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章 公子為何不考取功名?

聽到第二首詞的時候。

白素素表情微變,她本以為一個故事能出現剛才那首釵頭鳳,就已經是驚世駭俗了。

誰曾想葉天馬上再作一首絕世之作,並且詩詞還如此的應景,彷彿他就是親歷者一樣!

要不是知道葉天從小生活在桃源村,她甚至都以為故事中的陸游是葉天自己。

而且事情到這裡不僅沒有結束,反而才是一個開始。

隨著故事中唐婉因病逝去,其中的詩詞反倒是越發的多起來。

尤其是“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這一句,更是觸動了她的內心深處。

曾是驚鴻照影來!

葉天經歷了什麼?

為何能寫出如此絕句?

本來還因為故事傷心難過的白素素。

此刻卻突然忘記了故事內容,關注點全都落在了葉天的身上。

過去她很認同一個觀點。

那就是詩詞的內容和詩人自身經歷相關,如果沒有足夠的閱歷,絕對無法寫出好的詩詞佳作。

可現在。

葉天打破了她的認知。

想想自己早上還認為葉天能和蘇白相比不落下風。

現在看來蘇白根本沒有辦法和葉天比。

又或者說。

從現在開始。

整個大夏的文人在她眼中都不如葉天。

“咳咳,你這麼看著我幹嘛?”葉天輕咳一聲。

沒辦法。

白素素現在的表情太奇怪了,好像恨不得把他吃了一般,不過他大概也能猜到白素素是因為故事中的詩詞震撼。

其實別說白素素了。

當年他第一次看到陸游和唐婉的故事,也被裡面的詩詞吸引。

釵頭鳳自然不必多說,都是經典傳世之作。

他最喜歡的也是後世最火的那句“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對於這首詩。

《宋詩精華錄》還有一個特別經典的評論:“無此絕等傷心之事,亦無此絕等傷心之詩。就百年論,誰願有此事?就千年論,不可無此詩。”

“公子,你有這般文采,為何不去考取功名呢?”白素素回過神問道。

在她看來。

憑葉天目前為止展現出來的詩詞功底,若是去參加科舉,就算無法高中狀元,但也必定能金榜題名!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現在卻連秀才都不是,甚至還有人說他連四書五經都記不住。

“那我先問你一個問題,我為什麼要去考取功名呢?”葉天反問道。

功名?

那玩意有什麼用?

自己留在桃源村隨便想幾個主意出來,都能賺得盆滿缽滿。

未來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就算過兩年可能會有匈奴入侵的風險,但時間還充足的很,現在把錢賺足,到時候再離開桃源村也不晚。

何況在天水縣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白素素的父親是天水縣縣令,算是這裡的“土皇帝”!

不論他們過去發生過什麼矛盾糾葛,現在要是自己有什麼麻煩的話,對方肯定不會坐視不理。

這種情況下。

科舉對他來說沒有任何用處。

萬一考中被皇帝留在京城,不僅要去辛苦上朝,還要小心朝堂的各種爭鬥,稍有不慎,就可能萬劫不復。

除了這些之外。

他還擔心自己什麼都不懂,萬一在皇帝面前壞了規矩,那豈不是腦袋都要搬家麼?

如此綜合考慮下來。

他才決定老老實實呆在桃源縣發育,起碼也要把自己需要的各種資源搞到手再考慮別的。

要是他真想當官的話,也就不會拒絕孫成儒的邀請了。

為什麼考取功名?

白素素一怔。

很明顯。

葉天這個問題把她難住了,她還從來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又或者說這個對她來說,根本就不算是一個問題。

“十年寒窗苦讀,不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金榜題名,光宗耀祖麼?”

白素素畢竟是才女,很快就想到一個解釋。

“那好,就算我去參加科舉,並且也真的金榜題名,光宗耀祖了,那對我來說又有什麼好處呢?”葉天繼續問道。

好處...

金榜題名,光宗耀祖不就是好處麼?

白素素朱唇輕抿,雙手撥弄著自己的長髮思考著。

想著想著...她好像有些明白了葉天的意思。

普通人考取功名是為了入朝為官,博一世富貴。

可憑葉天展露出來的詩才,要是他想入朝為官的話,根本都不需要參加科舉,只要等名聲傳出去,自然會有官員向朝廷舉薦。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幾年前的蘇白,只憑一首詩,就省略了科舉這一步。

何況葉天在帝師面前寫出《西江月》,若是想做官,對方只要一句話就能做到。

可現在卻沒有聽葉天提起這件事...

“公子是不願作官?”

白素素思考再三,只能想到這一個解釋。

“算是吧,功名自然有功名的好處,但對我來說,我更希望安安靜靜的留在桃源村,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幸福的享受生活。”

葉天說到這兒話音一轉,頓了一下繼續說道:“記得剛才我給你講的故事麼?你覺得陸游當年若是不去考取功名,唐婉還會另嫁他人麼?”

對於陸游和唐婉的故事。

葉天並不想站在現代人的角度來評價古人。

畢竟時代不同,三觀也都不同。

就比如後世這個故事在大部人的眼中,陸游都是一個不稱職的男人或者說老公。

站在葉天自己的角度來看。

陸游是一個孝順的兒子,一個偉大的詩人,一個愛國的官吏...

他忠孝兩全...

他青史留名...

結果卻連心愛女人都留不住,只能眼睜睜看著對方嫁做他人婦,最終抑鬱而終。

導致陸游自己到死也從沒有放下過這段感情。

否則也不會寫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這種絕句。

所以他現在提起這件事去不是對陸游有什麼不滿,只是想借此來比喻,如果自己遇到和對方類似的事情,他會做出完全不同的選擇。

相比無法報效朝廷和青史留名?

他更希望自己可以和心愛之人長相廝守!

旁邊。

經過葉天再一次點撥,白素素也瞬間明悟,點頭道:“我明白公子的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