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悅和雲染在房中聊了許久後,雲染這才拉著雲悅起身,“二姐,已經備好了晚膳,咱們先去用膳吧。”
“好!”
用餐的時候,眼前都是熟悉的人。
讓雲悅驚訝的是溫雋。
見溫雋對雲染一副呵護有加的樣子,雲悅眼角都是笑意。
她頗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溫雋,“沒想到能在這看見溫城主。”
“郡主一路風塵辛苦了,如今回來了,也該好好休息休息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給我們吧。”
“那便有勞溫城主了。”
“都是自家人,不說這麼客氣的話。”
自家人?
雲悅挑眉看著雲染,雲染輕咳了一聲道:“二姐,先用膳吧。溫城主向來熱心,又是長姐認可掌管溫良城的人。一路南下,溫城主功不可沒。”
“嗯,不錯!溫城主也辛苦了,待天下安定,相信溫城主定然會更開心的。”
“多謝郡主的美言。”
雲悅嘴角微揚,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目光溫柔地凝視著眼前的兩人。
時光荏苒,轉眼間已與妹妹分別三載有餘。
今日重逢,她不禁驚歎於妹妹的變化之大。
昔日那個天真爛漫嫉惡如仇又性子豪爽的小女孩,如今已出落得亭亭玉立。
身為烈國的第一女將軍,妹妹身姿挺拔如松,氣質高雅如蘭。
而她身披戰袍,更是威風凜凜,颯爽英姿令人傾倒。
她的眼神,透露著堅毅果敢,無畏無懼,彷彿任何艱難險阻都無法阻擋她前進的步伐。
妹妹是她的驕傲,她也終於能自豪的說,她也是妹妹的驕傲。
看著雲悅那充滿喜悅和自信的眼神,雲染微笑著輕輕舉起手中的酒杯,杯中的美酒在燈光下閃爍著晶瑩的光芒。
清脆悅耳的聲音響起:“二姐,今日妹妹特意在此設宴,為你接風洗塵,同時也要衷心地祝賀二姐此番得勝歸來!”
雲悅聽後,臉上洋溢位燦爛的笑容,她同樣緩緩地舉起酒杯回應道:“謝謝妹妹!讓我們一同舉杯,不僅是我的勝利,更要我們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我相信,烈國的未來必將更美好。”
說罷,兩人將杯中之酒一飲而盡,濃郁的酒香在空氣中瀰漫開來。
這一刻,姐妹二人的目光交匯,彼此都能從對方眼中看到真摯的情感與對未來的期許。
涼國使臣想方設法將他們被囚並即將被行刑的訊息傳回了涼國,希望能夠等到援兵救他們出去。
當然,這一切的訊息,自然是雲染想讓涼皇知道的,他就能知道,她不想讓他知道的,他也別
國丈收到來自烈國軍營的訊息,整個人都樂瘋了。
丞相就要被烈國人斬首了,涼國朝廷都是他說了算的。
哈哈哈哈……
他等這一天等了很久了。
如今有涼國人收拾那個娘們唧唧的臭小子,他就放心了。
這個皇宮,該收拾的東西他都已經讓人收拾了。
就算烈國打到了涼國皇城那又如何,所有的金銀細軟,只要是值錢的,他都會轉移的。
就算烈國攻打下了皇城,也只會得到一座空城。
想到這,國丈眸中流露出了得意的笑。
涼皇在大殿上昏倒後醒來,身子就比之前虛弱了不少,皇后坐在床前守著,其他的嬪妃都不能近身照顧。
“皇上,丞相已經去和談了,依照丞相的能力,定然不會有事的。皇上,你不必太過於憂慮。”
涼皇緩緩點了點頭,有丞相去和談,想必他一定能夠為涼國做出最好的決策。
就在這時候,國丈匆匆走進來,急忙說道:“皇上,不好了!丞相帶著人剛到烈軍大營,就被烈軍關押了。
我們的人想方設法才送出來的訊息,烈軍竟然直接要將他們行刑斬首!”
“什麼?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烈國竟然敢斬我涼國丞相!簡直不像話!”
“是啊!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是慣例!可烈國此時這般囂張,竟然連使者都斬!真是太不將我涼國放在眼中了。”
涼皇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如今戰況如何?”
“烈國一路南下,已經奪走我烈國無數座城池了,依照他們目前的速度來看,大約不出五日,就會兵臨皇城下了。皇上,如今我們已沒有其他辦法了,皇上要早做準備啊。”
“國丈,如今朝堂上,朕能用的人就只有你了。你可有什麼好辦法?”
“皇上,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咱們先行離開皇城,待來日東山再起。”
涼皇眸中流露出了一絲迷茫,“離開皇城?”他從未離開過皇城,生下來他就在皇宮中,皇宮就是他的家。
要離開皇宮,他能夠去哪裡?
見涼皇迷茫的神情,國丈繼續道:“皇上,烈軍來勢洶洶,我涼國又遭受天災,此時不是烈軍的對手。
離開只是暫時的,總有一天咱們還是會回來的。”
“咱們要去哪裡?”
“去萬州!”
“萬州?那可是我涼國最偏遠的地方。”
“沒錯!正因為是我涼國最偏遠的地方,萬州又臨海,對咱們才更有利。再者,萬州過去,還有海人,到時候海人也能為我們所用,成為我們東山再起的勢力。”
“海人?你說的可是萬州以外的那些蠻夷人?”
“沒錯!蠻夷人善武,我這就派人去與蠻夷人聯絡。如今天下只有夏國與我涼國,夏國不堪大用,蠻夷人倒是能成為一股勢力,只要我們運用得當,何愁不能得勝歸來?”
涼皇沉默了,那些蠻夷人,他向來是不放在眼裡的。
可如今竟然他竟然已經落魄到了要靠那些蠻夷人了。
他是怎麼就走到了這一步呢?
涼皇有些想不明白。
明明他登基後,一切都已經漸漸地在向好的一面發展了,可怎麼就又走到這一步了呢?
“皇上?”見涼皇一直沉默,國丈再次開口。
“朕……不想離開皇城!朕這一輩子,都生活在皇城,朕哪裡都不想去。”
“皇上,這只不過是權宜之計,烈國眼下太過強烈,待我們聯合蠻夷有了更好的對策,再打回來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