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2章 復遼成功

轉眼到了崇禎六年的春天,雪漸漸停了下來,天氣漸漸轉暖了,南方的糧食源源不斷運往遼東。

多爾袞帶著八旗兵殘部,龜縮在清原的深山老林裡,靠著採松子、採蘑菇、打獵,熬過了一個寒冷的冬天。

袁崇煥在這次戰役中看到了民眾的巨大力量,將整個遼東漢人都武裝起來了,稱為"遼東義勇軍"

女真八旗兵來了,他們就拿起長槍短棒作戰;

女真八旗兵走了,他們就拿起鐵鍬鋤頭墾荒屯田。

多爾袞在深山老林中缺吃少穿,帶著女真殘部跑出來劫掠了,被無處不在的"遼東義勇軍"打得抱頭鼠竄。

多爾袞成為新的大汗以後,遠沒有皇太極那樣高超的手腕和柔軟的身段,和諸貝勒大臣的關係鬧得很僵。

朱由檢乘勝追擊,接連收復了鐵嶺和開原,指揮三十萬大軍,開進遼東東北部的深山老林裡,圍剿多爾袞殘部。

多爾袞在深山老林裡東躲西藏,苦不堪言。

崇禎六年五月,多爾袞實在扛不住明朝接二連三的攻勢,帶著不到四萬女真人,逃到鄂霍次克海峽對岸的苦葉島上去了。

六百年前,女真人的祖先就是從那裡一步步出發,一步步南遷到建州衛,然後經過六代人的苦心經營,雄霸東北,成為明朝的心腹大患。

遼東亂局困擾了明朝十五年之久,死人無數,耗費錢糧無數,今天終於大功告成!

從開原到鐵嶺,到瀋陽到遼陽,到海州、復州、蓋州,一直到旅順,從後金鐵蹄之下解放的人們載歌載舞,歡慶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原遼陽都司衙門裡一片歡聲笑語。

關寧軍、宣大軍、登萊水師、東江水師、福建水師的將領,以及新近派到遼東的州、府、縣官員躋躋一堂。

朱由檢一身戌裝,在一群錦衣衛的簇擁下,步入衙門大堂。

田爾耕高聲唱道:"皇上到!"

所有的將領和官員都肅立著。

朱由檢在鋪著虎皮的紫檀木大椅上坐定,環視一眼大堂中的文武官員,朗聲說道:

"諸位,全賴三軍將士用命,多爾袞己遠遁到了極寒海島之上,淪陷十五年之久的遼東已經全境收復成功了!“

大堂裡起初寂靜無聲,隨著朱由檢聲音落地,突然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聲。

朱由檢示意眾人停住呼聲,繼續說道:

“遼東慘遭建奴十五年塗炭,滿目瘡痍,民不聊生,這都是因為撤銷了奴兒干都司的緣故。

建奴雖然逃到了苦葉島上,但是死性不改。為了求得東北邊疆的長治久安,朕決定重建奴兒干都司,移民實邊,再不給建奴以可乘之機!"

奴兒干都司管轄範圍西起鄂嫩河,東至庫頁島,北達外興安嶺,南瀕日本海和圖門江上游,包括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流域至庫頁島的廣大地區。

永樂七年,明朝置奴兒干都司,治所在奴兒干城,在轄區內建384衛衛,24所,作為都司所屬地方軍政建制。

朱瞻基繼位後,著手戰略收縮,放棄安南,解散下西洋人員,同時也放棄了對蒙古軍事上的征伐手段,透過一系列的外交和經濟手段,維繫著與蒙古的朝貢關係。

沒了對蒙古的戰略包圍需要,奴兒干都司撤退到了鐵嶺,朝廷對外東北的控制大大減弱。

萬曆後期,在李成梁的縱容和支援下,努爾哈赤在東北有如神助,開始撒著歡擴大地盤,最終吞併東北,建立大金國。

想要徹底根除北方邊患,唯一的辦法是向東北地區大力移民,將東北地區徹徹底底地實控,然後由東向西平推蒙古各部,從而徹底征服整個蒙古!

沒有任何人可以理解朱由檢的雄心壯志。

奴兒干都司管轄的地域,面積多達四五百萬平方公里,包括了今天的吉林、黑龍江、外東北、庫頁島,擁有廣闊的耕地、森林、礦產和漁業資源。

袁崇煥私下裡對朱由檢說道:"開原就是朝廷治理的極限了,再往北,實在沒有漢民可以遷徙過去了。"

朱由檢不以為然,在瀋陽、遼陽、廣寧、鎮江、旅順大力招募漢人,往北方遷徙移民。

規定:

凡遷徙到開原以北的移民,所開墾的土地,一律歸開墾者所有,五十年以內不徵收任何稅賦;

人參、鹿茸、木耳、貂皮等特產,可以自由也運往關內交易;

並且承諾:

朝廷將派兩到三萬精銳之師,保護移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移民每戶發給耕牛一頭,農具一套,糧食五石,冬衣五身,銀八兩。

命令釋出後,在遼東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尤其是允許將東北的人參貂皮自由運往送內交易,實在是太有吸引力了,簡直是開啟了一道財富之門。

最先響應這一號召的是遼西祖家和吳家。

吳三桂祖上是江蘇高郵人,明初的時候吳家先祖隨明軍進入遼東。

吳家的發跡始於吳襄於天啟二年中武舉進士。

吳襄回到遼東之後很快融入了遼東將門的上層圈子。吳三桂娶了遼西第一將門祖大壽的妹妹之後,坐上了升官發財的快車。

吳襄打仗雖然不行,但在經營家族勢力上卻是把好手。

朱由檢的命令釋出以後,吳襄找到祖大壽,要祖大壽幫他走上層路線,讓吳三桂招募三千人去奴兒干墾荒屯田。

祖大壽哂笑道:"遼西的地還不夠你家種的嗎?還要跑到奴兒干那個鬼地方去幹什麼?"

吳襄道:"我也是這麼想的,但三桂不聽,非要我來求大舅。"

祖大壽道:"叫他來,我問問他究竟圖的什麼。"

不一會,吳三桂就來了。

吳三桂是吳襄兒子中最優秀的一個。

他長得儀表堂堂,有一雙大耳垂,鼻子很高、眼睛大而有神,身材健碩魁梧,活脫脫一個大帥哥。

吳三桂不僅長得帥,個人能力也超強,騎射武功無所不精,尤其是善使大刀,為人機警,性喜讀書。

從少年時起,吳三桂每天雞鳴即起,先練武,再讀書,半夜才休息。

吳三桂精力充沛,睡眠很少,卻毫無倦容。

在祖大壽的提攜下,崇禎五年,吳三桂已經是遊擊將軍。

戰場上,驍勇善戰的吳三桂再次迎來好運,朝廷派到關寧軍中的監軍高起潛,對這位將門虎子青睞有加,收其為義子。

祖大壽也不禁為之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