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臺宮內,嬴政皇帝正在批閱奏章,突然抬頭對站在一旁的鄭國說道:“鄭國,朕命你監督少府搭建的水車進度如何?咸陽城內現在有多少地方已經佈置上了這種新型灌溉工具?”
鄭國心中充滿了敬佩和疑惑,他恭敬地回答道:“回陛下,水車已經陸續發往咸陽各地搭建,目前已有六十架水車投入使用。”
鄭國,這位在水利工程領域有著卓越成就的專家,原本是韓國的水工。
然而,他卻被韓王派遣到秦國,企圖透過修建水渠來消耗秦國的國力。
然而,鄭國卻憑藉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成功修建了鄭國渠,為秦國的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前幾日,嬴政突然召見鄭國,命他監督少府將水車部署到咸陽各地。
對於鄭國來說,水車這個名詞還是第一次聽說。
當他前往少府時,被眼前所見深深震撼。
水車的運作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它能夠自動切割木料、捶打熟鐵。
這一切都不需要人力參與,完全自動化完成。
鄭國不禁感嘆時代的發展和變遷。
然而,更讓他激動的是水車在農田灌溉方面的應用。
當年他修建鄭國渠時,耗費了十餘年和十萬民工才完成,目的就是為了實現農田的灌溉。
而現在,有了這種水車,灌溉變得更加方便快捷。
從少府工匠口中得知,這種神奇的水車竟然是扶蘇長公子所造時,鄭國更是吃驚不已。
他對扶蘇有著一定的瞭解,知道他在四書五經方面有著深厚的造詣,但從未聽說過他在工匠之術方面也有如此天賦。
“鄭國,你覺得這水車如何?”嬴政突然問道。
“陛下,這水車之神奇,實乃前所未見。它不僅提高了灌溉效率,而且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有此神器相助,我秦國的農業必將更加繁榮昌盛。”鄭國回答道。
“按陛下旨意,大型水車所在之處,皆已晝夜趕工搭建磨坊,供附近鄉民碾磨米麵。”鄭國恭聲回答,他的內心依舊被水車的多功能所震撼。
原本以為水車主要用於灌溉和一些基礎的工匠加工,卻沒想到它在磨米磨面上的應用竟然如此出色,效率遠超以往。
鄭國回想起前幾天,他首次與少府工匠一同前往搭建水車的地點。
在那裡,一名少府工匠當著眾多鄉民的面,展示了水車如何輕鬆地將麥子磨成精細的麵粉。
隨後,他又演示瞭如何和麵、擀麵,幾個簡單的步驟,就將原本難以消化的麥子變成了美味可口的麵食,那味道讓他記憶猶新。
鄉民們爭相品嚐,臉上洋溢著滿足和震驚的笑容,這一幕深深地印在了鄭國的腦海裡。
嬴政聽後緩緩抬起頭,眼中閃爍著得意之色:“看來我這位不成氣的兒子,還算有點本事。”
對於嬴政的凡爾賽,鄭國也不好說什麼,但也只能配合的點點頭。
“陛下,扶蘇公子已至。”一名宦官躬身走進來,輕聲稟告。他的聲音在大殿中迴盪,打破了原本的寧靜。
嬴政微微頷首,目光如炬地看向殿門,“讓他進來。”他的聲音雖然平靜,但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父皇,您深夜召見兒臣,不知所為何事?”扶蘇帶著一絲困惑和不滿走進大殿,他剛剛結束一天的忙碌,吃完飯正準備與王瑤切磋一些武藝,卻被緊急召來。
嬴政眉頭微皺,“怎麼,讓你半夜過來,你有意見?”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權威。
扶蘇的火氣瞬間消散,他訕訕地笑了笑,“不敢,不敢。”
嬴政目光銳利地掃了扶蘇一眼,“你膽敢讓驪山的工匠們停工?誰給你的權力?”他的聲音中帶著明顯的怒意。
扶蘇一愣,隨即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
“啊?誰這麼大膽,敢打本公子的小報告?”扶蘇環顧四周,不滿地說道。
他的目光轉向趙高,“趙高,是不是你?”他指著趙高質問。
趙高一臉無辜地擺手,“公子,不是老奴啊,老奴今日未曾出過章臺宮。”
扶蘇又將目光投向鄭國,“那是不是你?”他走近鄭國,語氣中帶著怒意。
鄭國也趕緊擺手,“公子,不是下官。”
“夠了!”嬴政的聲音中帶著怒意,他喝止了扶蘇。
他看向扶蘇,眼神中透露出嚴肅,“你還沒告訴朕,你為何讓他們停工?你知道這樣一天要消耗多少糧食和錢財嗎?”
