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夫,你這輕易不動手,一下廚,這菜做的,香飄四溢。”
沈蓉坐在桌上,嘴就沒停,看到她這個樣子,沈雪也是哭笑不得。
“一個女孩子家,就不能斯文點,搞得跟多少年沒吃飯一樣。”
對於沈蓉這狼吞虎嚥的模樣,沈雪也是無奈,沈蓉卻是不以為意。
“在自己家裡,要斯文幹嘛,都是自己人,吃飽了就行。”
因為找物件的事兒,沈蓉現在無論是跟劉春梅還是沈雪,關係都有些微妙。
“吃飯,吃飯,自己家裡,不要管別的,妍妍,浩浩,你們用筷子,車用手抓,看著點弟弟。”
陳陽給三個小傢伙每人都夾了一塊雞翅,他算是提前幾十年讓可樂雞翅這道菜問世了,結果也顯而易見,三個小傢伙都很愛吃。
“你就慣著她吧,以後這丫頭三十歲還不嫁人,到時候我娘找你麻煩,你可別躲著。”
沈雪撇撇嘴,自家老公跟她不是一條戰線,她心裡有些不太舒服。
沒辦法,她有著時代的侷限性,現在才八十年代,女孩子二十六七歲不結婚,確實是大齡中的大齡了。
“姐,你就甭操心我了,三個娃還不夠你操心的,實在不行,跟我姐夫再給我生個小外甥得了。”
沈蓉一邊吃還不忘一邊跟沈雪吐槽,沈雪聽著氣的直翻白眼,三個孩子已經快把她吵翻天了,還再生一個,這妮子,身上有反骨啊。
“你這丫頭,也少說兩句,你姐說你也是為了你好,想要你早點遇到一個心愛的人,早點成家立業,這樣有人照顧你,她們也省心了。”
“媳婦,吃飯,吃飯,都彆氣了,再吵也得過日子,不能餓肚子不是。”
陳陽說道了幾句小姨子,他再不出來當個中間人,兩姐妹說不得要吵起來。
兩姐妹都給陳陽面子,沒再繼續這個話題,就算是後世二十一世紀,因為結婚的事鬧矛盾的家庭也大有人在,別說現在了。
“對了,這次酒交會搞得怎麼樣,我看來參加的酒商可不少?”
陳陽只知道沈蓉組織了這個酒交會,請了不少品酒大師,還找了電視臺宣傳,但是對於這次酒交會具體怎麼運作,他卻是一點也沒有關注。
沈蓉現在也不是小孩子了,她在宣酒廠也待了一年多,有自己的想法,陳陽不會去幹涉。
“還能怎麼樣,自然是咱們的國窖1978拔得頭籌唄。”
“這些品酒大師都是我請的,各種噱頭也是我設計好的,就相當於花錢請演員,哪怕一波三折,各種險象環生,可不過都是為了用其他品牌的酒來襯托咱們宣酒。”
“其實從一開始,這些大師被我請來的時候,我們宣酒最後奪冠就已經註定了的,我花錢,不聽我的聽誰的。”
“當然,這次是這樣,下次主辦權就交給滬市了,到時候公平公正公開,就各憑本事了,省的被人詬病,反而沒有了可信度。”
“但是無論如何,這第一屆酒交會我們是冠軍。”
沈蓉顯然很是得意,第一屆最是吸引眼球,畢竟之前壓根沒有這玩意兒,他們這次算是出盡了風頭。
就算以後別的酒廠仿照他們也給自己的品牌搞個什麼冠軍,那也是會被人說是他們自己搞出來的,沒有公信度,不像這次,他們都圖新鮮,關注度都沒在主辦方是誰身上,畢竟以前從來沒有過這種酒交會。
“嗯,趁著這次最好能推出幾個新產品,國窖1978以後要做特供,做精品,還可以開發個什麼東方紅1949啊,以後還可以搞個東方韻系列,主打清香型……”
“我說的只是建議,最主要的是要去培養釀酒大師,咱爹雖然是酒廠的少東家,可沈家酒坊到底當年也只是個小作坊,多去那些有底蘊的大酒廠學一學。”
“釀酒的師傅,還有工藝,都要積累,廣告是可以讓宣酒名聲大噪,短時間不愁銷路,可最終讓客戶形成忠誠度,靠的還得是品質。”
陳陽點到為止,沈蓉現在已經做的很不錯了,畢竟剛剛走出校門,要真正把理論知識轉化成為實際,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這些事情,還得讓她自己慢慢去摸索,陳陽只能站在一個未來者的角度,給她一些建議。
“姐夫,你說的我會仔細研究一下,做品牌,做系列,提特款這些都在計劃內,但是怎麼去做,還需要去實際驗證市場才能決定。”
“至於這個培養釀酒大師,和學習釀酒工藝這方面,回去還得跟我爹商量一下,他老人家現在可是有點飄,總覺得老沈家那點釀酒技術有啥了不得的。”
“說白了,即便是老沈家最輝煌的時候,不也就在皖省周邊賣賣,最大的銷售渠道也只是清河一帶,咱們現在都賣到全國各地了,釀酒工藝上面,我們和一些大酒廠,確實有差距。”
沈蓉很清楚,陳陽說的這些是事實,宣酒之所以能這麼快的實現銷售量爆發,完全靠的是營銷手段。
在一大堆大酒廠裡面,宣酒的品質並不算特別優秀,只不過他們在別人都沒有意識到廣告和宣傳的重要性的時候,他們先人一步。
等以後其他的酒廠開始仿照他們進行宣傳,到時候競爭會非常激烈,如果沒有過硬的品質支撐,宣酒恐怕很容易從現在的銷售爆款寶座上被人擠下來。
“你能聽懂我的話就行,至少目前來說,宣酒廠未來幾年的發展應當是欣欣向榮,形勢一片大好的。”
“但是我們的眼光要放長遠,既然選擇做企業,就要有長久的規劃,並且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規劃,這樣才能讓企業走的更長遠。”
陳陽在傳授自己兩輩子經商的經驗和理念,宣酒廠真要做好了,未來上市資產爆發,或許有可能很短的時間內,市值會比振華多年實業積攢下來還要多。
茅臺就是最好的例子,上萬億的市值!
這就是做實業的弊端,或許做了一輩子,反而被淹沒在歷史程序的滾滾車輪底下,即便做成行業龍頭,甚至還不如人家上市之後的幾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