸計,慘遭自相殘殺致使全軍覆沒之災,我有何顏面去見皇上,我有何顏面再回到雁翅關北見我圖蘭父老,說完拔出腰間的短刀要自我了斷。被羅川一把把刀搶過。
耶魯赫勸他道:薛元帥勝敗乃兵家常事,你又何必如此。
薛達哭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可二十萬人自相殘殺,致使全軍覆沒,這可不是常事,我是要遺臭萬年了,戰士們是因我輕敵而死的,我有何臉面活著,讓我死。
羅川勸道:元帥你現在死了有何用,你現在死了,此仇就永不得報了,咱們要想法報得此仇才為上計。
耶魯赫說:羅將軍說得對,司馬清揚可以衝鋒陷陣計程車兵也就兩千人,咱們別說金州的部隊,就是石虎鎮也有五千人,如今識破了他讓士兵放下兵器可活命的奸計,士兵必與之力戰,當士兵的心裡燃燒著復仇的火焰,他們的力量會成倍增強的。
復仇的字眼進入薛達的耳朵後,他放棄了死的念頭。他重新可以思考了,面對著敵人給施加的滅頂之災,若自己只想著配合著對手的意願去死,而不是奮起力敵,那隻能是懦夫所為,司馬方曾經歷過同樣的羞辱,可他並沒有選擇死亡,而是多年後捲土重來。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的詩句,從他大腦裡跳出來,支撐住彷彿血性與力量流失殆盡的身體。
所以人還是要閱讀一些有力量的文字,縱使有時候覺得看過後也記不住,甚至背誦下來也會忘記,但在關鍵的時刻那些曾閱讀過,背誦過,自己以為已經忘記的文字,總能適時的站出來為自己的身體補血,為信念鼓勁兒;它像一個老朋友,雖平時很少來往,但因為曾交過心,在關鍵時刻他總會恰到好處的出現,並拉你一把。
這個曾經戰無不勝的元帥和心裡的另一個自己做了一番鬥爭後重新振作起來,坐在椅子上用極短的時間回憶自己的戎馬生涯。在與司馬清揚這一戰之前,他的戰績可用輝煌卓著來形容,他戰勝了漢國的擎天柱司馬方,然後橫掃江北除了即州外的全部城池。那時他真的以為自己就是天選之子,把所有的功勞都歸結成是自己的運籌帷幄,用兵如神上,從來沒想過自己的運氣確實很好。
人總是這樣,順風順水的時候,從來都覺得是自己的努力和才華贏得的眼前的局面,從來都不會想到是命運之神的垂青;當兵敗如山倒的時候,首先埋怨的是時乖命蹇,並不是自己的能力上有問題。
薛達只犯了一半兒錯。他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時候,確實沒有想到感謝運氣;等兵敗葫蘆谷後,他也沒有抱怨是運氣不好,造成如此無法讓人正視的失敗的原因,首先是他輕敵了,其次是他的對手確實太強大了。
痛定思痛以後薛達首先是想到給皇帝寫一封情真意切的信,把是如何讓他們的老對手司馬方的兒子司馬清揚打了個全軍覆沒的過程詳細的敘述出來,然後望皇帝刺死,唯有一死,才能讓自己平靜。
耶魯赫也寫了一封差不多的信,誰都沒有推卸責任。
身居雁翅關北日瓦戈皇室中的圖蘭皇帝耶魯平漢收到信後,大為震驚,本以為他的三兒子不日就要傳來蕩平江南的喜報了,沒想到訊息和設想整好是反著的。一開始他確實龍顏大怒了,不過,過了一天的時間就平復了,他寫了兩封信,一封是給耶魯赫的,一封是給薛達的,給耶魯赫的信寫的言辭激烈,句句充斥著怒氣與責怪,並以減少他的封地來作為責罰;給薛達的信就完全不一樣了,言辭非常婉轉,每一句都是為君者對在外征戰的統帥的體恤之情,並寫了“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雁翅關外多才俊,捲土重來告京師”,的詩句。
薛達看完信後老淚縱橫,跪地向北磕頭,並說道:陛下,臣縱使帶領全家戰死在漢國的土地上,也要回報陛下的知遇之恩。
不幾天又傳來一道聖旨,封薛達為鎮南大元帥,賞地千頃,黃金一千兩,牛五百頭,羊兩千只。
薛達跪地高呼萬歲,謝主隆恩。
得知清揚率兵北上的訊息後,薛達和耶魯赫商議該如何迎敵。
耶魯赫說:能怎樣,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能因為敗過就怕了。
薛達搖搖頭,說道:殿下不是怕了,現在司馬清揚勢頭正盛,迎之於我們不利。
耶魯赫問:元帥是什麼意思?
薛達的老眼中流露出無奈和卑微的神情,心有不甘,又無可奈何的說:我們不如也學趙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