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海怎麼也想不通,工地欠了自己一年半的工資,警察卻說這是勞動糾紛,他們管不了,結果自己就賣了個盆,就變成小偷了,歸根到底還是那三個字:“不講理”!
從這件事之後,楊新海就放棄了一切打工的想法,他又有心理陰影了,這要是下一個工作還是這樣,自己就又白玩了。
但也是從這件事之後,楊新海找到了生財之道,那就是偷。
這是因為偷盆被抓之後,楊新海並沒有受到多大處罰,把錢退了之後,警察給他批評教育了一頓就放了,所以他得出經驗:小偷小摸沒什麼事。
既然沒什麼事,楊新海馬上開整,第一次出手目標,是一輛二手腳踏車,這是他踩點了好幾天,才給拿下的。
楊新海發現很多人都是把腳踏車隨便往牆角一放,根本就沒有人看管,有的破腳踏車,連鎖都不鎖,順手推走,就跟推自己家的車一樣,一點危險都沒有。,這輛二手腳踏車,他賣了27塊錢。
這下可把小海樂壞了,這錢來的太容易了,還得繼續整。
可是整了幾次之後,小海就發現,不上鎖的破腳踏車雖然來的容易,但卻不怎麼值錢,好車子大家都會上鎖。
既然自己整一回,肯定要奔著值錢的使勁,於是為了解決車鎖的問題,楊新海開始苦心鑽研開鎖技術。
學成之後的楊新海,開始大顯身手了,有時候一天能推回來好幾輛腳踏車。
然而幾個月之後,看著一院子的腳踏車,小海又犯愁了,因為這腳踏車並不是太好出手,出去賣的時候,也很容易被別人認出來,整不好就會被抓住,看來還得研究別的路子。
權衡了各項利弊之後,這次楊新海選擇了工地裡的鋼筋和電纜,第一因為工地這地方自己熟悉,第二就是電纜線這東西,把外皮一扒,誰也認不出來,而且裡面的銅線特別值錢。
想好了目標之後,那就是選擇作案地點了,當然是越大的城市越好,大城市工地多,工程量也大,物資就會更充足。
就這樣,1990年春節過後,楊新海來到了陝西省西安市,在灞橋區一帶落了腳,以撿破爛做為掩護,幹起了偷電纜的勾當。
灞橋這一片的建築工地比較多,楊新海在工地上幹過,他知道那些散放在工地各處的建築材料,雖然看著有人管,實際上卻管的並不嚴。
因為一般建築工地的戰線都拉的很長,表面上幹活的人特別多,但都是不同工種,而且都是各地招來的民工,他們只顧著埋頭幹活,不是自己這個工序的建築材料,即使當著他們面拿走,他們都不會問一下的。
想要在建築工地整東西,只要避開工頭和值班人員就OK了。
接下來楊新海就開始在附近的工地上忙活起來了,當時的電纜線,一斤可以賣十多塊錢,而且到處都是廢品收購站,一次弄個十多斤,就能到手一百多塊錢,楊新海覺得,這可比在工地上累死累活的打工輕鬆多了。
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五月份的一天,楊新海在一個工地上偷電線的時候,被保安人員當場抓獲,隨後便被送到了西安市公安局灞橋分局處理。
公安機關一調查,發現這還是個慣犯,幾個工地隔三差五的丟東西,但銷贓卻都是在同一個廢品收購站,人家一下就把楊新海指認出來了。
楊新海這次落網,雖然累計金額夠不上刑事處罰,但也不能任其發展下去,為了有效的制止楊新海這種行為,1990年6月11號,西安警方給楊新海做出了勞教兩年的處罰。
勞教的這兩年裡,楊新海比較老實,乖乖的接受改造,只不過是有點想家了。
1992年4月25號,教養期滿後,楊新海被釋放出來,這時候,他已經有四年沒有回家了。
楊新海出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給他父親發了一封電報,讓老楊到西安來接自己。
可是電報發出之後,楊新海又冷靜了下來,自己當初偷偷的離家出走,這麼多年都沒回去,現在又被政府處理了,實在是沒臉見自己老爹,楊新海一咬牙,轉身便一走了之了。
而遠在河南的老楊,接到電報之後,激動的老淚縱橫,老頭太不容易了,這個孩子曾經是他全部的希望,現在終於是找到了。
老楊東拼西湊,終於湊夠了路費,登上了前往西安的火車,經過一天一夜的長途跋涉,老楊終於到了三兒子落腳的旅社。
老楊哆哆嗦嗦的進屋打聽楊新海的下落,可是服務員卻告訴他:“你兒子三天前就退房離開了,去哪了我們也不知道。”
老楊一個人蹲在旅社的門口,萬分沮喪的待了好幾個小時,這才不得不一個人孤零零的坐車回了家。
這時候的楊新海,已經再次做好了人生規劃,那就是繼續偷。
楊新海覺得,根據上一次的被捕經驗,問題就在於,總在那幾個固定的地方整,這才吃了大虧。
羊毛不能可著一隻羊身上薅,要是自己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那應該就會很安全了。
楊新海仔細研究了一下,既然要換地方,那就乾脆在火車和公共汽車上整,這樣換的快,時刻都在移動。
注意一定,楊新海馬上行動起來,他隨便就上了一輛火車,結果一下就把拉到了石家莊,不過這都無所謂,在哪都一樣。
到了石家莊之後,楊新海也不再找落腳的地點了,每天就是走到哪算到哪,專門在火車和公共汽車上幹活。
可是楊新海卻忽略了一個問題,幹這行,第一得有技術,第二還得需要團隊,扒手這個圈子關係錯綜複雜,想要單號,那是非常不容易的,最起碼同行的競爭,他都受不了。
楊新海現學現用,效果並不理想,從五月初到了石家莊,三個月下來,也就能對付個溫飽,想隔三差五的去洗個澡按個摩,都有點費勁。
然後屋漏偏逢連夜雨,1992年8月份,楊新海在公共汽車上幹活的時候,被便衣警察當場抓獲,這時候他才知道,原來這個行當裡,還有便衣警察這麼個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