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死後,溥儀繼位,便是末代宣統帝。
因皇帝太小,便由隆裕太后垂簾聽政。
溥儀繼位不過三年時間,一場巨大的革命席捲全國,代行皇權的隆裕太后,被迫簽署遜位,讓國家走向共和。
隆裕太后的遜位詔書一發布,不僅意味著大清的覆滅,更代表著兩千多年封建帝制的徹底終結。
看到此處,原大清的皇帝們都麻了。
正如兩百多年前預判的那樣,大清興也那拉氏,亡也那拉氏。
雖說最終釋出詔書的不是慈禧,卻是慈禧的親侄女。
慈禧是葉赫那拉氏,隆裕也是葉赫那拉氏。
一興一亡,皆是那拉氏,果真是宿命輪迴。
面對此等情景,眾人也只能幽幽長嘆一聲。
大炎皇極殿外。
金鳳遙遙望著天際,對於亡於那拉氏的判定,卻有著不同的看法。
誠然,慈禧是一個禍國殃民的老妖婆。
這一點沒得洗,她也註定要被釘在歷史上的恥辱柱上,任由後人唾罵。
不過,她還是想說一句,如果沒有慈禧,大清可能亡得更快。
在傳統古代歷史中,呂雉、武則天、慈禧,並稱為‘封建三大至尊女主’。
後世很多研究歷史的人,都普遍認為,這三個女人能夠上位,都是玩弄陰謀詭計,心狠手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然而,這樣的看法,未免太過膚淺了。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一時的權術算計,固然可以快速得到你想要的東西。
可若沒有足夠強的統治管理能力,也會很快失去手上的權力。
慈禧能夠掌權將近半個世紀,絕不可能是玩弄陰謀詭計那麼簡單。
坐在皇帝寶座幾十年,金鳳對於權力看得更加透徹,也更加明白這封建三大至尊女主是怎麼回事。
呂雉能夠掌權,是因為她是劉邦的妻子。
大漢的江山,是她和劉邦一起開創的。
正因為有一半的創業資本,再加上兒子做了皇帝,呂雉才能以皇太后的身份掌握皇權,主宰天下。
武則天能夠上位,很多人覺得她是狐媚惑主。
卻不想想,她當皇帝之時,李治已經死了很多年了,她的兒子李顯、李旦都擁有天然合法的繼承權。
在這種情況下,她為何能夠穩坐皇帝寶座十五年?
如果撇開武則天的女性不去看,而是細細研究歷史,就會驚訝的發現,武則天所處的時代,正好是封建官僚制度的一場大變革。
武則天之前,朝廷官員被世家大族壟斷,底層百姓幾乎沒有出頭之日。
雖然在隋朝已經有了科舉制了,朝廷可以透過考試選拔官員,但滴水成冰非一日之寒。
想要在短時間內,透過科舉改變格局,還是太難太難了。
科舉制就好比現代後世的手機,剛開始技術不夠成熟,各種卡頓,良品率低,價格還死貴。
可隨著時間不斷推移,系統運轉越來越流暢,價格也逐漸下探,從幾千元到幾百元,變得普通人也買得起了。
科舉制也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