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番外 岳飛提出一年滅金

重生的岳飛抓住了這次機會,迅速積累原始實力並崛起。憑藉前世在官場的豐富經驗,他對於那些不積極抗金的武將們毫不客氣地加以打壓。

為抗金事業的延續,岳飛提前啟用了劉錡、韓世忠、楊沂中以及王德、李顯忠等未來的抗金名將。同時,他已經深刻地認識到趙構不可能返回開封抗金,也就是說老將軍宗澤的堅守只不過是一場徒勞。那麼岳飛應該選擇去開封府支援宗澤,還是跟隨趙構南下呢?

到底要不要前往支援宗澤?在此關鍵時刻,岳飛必須審慎權衡各種可能的風險和收益。他需要深思熟慮,以確保做出最有利於國家和民族的決定。在這個過程中,岳飛不僅要充分參考自己前世的經驗,還要充分考慮到士兵們計程車氣和戰鬥力。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在這場宋金最為慘烈的較量中取得最終的勝利。

再說宗澤將會在兩年不到的時間裡死去。而宗澤的手下聚集的那些義軍們,也會分離崩析,這些義軍,一旦失去了宗澤,又會變成盜賊土匪。

岳飛反覆思索,最終決定護送趙構南下。然而,一些文臣武將對此表示反對,堅持認為趙構應返回開封府,指揮戰鬥。儘管如此,趙構並非無知之輩,他深知整個大宋軍隊的實力狀況,心中只有擔憂。

岳飛雖然統領著一支六萬人戰兵,是一支龐大的軍隊,然而這支軍隊卻缺乏鎧甲武器,同時也未能獲得足夠的財力支援其北上抗金的行動。

因此,最佳的策略或許是繼續南下作戰。在此過程中,各地方州府將會提供糧食支援以解決軍隊的糧草問題,同時也會向岳飛的軍隊提供鎧甲以增強其實力。

透過帶走南方各州府的糧食和鎧甲,宋軍可以邊戰邊退。這種策略能夠在戰鬥中逐步穩固並壯大自己的實力。

岳飛向趙構提出了自己的戰略思考:“殿下,當前我朝軍事實力有所不足。更令人憂慮的是,軍士們缺乏充足的糧食和後勤保障,以及鎧甲刀劍等戰爭物資。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如何能夠與金國抗衡呢?臣認為,我們不妨採取邊戰邊退的策略,同時對敵人佔領的各州府實施堅壁清野政策。這樣一來,百姓也能夠跟隨我們一同轉移到南方,以增強我們的國力。”

趙構聽完這番話後,內心深感認同,然而表面上卻不動聲色地說道:“本王深知嶽將軍的忠誠與義氣,但中原百姓正忍受著苦難,本王又怎能獨自逃離呢?況且,本王已經發布了不久後重返開封府的通告。”

望著趙構神采奕奕、慷慨激昂的模樣,岳飛心中不禁泛起一絲輕蔑之意。

雖說趙構言辭如流,然而他的雙腿朝著南方狂奔。

然而話又說回來,作為一位閒散王爺的趙構,他在動盪不安的戰爭裡也難以分辨誰是忠誠之臣,誰又是奸佞之徒。

但有一點準沒錯:聽自己話的就是忠臣。

岳飛此時手裡可戰之兵,已經達到六萬之眾。麾下有韓世忠,劉錡,李顯忠,楊沂中,田師中,張俊,楊維忠,折彥質等諸多猛將。

如果沒有魏八千前此前搞的一系列改革的話。 岳飛此時會選擇隱忍幾年積累實力後直接反推對方水晶。

然而,由於魏八千對新軍的改革制度,岳飛曾經指揮過新軍滅了西夏和金國,使得新軍各集團軍在大規模作戰中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實力。

岳飛技能+1:大兵團作戰指揮大師。

因此,岳飛的思維也隨之發生了轉變,他心中醞釀出一個計劃——《重現新軍輝煌》。

“如果富平之戰的十二萬西軍,變成了十二萬新軍呢?”

岳飛摸著下巴考慮這件事的可能性,突然一拍腦袋:“不對,新軍很便宜的,怎麼能跟西軍甲士同一個價格呢!十二萬西軍步卒的價格應該是三十萬新軍士兵?還是五十萬?”

想了一半的岳飛又琢磨出不對勁:“這也不對啊,新軍士兵三個月就能打仗了,西軍訓練得一年起步,開銷不一樣啊,看來有錢研究基諾夫飛艇了!”

岳飛各種操作儼然比穿越者還穿越者。

遠在五國城蹬木製腳踏車的魏八千突然打了一個噴嚏:壞了,我成替身了!!!

在護送趙構抵達應天府,繼而登基稱帝之後,岳飛再次連續擊退金人的猛烈進攻。此時,岳飛威名顯赫,已成為南宋的中流砥柱,身份名聲一時無兩。

岳飛第一個被加封-靖節輔國之臣。

趙構對其雖然極為信任,但由於老趙家本來就是防範武將,加上謠言四起,以及被罷免兵權的劉光世等人對岳飛多有怨恨,煽風點火之下,這些事情讓完顏構心裡也產生了懷疑,岳飛是否有不臣之心呢?

岳飛已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機,許多文臣武將都彈劾岳飛目無君上,擁兵自重。

岳飛對於這件事情無動於衷,你們以為岳飛在第1層,實際上鵬舉已經在大氣層。

早在收攏軍隊的時候,岳飛將全軍的工匠們集中到了一支軍隊之中,成立神機營,神機營則負責研究各種火器研究和火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