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章 往事辛秘

知道了江皇后有孕的訊息,蔚瑤華一開始是高興的,可很快她就露出了些許擔憂的神色。

她這次去賑災,不知什麼時候能回來,少說也要幾個月的時間。

京都裡有多少人對這嬪妃稀少的後宮虎視眈眈,她是知道的。

特別是閔國公一黨,沒了閔凝玥那個貴妃,他們非但不會收手,反而會更費盡心思地往後宮輸送他們的人。

而且江皇后雖然看著年輕,年齡卻擺在那裡,生育對她來說是一件有風險的事情。

蔚瑤華實在有些放心不下。

江令雪自然看出了蔚瑤華的表情變化,說道:“母后知曉你擔心什麼,不過你不必太過憂心,別說你父皇會護著我,就是母后自己也不是沒有保護自己的本事。”

“母后,兒臣明白。只是閔國公一黨野心勃勃,有覬覦之志,母后一定要多加防範。”

江皇后點點頭,嘆了口氣,對銀杏和常青揮了一下手,二人連忙退到殿外。

她握著蔚瑤華的手,緩緩說道:“這閔國公,就是先皇給你父皇留下的一個爛攤子。”

“閔家是百年仕宦人家,但真正開始權傾中外,還是昌帝那一朝的事情……”

隨著江令雪的娓娓道來,蔚瑤華總算對這不可一世的閔家,有了更加全面的認知。

玄昌帝,按照輩分來說是蔚瑤華的皇伯祖父。

他的即位經歷可稱得上坎坷,歷經了無數鬥爭,最終在他五十五歲時登上了皇位,在此之前,看好他的人並不多,但也有押對寶的,譬如閔家。

即位之後,他火速將朝堂進行了一次清洗,許多曾經和其他皇室子弟結盟的官員都被他不留情面地抄家流放,有些官員或許沒有直接參與奪嫡,但只要與那些主要的“逆黨”家族有瓜葛的,也都受其牽連。

此舉雖然為玄昌帝肅清了不少政敵,卻也讓朝中一度出現可用之人寥寥可數的情況。

這時,玄昌帝想到了一直默默追隨他的閔家,是個得用的。

閔家當時的家主,原本的太府卿閔澤運憑藉他的才略與對玄昌帝的忠心,成為了皇帝身邊的第一近臣。

與此同時,閔家其餘一些有才學的子弟也迅速地湧入朝堂,為玄昌帝做事,閔家勢起。

暫時解決了朝堂的事情,玄昌帝又煩心起另一件事來——子嗣。

玄昌帝年輕時,與自己的王妃、妾室一共育有三子一女,嫡長子和庶幼子在奪嫡中喪命,二皇子從小體弱,御醫隱晦地提過,他命不久矣。

跟著玄昌帝即位的那些妃嬪也都已經到了四五十歲的年紀,難以有孕,玄昌帝自己本身年紀也大了,擔心後繼無人,每日憂心。

這時,閔澤運突然將自己的兩個女兒送入宮中,還告訴玄昌帝,這兩個女兒在家時便用有助孕育的藥物滋養。

玄昌帝立刻將一對碧玉年華的姐妹花收入宮中,沒想到二人真的先後有了身孕,玄昌帝大喜過望,將二人中的姐姐封為德妃,妹妹冊封為賢妃,閔澤運這個有功之臣,封為國公。

閔國公三字,由此響徹朝野。

蔚瑤華聽到這裡,實在不知該說什麼,一來玄昌帝是她的伯祖父,二來身為一個古代的君王,他迫切地需要自己的孩子作為繼承人也是正常的。

但是她一想到兩個十六七歲的女子為了家族進宮去給一個五十多歲的男性生孩子,還是覺得很不自在。

“那後來呢,既然…二位妃子都有了身孕,後來怎麼會…”怎麼會繼位的是她皇祖父?

江皇后搖搖頭,似乎也是頗為感慨地說:“當時的德妃在懷胎五月時受了衝撞,孩子沒有保住。”

這麼一來,就只剩下賢妃的孩子了。

江皇后繼續道:“賢妃也沒能生下龍裔。”

蔚瑤華有些詫異,“為何?”

德妃的孩子沒了之後,玄昌帝應該會花更大的力氣去保護賢妃的孩子,怎麼會連賢妃的孩子都沒有了呢?

江皇后清亮的眸子與蔚瑤華對視著,一句話在她口中醞釀了許久,緩緩進入蔚瑤華的耳朵:

“因為賢妃帶著她七個月的身孕,在寶旋殿的大火中,薨了。”

蔚瑤華知道寶旋殿,據說原是相當的富麗堂皇,要看後宮裡哪位妃子最得寵,就看她能不能住進寶旋殿。

那座宮殿在她父皇即位的那年才真正修好,在此之前只是稍加打理了一下建築的外圍,裡頭還是不能住人的。

短短几個月內痛失一位愛妃和兩個腹中之子,緊接著御醫又宣佈他所有的后妃都不再有一點點生育的可能,玄昌帝仿若萬箭穿心,覺得自己在奪嫡中殘害了手足,所以遭到上天的責難。

他終於將自己的目光,挪向了與他年齡差距很大的同胞弟弟——蔚謹,蔚珩的父親。

玄昌帝屬意其弟蔚謹繼承其皇位,而彼時的皇后和二皇子坐不住了,就算二皇子身體孱弱無比,都不知道哪一日會駕鶴西去,皇后還是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當不了皇帝。

於是在某一日,皇后、二皇子一黨發起了宮變。

“你皇祖父率兵要進宮護駕,閔家大力支援,當時的宮內已經被皇后的人全權掌控,他們進不來,後來,是德妃帶人將宮門開啟了。”

蔚謹的人進了皇宮,很快就肅清了反賊,只是那時玄昌帝已經還剩最後一口氣,他寫下了傳位詔書,就撒手人寰。

蔚謹的皇位,就是這樣來的。

蔚瑤華摸摸自己的鼻尖,甕聲甕氣道:“這是閔家與那位德妃娘娘說好的?”

江令雪搖搖頭,“不知道,或許只有閔家和你皇祖父知道。”

“後來宮人們再找到德妃的時候,她已經去了,也許是之前便傷了身子,當時又耗盡了氣力,你皇祖父將她追封為昌帝貴妃;閔家再次立下大功,你皇祖父也恩准閔家的國公之位可以傳襲一次。”

蔚瑤華沉思,有了兩次從龍之功的閔家,難怪名聲籍甚,閔家的子弟的確培養得頗有才幹。

只可惜如今的閔家也已經走上了居功自傲,妄圖一手遮天的道路,註定不會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