他撓了撓頭,有些無奈地說道:“父皇,兒臣這麼做,也是出於一番好意。兒臣發現工匠們的工作效率不高,想要嘗試一種新的方法來提高工程進度。”
“新的方法?”嬴政眉頭緊皺,“你可知道,他們停工一天,會消耗多少糧食和錢財?這種損失,你如何承擔得起?”
扶蘇深吸一口氣,儘量讓自己平靜下來。
他深知嬴政的脾氣,知道此事不能硬碰硬。
於是,他耐心地解釋道:“父皇,兒臣的方法如果真的可行,不僅能提高工程進度,還能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這對於大秦的建設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
“哦?”嬴政的眉頭稍微舒展了一些,“那你倒是說說看,你的這個方法到底是什麼?”
扶蘇見嬴政的態度有所緩和,心中一喜。
他立刻將自己的想法詳細地敘述了一遍,包括人力鐵道車、傳送帶等創新設想。
聽完扶蘇的敘述,嬴政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他沒想到扶蘇竟然能夠如此深入地思考問題,並提出如此有見地的建議。
這讓他對扶蘇的評價有了一些改變。
“你真的認為這個方法能提高工程進度和效率,還能節省人力?”嬴政不禁問道。
“兒臣深信不疑。”扶蘇堅定地回答道,“父皇,您可以想想看,如果我們能將這個方法應用到各個工程專案中,不僅能大大提高工程進度和效率,還能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這對於大秦的建設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
嬴政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著扶蘇的話。
他不得不承認,扶蘇的想法確實很有見地。
如果這個方法真的可行的話,那麼對於大秦的建設來說,確實是一大利好。
“好吧,朕就相信你一次。”嬴政最終說道,“你可以繼續你的計劃,但朕要提醒你一點,如果這個方法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的話,朕絕不會輕饒你!”
扶蘇堅定地點點頭,“父皇,兒臣明白,兒臣怎敢欺瞞您?那水車您不是已經見識過了嗎?兒臣何時騙過您?”
鄭國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他對扶蘇的才華和見識深感佩服。
“公子,您所創制的水車,實乃天下百姓的福音。下官鄭國,代表那些辛勤勞作的民眾,向您深深致謝!”鄭國躬身行了一禮,他深信扶蘇所言非虛。
既然扶蘇能夠發明出那神奇的水車,那麼他口中的人力鐵道車與傳送帶,也必定如他所說,具有不可思議的奧妙。
“哦?你就是鄭國?”扶蘇望著眼前這位身材不高、膚色略黑的男子,好奇地問道。
“正是下官。”鄭國抬起頭,心中有些驚訝,原來公子也知道自己的名字,這讓他感到莫名的激動。
“久仰大名!”扶蘇回以一禮,誠懇地說道。
“公子過譽了。”鄭國謙虛地笑了笑,他認為扶蘇這樣的年輕俊才,有些許的個性和傲氣是理所當然的。
“扶蘇,朕已命鄭國監督咸陽城的水車事務,你需隨時準備協助他。若有任何疑問或難題,務必及時解決。你明白了嗎?”嬴政以不容置疑的語氣說道。
扶蘇恭敬地回應道:“父皇,此等小事,鄭大人若有任何需要,兒臣定當全力以赴,不敢有絲毫懈怠。”
嬴政聽後點了點頭,表示滿意。
扶蘇則轉身看向鄭國,微笑著說道:“鄭大人,水車之事,就有勞您費心了。若有任何需要,儘管吩咐,我會全力配合。”
隨後,扶蘇恭敬地告退,他說道:“父皇,兒臣尚年幼,近日為大秦之事勞心勞力,夜不能寐。現下實感疲憊,懇請父皇恩准兒臣回府休息。”嬴政聽後,微微點頭表示理解。
扶蘇見狀,如同腳底抹了油一般,迅速而又不失禮節地退出了大殿。
嬴政和鄭國沒想到扶蘇跑的如此之快,只能無奈的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