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3章 立國號大乾

劉辯一直做的都很隱秘,隱秘到很難讓人懷疑。

這些年董寧之所以沒有過多的與這個一口一個亞父叫自己的皇帝親近,更多的也是在防備著他。

如果沒有系統的查詢功能,董寧也不會懷疑到他的頭上。

畢竟,誰會和一個傻子較真?

但是有一點讓人不得不注意到他。

沒有人會為了一個無根浮萍而努力,數年之前的劉慕敢刺殺自己,王允等人敢在自己詐死之時跳出來,自然是得到了某些人的授命。

開始的時候,董寧一直都覺的他們只是想要奪權,然後掌控朝堂。

後來在他們死後,劉辯便徹底放棄了希望,也是從那時開始,他稱自己為亞父。

正如劉辯自己說的那樣,他不想當皇帝,但做到這個位置,他總得做點什麼,哪怕這只是徒勞無功的行為,至少在以後可以對著列祖列宗說他努力過。

“你做的已經夠多了。”

“皇后呢?她還好吧?”

董寧沒有想著去為難對方,而是問了一下唐姬。

“死了。”

劉辯面露愧疚的答道。

“你做的已經夠好了。”

“心夠狠,也夠聰明。”

“就是局勢如此,你做再多也沒有意義。”

董寧點了點頭,對於劉辯很是讚歎。

“所以,亞父會殺我嗎?”

劉辯看著董寧,有些畏懼的問道。

“你雖然想要殺我,卻沒殺成,我自然也不會殺你。”

“我若殺你,這最後揹負罵名的就是我了。”

董寧搖了搖頭。

“其實我也知道這些都沒用,可是我還是得做,我要不是皇帝,皇弟就不會死,我也不會為了最後一搏而變成閹宦之人,唐姬就不會死,王允他們也就不會死。”

“亞父,我真的好恨啊,我那個母親,竟然不向著我這個兒子。”

“不過這一天還是來了,我終於可以離開這個囚籠了。”

劉協嘆了口氣,眼中已無對這皇宮半點的留戀。

這些年他暗地裡做過很多,為了能夠不愧對先輩,與王允等人合謀。

在王允他們出事之後立即做出應對,以犧牲劉協的方式來矇騙過所有人,徹底與這件事擺脫聯絡。

為了最後搏一把,把自己的龍根弄斷謊稱沒有能力,同時給唐姬下毒,想要以不能行房事為由誘騙董寧入宮。

都說劉協比劉辯聰明,但董寧卻覺得劉協遠沒有劉辯聰慧。

劉辯懂得隱忍、懂得裝傻、懂得放棄,而劉協卻一味的無能狂怒。

“準備一下吧,很快你就可以離開了。”

董寧輕聲說了一句,然後離開皇宮。

看著董寧離去的身影,劉辯有些頹然的踉蹌了幾步。

伸出手,從腦後的頭髮中取出一根針,隨即丟棄在角落。

有史記載,劉辯輕佻無威儀,而劉邦年輕之時便是如此。

...

一個月內,天下各地湧現祥瑞,龍形玉石出土於涼州,長安夜間紫光升騰,各種異象全部出現在大漢西方。

公元二百年,群臣開年後第一天上朝。

“啟奏陛下,臣觀測天象,紫氣升起於西涼,同時西涼又出土一條玉龍,無不彰顯著乾王功德無量。”

“自古天下有德者居之,乾王平定寰宇,掃平諸侯,還天下萬民太平,功蓋五帝,陛下何不效仿堯舜禪讓於乾王,屆時亦可留下美名。“

太史令王立躬身一拜,聲若洪鐘。

“胡言亂語,帝位豈可輕讓?”

“此事休得再提,散朝!”

董寧沉著臉,怒聲訓斥,隨即拂袖而去。

三請三讓之後,董寧“不情不願”地答應了劉辯的禪讓。

受禪臺耗時一個月,在雒陽城西十里之處搭建。

三月,大地回春萬物生,百官、百姓以及軍隊全部抵達受禪臺。

董寧身穿黑色金絲龍袍登上受禪臺。

“乾王董寧,德兼五帝,功蓋萬世,朕決定退位讓賢,將皇位禪讓於乾王。”

劉辯高舉傳國玉璽,在高臺之上大喊道。

“乾王!”

“乾王!”

“大乾萬歲,大乾萬歲!”

受禪臺四周,百姓、將士紛紛吶喊。

這並不是刻意安排的,而是董寧自掌控朝堂以來,所做的一切百姓確實看在眼裡。

相比於一個從未聽過姓名,受過其恩惠的漢帝,他們只知道董寧這個乾王。

“朕,上承天意,承繼大統,即日起,立國號大乾,改元乾坤,建都洛陽!”

“封,遜帝劉辯為饒陽公!”

董寧接過玉璽,站在高臺之上高聲道。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百官、百姓紛紛跪拜,而將士則是手持兵器,單膝跪地。

大漢雖然不是所有場合見到皇帝都要跪拜,但登基這種場合確實需要行跪禮。

“平身!”

董寧雙手抬起,出聲道。

“自今日起,朕決定全國免田稅一年,以慶大乾初建。”

董寧沒有選擇大赦天下,而是以免稅來慶賀。

大赦天下的弊端實在是太過嚴重,百姓也沒有撈到什麼好處,反而深受其害,只會助長那些犯罪分子的風氣,降低犯罪成本。

而田稅的減免卻是實打實的,大乾數千萬百姓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得到切實的利益。

“陛下萬歲!”

“陛下聖明!”

百姓們狂熱的大喊著,聽到的終於不是大赦天下了。

天可憐見,孝靈皇帝在位之時,每年都會大赦天下,百姓對此是深惡痛絕。

禪讓大典結束之後,百姓被疏散,董寧這才和劉辯下了受禪臺。

雒陽城外

“饒陽公,你自由了。”

董寧看著已經褪去龍袍的劉辯,出聲道。

“是啊,我自由了,可你卻又被束縛了。”

“說起來,我還要謝謝你呢。”

“能夠封我為饒陽公,能夠讓我回到父親生長的地方看看。”

劉辯身著一身錦袍,輕笑道。

“接下來有什麼想法?”

董寧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隨口問道。

“就像我說的那樣,到天下各處去看看,饒陽公的食邑夠我生活的了。”

“不過可惜的是,我沒辦法為父親繼續延續血脈。”

劉辯目光看向遠方,眼中滿是希冀與渴望。

“其實,有時候一個人逍遙自在也沒什麼不好的。”

“去吧,如果剛好路過雒陽,可以來看看你母親。”

董寧微微頷首,叮囑道。

“不了,我知道陛下不會為難我的母親。”

“好了,天色也不早了,謝謝你送我的馬。”

劉辯搖了搖頭,摸了摸這匹駿馬,隨即翻身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