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3章 典故

“自然是你剛才那句登徒子,你既是孔家後人,自然也當是博學之人,怎麼能隨隨便便就亂用典故?”葉天說道。

登徒子!

這個詞在後世和大夏都是形容好色之徒。

可問題是。

他自始至終都沒有好孔思雨的色,對方卻說自己是好色之人,這不就是亂用典故麼?

當然。

說也就說了,這其實也沒什麼。

他自然也能想到孔思雨是找不得別的話來形容自己,總不能她一個大家閨秀,開口閉口帶髒話吧?

登徒子已經算是一個很“恰當”的形容了。

可問題是。

自己現在是故意找茬,自然要抓著有問題的地方使勁說了。

關鍵不是孔思雨做錯或者說錯了什麼,而是要讓對方以為做錯了什麼,接著自己再來改變和糾正。

既是讓她認可自己的一步,也是獲得初始好感的一步。

只有這樣,他才能更好的開展兩人之間的關係。

對面。

如同葉天猜測的一樣。

早在孔思雨來這裡之前。

孔芳,也就是她的姑姑已經提醒過她好幾次,讓她不要把這裡的事情告訴葉天,任何資訊都不能說,但凡透露一句,她的父母就要遭受折磨!

所以要是葉天直接問的話。

她肯定會直接離開,不僅不會告訴葉天任何資訊,甚至還不會再跟葉天說話。

“我...”

孔思雨一陣語塞。

雖然她很想實話實說,但又覺得那樣自己可能更丟人,總不能說自己一時半會兒找不到合適的詞吧?

看到孔思雨不說話。

葉天也沒有閒著,而是直接反問道:“暫且不說這個,敢問思雨姑娘,你覺得登徒子和宋玉誰好色呢?”

登徒子和宋玉誰好色?

孔思雨聽到這個問題再次愣住。

因為...她好像...根本不知道葉天說的是誰?

難道是典故中的兩人麼?

孔思雨有些尷尬,臉色當即開始變得羞紅。

她的確從小就苦讀經史子集,自問也算是同輩中的博學之人,就算是江南的男子比起自己,怕是也遠遠不如。

可對於“登徒子”的典故。

她只知道平日裡姐妹都用這個詞形容輕浮好色之人,卻並未去看相關的典故。

另一邊。

葉天對孔思雨尷尬的模樣一點都不意外。

才女又如何?

孔思雨的年齡擺在這裡。

十六歲,就算從小開始刻苦讀書,也肯定會有所遺漏。

再加上她一個女子,還是孔家的女子,平日裡琴棋書畫,女紅刺繡,三從四德肯定也都不可能落下。

在這個前提下。

孔思雨沒有了解過這個典故,或者看過後又忘了都很正常!

還有就是。

哪怕孔思雨看過。

他也照樣有別的話術來唬對方。

“姑娘為何不說話?莫不是根本不知道宋玉和登徒子是誰?甚至從來都沒有了解過這個典故?”葉天笑著說了一句。

然後他也發覺自己現在身體的力量恢復了些許,雖然無法下床,但也坐在了床上繼續說道:“戰國時期,有一個叫做宋玉的人,曾在楚襄王時期為官,不但文章出色,儀表更是不凡。

當時楚國的大夫登徒子,在楚襄王面前說宋玉‘好色’,於是楚襄王便把宋玉找來問話。

面對如此質問。

宋玉便說道: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莫若臣裡,臣裡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

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

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然此女登牆窺臣三年,至今未許也。

登徒子則不然:其妻蓬頭攣耳,齞唇歷齒,旁行踽僂,又疥且痔。

登徒子悅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誰為好色者矣。

楚襄王聽了,覺得似乎也有道理,也就認可了宋玉的話。

正因如此,後人便把登徒子作為好色者的代名詞,稱好色的人就叫做‘登徒子’。

不知姑娘現在聽完典故,是否能回答我的問題?”

宋玉這段話用白話翻譯過來就是:天下的佳人沒有誰比得上楚國女子,楚國女子之美麗者,又沒有誰能超過我那家鄉的美女,而我家鄉最美麗的姑娘,還得數我鄰居東家那位小姐。

東家那位小姐。

論身材,若增加一分則太高,減掉一分則太短;論其膚色,若塗上脂粉則嫌太白,施加硃紅又嫌太赤;

她那眉毛有如翠鳥之羽毛,肌膚像白雪一般瑩潔;腰身纖細如裹上素帛,牙齒整齊有如一連串小貝;

甜美地一笑,足可以使陽城一帶的人們為之迷惑和傾倒,足可以使下蔡的人們為之迷惑和傾倒。

可就是這樣一位姿色絕倫的美女,趴在牆上窺視我三年,而我至今仍未答應和她交往。

登徒子卻不是這樣:他的妻子蓬頭垢面,耳朵攣縮,嘴唇外翻而牙齒參差不齊,彎腰駝背,走路一瘸一拐,又患有疥疾和痔瘡。

登徒子卻非常喜愛她,並且生有五個孩子。

請大王明察,究竟誰是好色之徒呢?

說實話。

當年第一次看到《登徒子好色賦》時。

葉天就覺得這篇文章有些問題,或許是他作為後世人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

可在他看來。

宋玉的回答完全就是狡辯。

他說自己長得帥,隔壁小姐眼饞他三年他都沒有同意,這固然能說明他不好色。

可問題是。

宋玉把登徒子的妻子說的那麼差勁,登徒子卻沒有拋棄對方,反而還十分恩愛,生了五個孩子。

這不明顯是登徒子不願拋棄糟糠之妻麼?

結果後世傳著傳著,登徒子反倒是成了“好色”之徒。

對面。

孔思雨聽到葉天的問題也思索起來。

因為之前並未聽過典故,所以她也沒有想到,登徒子居然是一個不願拋棄糟糠之妻的男人。

“我...我錯了。”孔思雨低著頭說道。

雖然她現在還是很尷尬,但先祖都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

如今自己能從葉天這裡學到新的知識,自然也是一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