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103 章宣政殿議事

這時,還不等兵部尚書回稟。

那些的文武百官便已經聞訊火速趕往宣政殿,紛紛向皇上行禮請安。

“眾卿免禮。”

皇上端坐龍椅之上,臉色沉靜如水。

宣政殿外的長廊上,宮燈明亮,殿內的氣氛嚴肅而凝重。

儘管文武百官們心中各有思量,但都選擇了沉默,靜靜地等待著,誰也不願意當那隻出頭鳥。

(嚇死本官了,還真以為皇上駕崩了。這到底是何人傳的謠言。)

(皇上這不是活的好好的嗎?哪裡駕崩了。待本官下朝後定要好好徹查一番,哼—。)

(本官還是等其他大人發言再說話吧!)

(端看皇上此時的臉色,本官還是繼續苟著吧!)

(看兵部尚書那模樣,本官還是等等再說吧。)

…………

長廊之下,微風穿過高高的窗戶,送來淡淡的花香。

無奈之下,兵部尚書只好硬著頭皮繼續剛才和皇上的話題。

“回稟皇上。”

只見兵部尚書莊舟放下手中的奏摺,沉聲說道,

“御將軍又收復了一座城池。當真可喜可賀。”

“可邊關之地本就苦寒,如今又逢嚴冬,缺衣少食,戰馬死傷過半,若不及時支援,只怕戰士們難以抵擋啊。縱使御將軍再是英勇無敵,糧草斷絕,也會不戰而敗。到時我朝必會腹背受敵啊!。”

“諸位愛卿,你們怎麼看?”

皇上將手中的奏摺狠狠的拍在桌面上,聲音嘶啞而低沉。

殿內諸位大臣聞言,紛紛面露憂色,竊竊私語。

“皇上,還請速速下令調糧支援邊關。不然,邊關的戰士們可就要餓死沙場了。”

一位大臣出列說道,聲音中帶著幾絲憂慮。

“皇上,微臣贊同。”

一品大員出列說道。

“臣附議”

“臣附議”

…………

一眾大臣紛紛出列,附議著先前朝臣的話語。

“皇上,末將請求帶兵前往邊關支援。”

這時,一位身著鎧甲的將軍出列說道,聲音鏗鏘有力。

“愛卿如何認為?”

皇上聞言,沉聲問道。

“皇上,末將以為除了火速調派糧草前往邊關支援,刻不容緩之外,還要再派兵增援邊關,務必保證邊關守軍能夠堅守下去。”

那位將軍說道,聲音中帶著幾分慷慨赴死的軍心。

聽著諸位大臣的話,皇上的臉色漸漸好轉。

(這些朝臣終是還有些作用。)

只見皇上他長出一口氣,緩緩說道,

“戶部尚書可在?”

本打算苟起來的戶部尚書王大人聞言,立刻出列。

(哎,原以為在這邊關急報之下,本尚書可以安穩度過今日早朝的,沒想到皇上還是不肯放過本尚書啊?)

只聽他苦澀的回道,

“臣在。”

此時皇上看著苦著一張圓臉出列的戶部尚書,原本沉重的心情不禁輕鬆了幾分。

“王愛卿,朕昨日交給你的五十萬兩白銀讓你準備邊關糧草,今日可有準備妥當。”

皇上此話一出,原本充滿凝重低壓氣氛的宣政殿立馬議論紛紛起來。

(皇后娘娘這可是干政了啊!)

(是啊,歷朝歷代規矩,後宮不得干政,不然會出大亂子的啊!)

(我等一定要勸慰皇上,不能任由皇后娘娘這般有恃無恐。)

…………

戶部尚書聞言,在眾朝臣的目光注視下,硬著頭皮大聲的說,

“回稟皇上,還得多虧皇后娘娘的大義慷慨,才讓微臣得以快速湊集好糧草,如今只等皇上旨意一下,便可調儙糧草送往邊關。”

皇上聽著戶部尚書的言語,又聽著下方文武百官的竊竊私語。

原本輕鬆幾分的心情瞬間陰沉了下來。

(哼,一群酒郎飯袋,只知道自己兜裡有幾分銀兩,怕是忘了這銀兩是誰給的了吧!)

