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章普通人的一生

普通人的一生頂多攢下一個大物件,

那便是房子。

在普通人群裡他們是成功的。

從交通,資訊閉塞,教育落後的山裡走出來,透過兩代人的努力,成功在小鎮安家落戶。

曾有個村裡小學畢業的初中同學說:“媽耶,讀了初中我才知道過去幾年學了多少錯字,小學老師初中沒畢業,上課用方言。”

他們沒有音樂課,沒有美術課,更沒有體育課,最好的體育便是放學回家幹農活。

讀書只有一條路選擇,進體制,考編制,拿鐵飯碗,每月幾千工資便是最成功的那群人。

沒有人知道還有藝術這條路。

有的孩子天生有歌唱家的嗓子,教育條件受限,掩埋了與生俱來的優勢。

小鎮上生活著這樣一個群體,

他們放下鋤頭,卸下揹簍,來到小鎮,拿起鏟子,扛起水泥,肩上負重的東西從幾十斤的柴火換成一百斤的水泥。

生活變得更重了,小鎮生活沒有想象中的輕鬆。

建了一棟三層的樓房,花光半生積蓄,甚至欠下不小一筆貸款,沒有了養老的錢。

他們與大城市退休工人恰恰相反,沒有拿著高額養老金在家養老或者全國旅遊。

子女也沒有能力給他們足夠好的晚年生活,可能人和耕牛的命是一樣,忙忙碌碌,辛辛苦苦過完一生。

最後還沒明白什麼樣的生活才是最想要的。

當下工薪階層的人,能夠養家餬口不欠外債已是最大的成功,面前是幾座大山——住房,教育,醫療。

很多人一生翻不過第二座山。

國人的觀念裡,房子是剛需品,一家人必須要有一個家,任何事都必須要給房子讓路。

天空飄下來細細的雨,到處灰濛濛的,溫度相比前幾日低了很多。

身前燒了一堆火,把人烤得非常乾燥,火堆裡不時噼裡啪啦,偶有火星飛到鞋上燙出一個黑點。

向前烤著火望著眼前忙碌的人群,他們的衣服很舊,沾了不少泥土。

花了三萬塊請來一群工人清理小院裡的廢棄物,來幹活的工人是兩家人,四個青壯年,四個老人。

沒想到胖子給找的工頭是初中同學‘俞書達’,小時候乾瘦的猴子已成油膩大叔。

穿衣很老派,長相也老派,他像被飼料催熟的豬,妥妥的中年油膩男形象。

立領的格子保暖衣紮在西裝褲腰裡,黑色皮外套敞開,挺著大油肚,鼻子上黑頭顯眼。

腰間掛著一大串鑰匙,天海房東門的鑰匙估計沒他腰上的多,真不清楚他家有幾個保險櫃和房間。

變化太大了,身上沒有半點十年前那個少年的影子。

剛見面,向前認不出,是對方先認出來他。

“你現在專門幹這個?”

俞書達快速吸了幾口,把菸頭扔進火裡,吐了口唾沫:

“有什麼辦法,書沒讀好,最好的出路就是找到一個謀生的工作,沒其他想法,人嘛,活得簡單一點好。”

“很多人書讀好了反而過不好一生,我們不清楚這一生到底想要的是什麼,目標一直在變。”向前想到了人才市場的招聘崗位薪資待遇,

薪資六千以上的工作要求面試者碩士學歷,企業還以此為炫耀點“我們公司前臺還是重點本科畢業的。”

沒遇到歐陽舒雯,或許不清楚要努力多少年才能把小院拆了重建,有很大幸運成分。

或許,孟玲的變心是自己起飛的開端,一直待在衡宇,滿足於月薪一萬五的工作,談著沒有未來的戀愛,

不出去走走永遠沒有機會掙到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財富,上天還是眷顧自己的。

俞書達盯著他的側臉看了很久,不清楚他在外面做什麼工作,只知道中考他上了市裡最好的高中,樣子依舊年輕,羨慕他的樣貌:

“你還是一點沒變,只是長高了,張開了,過去這些年我們經常聚會,女同學依舊青春,美麗,男同學你看起來最年輕。”

“我就當你是在誇我。”

向前記得他家距離小鎮十公里,以前上學,每個週日下午見到他都是汗流浹背,問道:“你家搬到鎮上了嗎?”

“沒有,我從沒想過要搬出來,現在的農村交通,通訊便利,沒必要來回折騰。

人這一生掙錢也就那幾年,越老越不值錢,往後花錢的地方可多了。

像我這樣的只能接點小活養家活口,大活沒資格參與。

家裡兩個兒子快上小學了,父母年紀也大,我不想父母像他們那樣頭髮全白了還出來幹這麼累的活。

在老家隨便種點兒,夠吃就行。”

相同的年紀,在向前想著規劃未來,想著帶奶奶出去旅遊,心還在飄忽不定時,同齡中有人已經開始認命。

他們這樣的人未來一定不會大富大貴,也不會窮困潦倒。但是,幸福是一定的,有個同樣認命的另一半,日子裡歡笑不斷,認清自已才能知足常樂。

久久沒聽到向前說話:“有幾個同學在鎮上工作,晚上大家一起聚聚,我請客。”

“我來請客吧!去市裡上高中以來沒跟大家見過面。”

“你像是從人間徹底消失,問誰都不知道你去了哪裡。”

俞書達沒有跟向前客氣,拍了一張合照發到班級群裡,【晚上向前請客,方便的同學報個名,我去找地方】

兩個同齡人看起來像是兩代人,一個臉蛋白皙,嫩得掐出水,另一個滿臉胡茬,臉上油光發亮。

照片一發出去立馬有人調侃【老俞啊,歲月這把殺豬刀沒捅向前,全捅你身上了】

【小貴子,晚上罰三瓶】

【不好意,我不在家】

陸陸續續有人出來,群裡炸鍋了,向前給胖子打了個電話,讓其幫忙訂一個上點檔次的酒樓。

“鎮上最好的地方是山水大酒店,我有朋友在裡面上班,你訂幾桌?”

“訂三桌,吃不完明天咱們接著過去吃………”全班加上幾個老師還不到三十人,群裡只有28人,中途輟學的是陸續拉進來的。

很多人在記憶裡沒留下太過深刻的印象,全班初一開學有48人,有上了一個月輟學的,有上了半年,一年的,走到最後的人越來越少,全班中考只有18人。

原來,人生的比賽從學生時代開始,這樣的比賽將伴隨一生。

少年比成績,中年比車房,比存款,比人脈,老年比子女。沒人炫耀,但無影之中參與到比賽裡。

過些時日,把手頭的事忙完,請鄰居們吃頓飯,救命是大恩,救的是自己的命。

小王八蛋是王翠花的命根子,奶奶何嘗不是小王八蛋精神的寄託。

遇到了事才明白‘遠親不如近鄰’是咋回事,在此之前是真的恨他們。

不少人遇到他還是有些尷尬,可能意識到前些年做得有些過分,沒道理去欺負人家老弱。

在小鎮沒有親戚,奶奶孃家只有一個堂哥,一生未婚,早些年過世了三天才被人發現,村集體出錢給他安葬。

沒有親戚可以自己認,總不能跟誰都不來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