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番外 鴻運當頭的安親王

老年的安親王回憶起自己的一生,得出個結論:他就是個棒槌!

幼年靠生母,少年靠皇兄,中年靠妻子,老年靠女婿,妥妥的一事無成……

但他這般評價自己是妄自菲薄了,因為後世史學家對他的評價是八個字:鴻運當頭,福星高照。

先說安親王的生母,吳美人。

先帝認為自己一生勤政不懈、愛民如子、治績卓著......

如果硬要說汙點,那就只有一個,容易酒後亂性......

在一個在晦暗如墨、風雨交加的夜裡,宴飲後的先帝在迴廊處隱約看到一位風姿綽約的美人,也許是月色太美太溫柔,他沒把持住自己,在宮人一臉震驚的表情下,將美人拉進了宮殿。

待第二天醒來,先帝看了一眼身邊人,立刻悔不當初,掩面逃去。

他一直拼命強迫自己忘記那一眼,怎麼形容呢,枕邊人非常有陽剛之氣!

他也曾問過隨侍的太監,為什麼不攔住他?

太監可憐兮兮的說:“官家,您當時就像餓虎撲食一樣,我們兩個人都沒攔住......”

之後就再也沒人敢提起那個女人,先帝漸漸遺忘了自己的黑歷史。

直到有一天,皇后告訴他多了一個兒子,他才驚訝的發現,那日倉促之下居然沒人給她送避子湯。

細查之後才知道,原因在自己,因為他勒令隨侍的太監:打死也不能說他昨晚做了什麼。

根本沒人知道他寵幸了宮女。

既然育有皇子,先帝就不能放任不管,於是便賜了她美人的稱號,並且賞賜了一個離他最遠的宮殿。

吳美人,吳美人,就當沒有這個人吧......

一個官家嫌棄的美人,一個不被期待的皇子,還住在一個遠到沒人去的宮殿,簡直與冷宮無異。

吳美人是一個心寬體胖、隨遇而安的女子,她每日都過的開開心心。

不用她幹活,還有人伺候,多好的生活。

母子倆雖然生活的不富裕,卻很幸福,因此也讓安親王養成了知足常樂的性格。

安親王直至八歲才被先帝想起來,把他拎到資善堂聽學,然後先帝就悲催的發現兒子沒救了,因為他這麼大仍然大字不識幾個。

先帝對先生教導安親王的要求是:識字就好。

先生對能教好安親王一事也沒有信心,故而對他沒有過多的要求。

皇后曾問過先帝為什麼不喜歡吳美人的兒子,先帝吱吱嗚嗚的沒有正面回答。

真正原因是他每次見到這個兒子,就會讓他想起那晚顛鸞倒鳳的自己,這母子倆長的簡直一模一樣,看到兒子就好像看到了吳美人,難受......

在別的皇子你追我趕、起早貪黑學習時,安親王就在一旁打瞌睡、釣魚、發呆。

仁宗反倒是很喜歡這個弟弟,他是唯一一個沒有上進心的皇子,因此對他也多有照拂。

安親王成年後迎來了人生第一個打擊,吳美人病逝了。

他雖然不能像平民百姓一樣稱呼吳美人為母親,但她是這個世上最愛護他的人,吳美人的離世讓安親王傷心欲絕。

而後安親王的四弟和五弟就開始謀反,被仁宗無情的鎮壓,平反後不久先帝就薨了。

這個原來人聲鼎沸的皇城最後只剩下皇兄和他。

皇兄曾經和藹的問過他:“權勢好不好?”

安親王不假思索的說道:“權勢太好了!”

仁宗眼神有點微妙,但他仍然耐心的問:“好在哪裡?”

安親王賤兮兮的說:“上次曹顯源帶我喝花酒,我忘了帶錢,跟他借了五十兩打賞歌女,事情過去一個月他都沒敢跟我要。後來戶部尚書的小兒子跟他借了二十兩,他第二天就上門跟戶部尚書討要,害的那個小子被他爹打的一旬都下不了地。皇兄,我要不是您弟弟,曹顯源是不是早就來咱家上門討債了?”

仁宗被氣笑了:“咱們趙氏子弟怎麼能連喝花酒的銀子都沒有,我給你一千兩,以後你隨便花。”

從此安親王就養成了沒錢找皇兄的毛病,主要仁宗也樂此不疲的給他。

這樣踏實生活的弟弟,不要太好!

待到他十八歲,仁宗為他開府,賜他郡王之位,還為他聘了清河世家的小女兒陸詩音作王妃。

正是因為仁宗對弟弟關愛有加,他的仁德之名也更為遠揚。

有愛護他的皇兄,有善於持家的王妃,安親王儼然成為汴京城第一紈絝。

仁宗對他的要求就是:吃、喝、玩、樂,與他的追求不謀而合。

被封郡王后,他僅有的煩惱就是女兒的身體。她生來孱弱,頻頻生病,直至藥石無醫,愛女心切的他只能求神問佛。

最終得出了要找到八字相合的人才能續命。

歷經千辛萬苦,人終於讓他找到了,是崔太尉的孫子,小夥子根正苗紅,他覺得不錯。

誰能想到長大了居然成為睜眼瞎,看上了別的女子,還死活要與女兒和離。

好在他機智,使了一招榜下捉婿,把狀元郎抓回家當女婿。

這個女婿長的好,學識好,就是出身不好,居然還是崔家子孫。

但見他一片赤誠,苦戀女兒,而女兒對他也動了心思,最終他只能成人之美。

然而這只是他對外人的說法,實際上是他在殿上吹了大牛,實在找不到比崔容時更合適的女婿,只好倉促的把女兒嫁了出去……

後面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智勇雙全的女婿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