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叔叔要來,平安今天特地回家來了,他回來後先回了自己的屋子,從自己的屋子裡捧出一堆小玩意來。
“小叔,知道你們要來,這是我特地給巧哥兒準備的,”平安把那些小玩意一股腦放到巧哥兒面前:“巧哥兒,喜不喜歡?”
看到這麼多玩具,巧哥兒立即就放下手裡的東西,忙著把所有的玩具都攬到自己懷裡,然後拿著一個個慢慢玩慢慢看。
蘇文成就說道:“這孩子的性子也不知道隨了誰,看到什麼好東西都會往自己懷裡扒拉,然後就不撒手了。”
平安手裡拿著玩具逗著巧哥兒,反駁道:“小叔,巧哥兒讓我玩他的玩具呢,才沒有不撒手呢。”
蘇文成不說話了。
華林也拿了個玩具逗自己的兒子,就笑道:“來,巧哥兒,把玩具放到桌子上一起玩,不要都堆在自己身前。”
巧哥兒搖搖頭:“才不。”
孫容就笑道:“嗯,不,這些都是我們巧哥兒的,誰也不給。”
蘇文成還住在原先的跨院裡,所有的東西都已經收拾好了,席雲還特意給巧哥兒準備了一張小床,就放在蘇文成和華林的臥房裡。
“巧哥兒跟著你們睡也行,自己一個人睡也行,旁邊那屋子我已經收拾出來了。”
蘇文成點點頭,笑道:“小哥,一出孝我和華林就打算過來了,被這樣那樣的事絆住了腳,好不容易都處理完了,我和華林就趕緊過來了。”
家裡雖然分家了,可一大家子人不是這事就是那事,加上他娘又在中間鬧騰,孝期一結束他就要來找大哥,可家中又出了些事,他只能等事情完了再過來了。
來上京城的時候他和華林還是悄悄的呢,根本就沒敢讓他娘知道,要不然他娘還不知道要出什麼餿主意呢。
當然,這些蘇文成是不會跟自己的大哥小哥說的。
“小哥,在鄉下的這些時間,我和華林也沒把醫術給落下,等你有時間了考考我,看看我精益了沒有?”
席雲點點頭:“嗯,你和華林先在家裡休息兩天,就來醫館裡幫忙吧。”
蘇文成又說了些別的,忽然想起什麼來,就問道:“小哥,平安的年紀也不小了,他的終身大事你和大哥是怎麼想的?”
席雲就說道:“他已經有了意中人了,只是現在還不太方便,等什麼時候方便了,我們就找人上門去提親。”
蘇文成笑道:“這可好,咱們平安長大了,轉眼間已經有了喜歡的人了。哦,對了,小哥,平安喜歡的人是哥兒還是姑娘?”
“是個小哥兒,不過到底是誰家的公子,我和你大哥也不知道。”
*
見到自己的大哥,蘇文成還跟小孩子一樣紅了眼睛。
蘇文景拍拍自己弟弟的肩膀,笑道:“都多大的人了,還跟孩子一樣哭鼻子,也不怕人笑話。”
蘇文成:“大哥,我就是想你了,見到小哥的時候我也差點要哭了。再說了,這裡都是咱們自己家的人,誰會笑話我。”
蘇文景笑笑:“好了,是大哥不該說你,我們先吃飯,有什麼事邊吃邊說。”
其實分開的這些時間裡,蘇文成身邊並沒有發生什麼大事,他說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可蘇文景還是聽得津津有味。
這大概就是親情吧。
*
家裡多了蘇文成一家三口,其實也沒有什麼變化,蘇文景照常去御史臺,席雲則和蘇文成,華林一起去醫館,平安照常去書院,巧哥兒就留在家裡由孫容照看。
一家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只有晚上吃飯的時候才能聚在一起說說笑笑。
這天平安吃飯的時候好像有心事,就連蘇文成都看出來了,他略微有些擔心地問道:“平安,你這是怎麼了,怎麼心不在焉的樣子?”
平安沒說話,而是把臉埋的更深了,大力扒了幾口飯後,才小聲說道:“小叔,等吃完飯再說吧。”
等吃完飯,草芽泡了一壺茶,一家人團團圍坐在一起,都看向平安。
蘇文景就問道:“平安,到底有什麼事情,你現在就說吧。”
平安看著圍在一起的家人,然後低下頭小聲說道:“父親,你能不能去李家提親啊?”
蘇文景和席雲對視一眼,原來是這件事,蘇文成在一旁笑道:“李家?平安你的意中人是李家的公子啊。”
平安輕輕點了點頭。
蘇文景就笑道:“好,我和你小爹爹這就找人去提親。”
席雲輕輕拍拍夫君的手,笑道:“夫君你也是暈了頭了,我們還沒問清楚到底是誰家的公子呢。平安,上京城裡姓李的人家可不少,到底是哪個李家啊。”
平安小聲說道:“就是定遠伯家,我中意他們家二房的長子。”
孫容連連點頭:“好,好,讓你爹去他們家提親,我們平安喜歡的人,肯定是個好孩子。”
平安很是贊同:“他的確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人了。”
蘇文景很想表示反對,明明他的親親老婆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人,不過看兒子那一臉幸福盪漾的模樣,他還是決定不說了。
*
定遠伯府其實已經沒落了,定遠伯吃喝玩樂都在行,就是沒什麼本事,他的三個兒子也都是如此,沒一個能頂事的,下面的孫子倒是有兩個讀書還算能行,不過也只是能行,算不上優秀,指望著他們光耀門楣怕是不大行了。
定遠伯就是最後一任爵位了,等他不在了,這府中就連個伯府的名頭都沒有了。
定遠伯也發愁也憂心,不過卻沒什麼辦法,家裡早在軍中沒什麼人脈了,子孫也不是什麼能吃得下苦的人,學文就更沒有這方面的人脈了,他只能想辦法把兩個讀書好的孫子塞到了書院裡,剩下的就看他們的造化了。
家裡有媒人上門,定遠伯是不會理會的,這些事情自然有他的妻子去打理,不過當聽到媒人是來替御史大夫家的公子上門來提親的,定遠伯立即就來了精神,放下手頭的鳥籠,趕緊著換了一身衣裳,就去了正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