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峰勸了兩句,但陸遠卻堅決不願意。
陸遠的態度,反倒把陸峰給難住了。
難道給你安排個庫管的活才滿意?就算你同意,我爸媽也不會同意啊,如果真那麼安排,村裡人知道了,還以為我陸峰苛待親戚。
就在兩人僵持的時候,林莜然卻給了一個建議。
“不如把新機甲的版權給小遠,他自己創業。”
老婆的話,頓時讓陸峰眼前一亮。
對啊。
看看【破曉者】的版權,被拿去拍成電影,賺了多少,而且電影還只是一部分,玩具、手辦等等,也能賺錢。
在這個大時代的背景下,只要有機甲的版權,想虧都難。
之前,陸峰沒打算經營這一塊,所以賣給了國家。
但是現在,陸遠就是很好的接手人。
其一,國家現在機甲太多了,自己的新機甲的版權沒有那麼重要,也沒有那麼值錢了。
其二,陸遠值得信任,不至於坑自己,給自己的機甲抹黑。
可當陸峰也認為這是一個好主意的時候,陸遠卻苦笑出聲,“大哥,我家也沒錢搞創業啊!”
“小遠,你可以先註冊一家公司,版權費用可以後面再談,走分成。”
林莜然的話,讓陸遠陷入了沉思。
最後,他終於做下決定。
“好,那我聽大哥和嫂子的!”
..........
十天之後,天海科技公司的官方微博,更新了一則訊息。
“昨日,我公司已將【赤紅之刃】的全部版權,轉讓給蜀都山遠文化科技公司..........”
天海科技公司目前在全國的影響力,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訊息剛一發布,山遠文化科技公司的電話就被打爆了,全是來尋求合作的。
畢竟,機甲電影是在是太賺錢了,目前,《機甲崛起-第一戰》在全國的票房已經突破了六十億,一週前,電影開始在全球範圍內上映,直接破了記錄,首周票房15億美刀。
這尼瑪,妥妥是奔著票房第一名去的。
雖然電影成本是十億,但是權威機構預測,電影最終的票房,保守一點,至少三百億夏國幣,拋開成本及運營,製作方的到手的分成不少於90億,純賺八十億。
拿十億博八十億的利潤,是個資本家都會動心。
之前,【赤紅之刃】的新聞報道一出來,有心人就聯絡過天海科技公司,想要版權,卻被林海給拒絕了。
因為林海也看到了其中的暴力,想要穩一手,賣個高價。
結果高價沒賣出去,便宜了陸峰的堂弟。
於是,山遠文化科技就引來資本家的關注。
一個成立幾天的新公司?員工三個人?就這?
這公司太小了,要不直接收購了吧。
公司老闆姓陸,陸峰的弟弟?關係戶?
那算了,還是談合作吧。
有了陸峰這塊金字招牌,山遠文化科技公司快速壯大,短短三個月時間,由原來三個人的小公司,搖身一變,成了員工上千的大公司,在蜀省一帶,都擁有了巨大的影響力。
這三個月裡,全世界都很安靜。
雖然怪獸也出現過一次,但它的目標選擇了北極熊,被北極熊的【阿爾法戰士】一頓爆錘後,輕鬆收走了怪獸的屍體。
同時,澳國現在很慌。
現在各個分部,除了智理,就剩下他們還沒遭受過怪獸入侵了,而且其他分部的機甲,已經證實了和怪獸作戰的能力,只有他們的【火鳳凰】,還沒有首秀。
提到【火鳳凰】,澳國的民眾對它可謂是愛之深責之切。
因為澳國的科學家,胃口太大,想要一次將機甲設計完美,結果卻導致【火鳳凰】的設計一改在改,改來改去,別的國家機甲都開始第三代的建造了,【火鳳凰】就像是便秘了一樣,始終出不來。
歷時一年半,【火鳳凰】在民眾千呼萬喚鍾,終於建造成功了。
可是,大家對【火鳳凰】的信心,卻越來越沒有了。
按理說,設計改動,能讓機甲更完美,大家越有信心才對,但是,現實的情況卻是反著來的。
別的國家,半年多就能造一臺機甲,澳國一年半才造一臺。
這也就罷了,機甲的右臂,弄了個大號電鑽是怎麼回事?
這是準備把怪獸給鑽死?
另外,一個實戰型的機甲,設計15米高的衣領是想幹嘛?害怕駕駛員被凍著,防風嗎?
雖然設計人員稱,衣領的設計,是為了增強防禦的同時,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
可是,民眾就是看不慣。
完成版的【火鳳凰】,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女王,手裡卻拿的不是皮鞭,是電鑽。
怎麼看怎麼違和。
最主要的是,機甲的效能,相比其他國家的機甲,也沒有那麼完美。
【火鳳凰】,身高89.5米(加衣領),重8300噸,單臂力量18000噸,最大輸出36000噸,速度200......
這些基礎資料,唯一能看的,就只有速度了,在普遍速度一百多的機甲群裡,【火鳳凰】速度200確實有那麼一絲優勢。
但是,現在夏國大肆量產刑天飛機,可以空中投放機甲,機甲本身的速度,已經不再是重要的屬性指標了。
澳國民眾對【火鳳凰】不滿意,要求重新建造下一臺機甲,而且呼籲科學家們,不要整那些沒用的,認真點,實際一點。
畢竟澳國是距離湯加海溝最近的分部,直線距離只有3000公里,如果怪獸入侵的目標是澳國,給澳國最多的準備時間只有幾個小時。
澳國現在就像是坐落在火山口一樣,隨時面臨怪獸的危機。
澳國分部,很快響應了民眾的呼籲,很快就決定下一臺機甲的建造,同時,還像米國總部,提出了購買機甲的請求。
米國為了照顧澳國這個小跟班,決定出售一臺機甲。
有了【火鳳凰】,在造一臺,買一臺,澳國就有了三臺機甲。
似乎可以擋住怪獸的入侵了。
可是,澳國的計劃很好,然而現實卻充滿了曲折。
2032年3月15日,泛太平洋聯合組織批准了深水機甲探測湯加傳送口的建議,計劃一年時間內,建造5臺深水機甲,同時,選出深水機甲的駕駛員,集中培訓深海作戰,組織將於2033年4月份,展開對湯加海溝的探索以及嘗試展開對外星人的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