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233 章 小王莊

旭日東昇,金色的晨曦如瀑布般灑落。

崇禎一行人出了京師,直奔一個叫小王莊的皇莊而去。

崇禎坐在馬背上一路東張西望,他當然不是好奇,他是在看田裡的莊稼。

現在的時節正值三月底,正是北方準備收割冬麥的時候。

可崇禎見到的並沒有像後世歌謠裡傳唱的那樣風吹麥浪金燦燦的一望無際。

他見到的是矮小的麥株,上面長著短小的麥穗,這樣的場景看得崇禎無比揪心。

這也讓崇禎產生了疑惑,這到底是因為乾旱造成的?還是因為這個時期麥子本身的品種低產造成的?

這崇禎還無法得知,若是因為乾旱造成的,那倒還可以解決。

要是因為品種本身問題要解決起來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

雖說他未穿越前是懂得一些農作物的種植,但對種糧的品種可是沒有什麼研究。

崇禎心裡想著,向一旁的宋應星問道:“宋愛卿,你在農學一道上頗有研究,你看這些麥田的畝產能達到多少?”

崇禎一邊說一邊指了指路邊的麥田。

宋應星聽到崇禎問自己話,不敢怠慢,在馬背上對崇禎拱了拱手:“回稟陛下,依微臣之見旁邊的麥田畝產應該只有一百多斤不足兩百。”

一百多斤?

這數字聽得崇禎一陣愕然,雖說明朝的麥子產量不能和後世那種動輒一畝產量一千多斤相比,但也不應該低到這種程度。

宋應星像是看出了崇禎所想,接著解釋道:“陛下,正常年份若是雨水充足,冬麥產量北方一畝地在四百斤左右,南方則要低一些,每畝在三百斤左右。”

“水稻則是南方產量要高於北方,南方的水稻畝產在五百斤左右,而且福建廣東一帶還能一季兩熟。”

“北方的水稻畝產則只有四百斤左右,而且還要相對肥沃一些的水田才能產出四百斤。”

宋應星說的極為詳細,不僅說了小麥的畝產,還連水稻的畝產也一起說了出來。

這讓崇禎對當下的兩種主糧產量有了一個更為直觀的瞭解。

崇禎點了點頭:“依宋愛卿所言,那這些麥田都是因為乾旱造成的?”

“陛下,造成麥子減產的原因很多,土地的肥力、平時的管理、以及病蟲害都會造成麥子減產。”

“但近幾年北方糧食減產的主要原因,應該還是乾旱造成的居多。”

崇禎一路走一路聊,從宋應星口中瞭解到了當下大明很多的農耕知識。

一個多時辰後,崇禎終於抵達小王莊。

因為沒有提前通知,所以這裡的人還是一如往常的在農田裡忙活。

說是皇莊,但這裡的百姓和其他地方的也沒有多少區別。

要說有區別的地方,可能就是其他地方的百姓是給地主種地,而他們皇莊是給皇帝種地。

崇禎在莊外就下了馬,徑直走到麥田裡,隨手摘下一根麥穗在手裡搓了搓,然後又鼓起一口氣吹了吹,一顆顆晶瑩飽滿的麥粒就露了出來。

崇禎把麥粒左手倒右手,右手倒左手的侍弄著。

“這麥粒還算飽滿,麥株和麥穗也比之前看到的要更為壯實。”

崇禎話音剛落剛接任儲監局的掌印太監高時明就趕忙躬身接過話頭:

“陛下,這兩年雖然乾旱,但皇莊的田地水利較為完善,對產量影響倒是不大。”

其實高時明不說崇禎也想到了,畢竟就是一般的地主田地也比百姓的田地要好,更何況是皇帝的田地。

正當崇禎還想說點什麼時,一個手拿鋤頭的壯漢聲若洪鐘的喊道:“你是什麼人?怎可隨意摘麥穗浪費糧食,你們不要命了,可知道這田地是誰的?”

壯漢嘴裡說著向崇禎他們靠了過來。

王承恩見狀就要上前阻止,卻是被崇禎一抬手給擋住了。

寬宏大量和菩薩心腸更是一左一右站在崇禎身旁。

甚至於駱養性的手已經按在了繡春刀的刀柄上,只要見勢不對,他就會率先出手。

崇禎見幾人的反應不覺有些好笑,不就是一個長得稍壯一些的老百姓你們至於嗎?

“不用緊張,就是一個百姓而已,誰都不許說話,不許暴露身份。”

崇禎說著迎面走了過去:“這位兄弟,我們並沒有亂摘麥穗,我們是皇帝派來給你們送新物種的。”

“見田裡麥子長勢不錯成熟在即,這才想看看麥粒是否飽滿,並非有意糟蹋糧食。”

壯漢聽崇禎說是皇帝派來的,不禁有些膽怯起來,立刻轉變了態度。

“原來幾位大人是皇帝陛下派來的,那是小的錯怪幾位大人了,小的這就給幾位大人磕頭賠罪。”

壯漢說著就要給崇禎下跪,崇禎眼疾手快一把拉住壯漢的手腕,和煦的說道:“我們不是官,你不用跪,我姓黃,兄弟要是不嫌棄,可以稱呼我一聲黃兄弟。”

壯漢聽崇禎這接地氣且親切的話語,不由心下一鬆,膽子也大了不少。

“我就是一個莊稼漢,哪能嫌棄黃兄弟。”

“我叫王狗剩,是小王莊皇帝老爺的佃戶,看黃兄弟這是剛剛到小王莊吧!”

“要是黃兄弟不嫌棄,我請你們到家裡去歇歇腳。”

崇禎聞言爽朗一笑:“哪能嫌棄,那我們就打攪王兄弟了。”

這麼兩句話一聊下來崇禎便已經和王狗剩打成一片。

“黃兄弟是讀書人吧!說話我都聽不懂,這有什麼打攪不打攪的。”

“走走走,昨天我剛好在山裡弄了兩隻野兔,中午可以招待黃兄弟。”

王狗勝說著拉起崇禎就往莊裡走。

這看得身後的幾人目瞪口呆,尤其是宋應星,萬萬想不到皇帝竟會如此平易近人。

竟比他這個真正種過地的人還更像一個百姓。

小半刻鐘后王狗剩拉著崇禎來到自家院子。

“黃兄弟,這就是我家了,破了一點。”

李狗剩尷尬的說了一句,便招呼著崇禎幾人坐到院子裡的木樁上。

“娃他娘來客人了,快點倒幾杯水出來。”

王狗剩話音剛落,茅屋裡的女聲就傳了出來:“娃他爹你不是下田去了麼,怎麼還帶客人回來了?”

不多時一個身穿粗布麻衣,臉色蠟黃的中年婦人,端著幾個用竹子切成的水杯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