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79 澳國的改變

最後一臺深水機甲,是澳國的。

但是,澳國似乎習慣了扯後腿,別國的機甲設計都已經出爐,但他們的機甲卻仍然還在設計當中。

除了公佈機甲的名字之外,就沒有更多的資訊。

【祝福騎士】,這個名字聽上去,好像表達了澳國對這次行動的祝福,也是在祝福自己國家不遭受怪獸入侵。

但是,靠著名字,肯定是不可能的。

怪獸也不吃這一套。

2032年7月8日這天,怪獸入侵澳國。

【火鳳凰】臨危出戰。

兩個龐然大物,在悉尼近海展開了一場生死搏鬥。

這是第一臺‘女’機甲和怪獸的戰鬥,因此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很明顯,火鳳凰的敏捷程度是高於怪獸的,但是面對這頭名為【巨斧】的怪獸,火鳳凰卻打的很吃力。

怪獸巨斧,身高89米,重量9910噸,是一頭典型的肉盾怪獸,但除了皮糙肉厚,巨斧的攻擊手段也並不可小覷。

巨斧的兩個前肢,沒有爪子,而是兩把巨大的斧頭,這斧頭宛如傳說中的開天斧一般,巨大且鋒利。

一斧頭下去,勢大力沉,火鳳凰根本不敢正面抵擋,颳著就傷,火鳳凰雖然駕駛經驗不是很足,但也知道可以透過纏鬥,擊殺巨斧。

但問題來了,火鳳凰最大的輸出,就是右臂的特大號電鑽,這電鑽確實能鑽動怪獸的防禦,但是,卻非常的耗費時間。

電鑽不同於齒輪,齒輪只要啟動,就能使用,而電鑽,威力確實有,但火鳳凰根本沒有時間去打鑽啊。

雖然巨斧反應慢,但是也沒有慢到機甲在它身上鑽出一個大洞才回過神。

於是,悲催的事情出現了,火鳳凰全程捱打,雖然也有還手,但是也只是幾次撓癢癢一樣的普攻,根本對怪獸造不成傷害。

無奈之下,負責人奧米多隻能採用軍隊輔助的方式,和機甲一起,展開對怪獸的攻擊。

即使如此,這場大戰也足足持續了四個小時,才將怪獸擊殺。

怪獸死了,但澳國也不好過,首先,機甲火鳳凰半殘,維修至少需要五十億美刀,而且,就算修復好,澳國也不想派它上戰場了。

其次,軍隊傷亡也不少,足有一萬多人在這次戰爭中死亡,三萬多人受傷。另外,彈藥損耗,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有人專門為澳國的這次大戰大概的做出了統計,澳國的直接損失,至少上萬億美刀。

這個數字,如果放到以前,機甲沒有問世的時候,顯得稀疏平常。

但隨著機甲問世,參與和怪獸的戰爭,人類的損耗就直線下降。

最開始,破曉者出站時,因為怪獸對怪獸的破壞,損失相對較大,所以達到了千億美刀。

後來的米國和北極熊,因為是近海作戰,除了機甲的維修和消耗,其餘損耗已經跌落到一億美刀以內。

而此時澳國,居然又將損耗拉高到了萬億的水準,這不得不讓全世界刮目相看。

為此,泛太平洋聯合組織澳國分部,被澳國民眾罵得那叫一個慘,說他們拿著納稅人的錢,結果就建造了一個雞肋機甲,這純屬是浪費資源。

霓虹國的奪命武士,雖然比火鳳凰更慘,和怪獸同歸於盡了,但是,奪命武士本身造價就便宜啊,而且對於那種小個子機甲,民眾對它的期望也沒那麼高。

面對民眾的謾罵,奧米多將軍不得已之下,公開向歐洲的科學家伸出橄欖枝,邀請他們參加本國的機甲設計和建造。

引進外援,是澳國現在最好的出路,雖然奧米多第一想法是找米國幫忙,但現在的米國,根本抽不出那麼多科學家來幫澳國。

所以,奧米多隻能想歐洲尋求幫助。

澳國的這一舉措,直接打斷了機甲產業的固有模式。

在之前,各國的機甲設計和機甲建造人員,都是本國人,別說引進外國人,就算是本國身份不明的人,都不準參與。

開玩笑,誰會把自己國家的核心工程交給外國人去做,那不是給自己國家尋找一堆危險份子嗎?

可是澳國就這麼幹了,而且還公開,還大幹特幹。

短短一個月,有超過五萬歐洲技術人員和科學家,趕赴澳國,為澳國的機甲事業出謀劃策。

很快,澳國第三代機甲的設計出爐了。

名字叫【尤卡里突襲者】。

.........

陸峰最近在補習神經學一類的知識,想透過學習神經學,獲得神經強度增強的方法。

現有的駕駛員鍾,神經強度普遍較低,這嚴重的阻礙了機甲行業的發展。

以前,陸峰沒有太在乎這一塊兒,覺得只要有神經強度符合的駕駛員就行。

但是,隨著深水機甲的設計完成,陸峰突然感覺到神經強度的重要性。

因為深水機甲在設計時,駕駛員的神經強度必須納入參考範圍,這也嚴重限制了機甲設計的靈活性。

【黑色禁衛】為什麼設計的那麼矮小,避免資源浪費是一方面,還有一個方面是,駕駛員的能力跟不上。

深水機甲,駕駛員承擔機甲帶來的神經負荷,但機甲,卻要承受海水的壓強,某種意義上說,駕駛員相當於承擔機甲神經負荷的同時,也要承擔部分海水壓強。

雖然海水壓強對於機甲來說,或者對於駕駛員來說,都不是太大問題。

但問題的關鍵是,偏偏海水的壓強,無形中對駕駛員帶來了負荷。

無形中,深水機甲拔高了對駕駛員神經強度的要求。

或許對於雙人駕駛來說,這種神經強度的增加,不算什麼,他們可以分攤。

但對於單人駕駛員來說,這種增加的負荷,就可能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黑色禁衛最開始設計時,參考的是王學兵的神經強度。

但在設計模擬的時候,陸峰發現,王學兵現在的神經強度值,雖然達到了一千一左右,可是,當駕駛深水機甲在海底戰鬥,真實能展示出來的神經強度值,會下浮1-100個點。

具體下浮多少,要看機甲的潛海深度,大約每深一百米,下浮一個點。

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如果機甲在深海中時,駕駛員神經強度值達到臨界點,那麼最好的結果是,駕駛員神經崩潰,成為植物人。

而最壞的結果是,駕駛員腦死亡,人也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