站在皇上身側的曹公公,明顯的感覺到自己周身的氣壓低了下來。

只見他額頭上悄悄佈滿了一些冷汗。隨即他也略帶不滿的看著那些朝中大臣。

(這些個大臣眼睛都長頭頂上了嗎?沒看見皇上臉色不好了嗎?)

(這都什麼時候了。還在那竊竊私語。)

這時,曹公公耳畔響起皇上的龍音,

“曹正,平西大將軍現如今身子養的如何了?”

曹公公聞言,立馬彎腰恭敬的回道,

“回皇上的話,今日宣旨之時,平西大將軍還想進宮為皇上分憂來著,老奴看著他的氣色,像是大好了。”

皇上聞言,當即點了點頭。

(既然平西大將軍身體大好了,那朕也就放心大定半了,至於……算了,先度了眼下的難關再說吧!)

隨後皇上看著那些依然在議論紛紛的文武百官,只見他一拍龍椅的扶手,帶著威嚴和怒氣的龍音大聲說道,

“既然如此,朕就下令調派糧草,護送邊關。令再調遣五萬兵馬,速去支援邊關。此次行動由兵部尚書莊舟親自督辦。”

“是,皇上。”

兵部尚書莊舟立刻應道。

“另外,朕會親自前往太廟祈福。祝願我大定王朝此次能夠大勝西戎。”

“此外,朕會下旨責令鎮守邊關的御將軍,必須死守邊關,等待援軍到來。一舉殲滅西戎。”

“另外,責令平西大將軍掌管京機大營,守衛京機,以防周邊小國趁機來犯。”

“是,皇上。皇上聖明,吾皇萬歲萬萬歲。”

眾人聞言紛紛出列答道。

“諸位愛卿,若無其他奏摺,可退下。”

皇上看著一眾大臣,疲倦的面容上露出幾分乏色。

可此時,朝上眾臣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就是無一人應答退朝。

皇上見狀,頓時皺起眉頭,不滿的說道,

“怎麼?諸位愛卿還有本奏嗎?”

這時,身為史官的官員立刻出列說道,

“啟稟皇上,臣聽聞皇后娘娘在後宮中為邊關湊集糧草,給了戶部五十萬兩白銀。請問皇上可有此事?”

皇上聞言,臉上頓時陰沉了下來。

“確有此事。”

皇上說著,便把目光掃向了戶部尚書王大人。

(王愛卿,該你上場了,可別忘了你那顆腦袋。可是真暫時記掛在那脖子上的。)

王尚書感受到皇上的目光,頓時全身一顫。

(完了完了,該來的還是來了。)

史官聞言,拱了拱手繼續說道,

“啟稟皇上,臣以為皇后娘娘此舉有干預朝政之嫌。”

皇上聞言,頓時有些怒意。

只見他臉色陰沉的看向史官,語氣不善的說道,

“皇后此舉,乃是為了大定王朝,你作為史官不去記錄皇后的功德,反而責問起皇后干涉朝政,是何道理?”

史官聞言,頓時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拱手繼續說道,

“皇上息怒,臣不敢有任何非議。只是皇后娘娘此舉已觸犯了大定規矩。臣不得不以史官的身份,提醒皇上。”

“另外,臣作為史官有責任將此事記錄在案。”

“哼——”,

只聽皇上冷哼。隨後他看了一眼站在朝堂之上的百官,大聲說道,

“諸位愛卿心裡可都是如史官所說一樣認為的。”

不等其他人作答,皇上便直接點名戶部尚書王大人說道,

“王愛卿,你執掌戶部尚書一職,是不是也認為皇后她有干涉朝政之嫌。”

正在這時,殿外傳來一聲太監的尖細的唱響聲,

“皇后娘娘駕到——”。

隨著這一聲唱響,原本還站在朝堂之上的百官,當即把目光投向了殿外。

(皇后娘娘怎麼來了這宣政殿,)

(這裡哪是她們一後宮的女人能來的地方?)

(皇后娘娘這是明晃晃的干涉朝政啊!)

(本官定要參皇后娘娘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