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章 柿景鎮

從梨鄉溝到柿景鎮的路和從周家老宅到山腳下的小道沒啥區別。

無非就是路寬點,遠比不上前世的土路,完全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典範。

周興然和王學義都屬於比較安靜的性子,兩人沒怎麼聊天,都在埋頭趕路。

不知道走了多久,人越來越多,周興然已經累的雙腿有些打顫了,第一次急行十幾里路不太適應,兩個窩窩頭早在半路上就進肚子了。

周興然看著頗有些氣定神閒的王學義:“哥,我走太慢了,是不是拖累你,不會耽誤你上課吧?”

王學義看著他安撫的笑了笑:“不會,離上課還有一段時間。你是第一次走這條路才會覺得遠,走習慣了就好了。”

周興然一邊跟著王學義往學校走去,一邊打量柿景鎮。

柿景鎮的房子也都是用石頭搭建的,大多數的房子比梨鄉溝的好多了,石頭切割整齊,都跟周家老宅似得。

但也有一部分房子從外觀上看著就破破爛爛的,就像鎮上的居民,很多人的衣服也都是補丁摞補丁。

有些人腰背微駝,臉色蠟黃,周興然注意到他們的手黝黑皸裂,滿是生活愁苦的痕跡。

落後導致了經濟不發達,鎮上就一個傢俱廠,規模還不大。

不能在傢俱廠上班的人,好一點的自己經營一家小店,要不離開柿景鎮去縣裡、市裡尋找工作機會,次一點的在店鋪做幫工。

但工位依舊比人口少,所以鎮上的居民也不是人人都有工作,有些落魄戶活得甚至還不如村裡人,至少還有一口薄田管溫飽。

跟著王學義的步伐,越走房子蓋的也好,小商鋪也越多,周興然知道可能到了類似鎮中心或者商業街的地方。

又走了兩分鐘,隨著步伐一轉,一座白牆紅瓦的建築出現在眼前,周興然看慣了用石頭蓋的土黃色建築,陡然一看到這個,不禁眼前一亮。

大概一人高的白色圍牆將它包圍住,透過鐵質大門望進去,裡面是平整的地面,還有五六間平房。

視線轉向大門,大門右側有個豎著的牌子上面寫著“懷山縣柿景鎮聯合小學 313”,後面的數字是門牌號。

小學的西邊也是一個同型別的白牆紅瓦建築,和小學僅用一堵牆隔開,裡面的佈置和小學很像,只是裡面多了一個二層的平房。

周興然走過去看了看,發現大門處有一個和小學一樣的牌子掛在牆上,上面寫有“懷山縣柿景鎮聯合初級中學 314”。

王學義跟著他走過來,一臉笑意:“怎麼樣,小學和中學離得近吧。”

他渴望的看了看那個二層小平房,說:“明年,我也要去那個樓上讀書。”

周興然:“你一定會的。”

王學義開心的哈哈大笑,然後把他領進了小學。

“我大概還要二三十分鐘上課,每次我都會提前來,在教室裡單獨看會書。”王學義拉著周興然看他的教室,透過窗戶給他指了指自己的位置。

周興然發現教室裡已經坐了五六個人了,都在認真的看著課本。

他不由轉頭擔心的看著王學義,王學義瞬間懂了他的意思,笑了笑:“一個早上而已,不耽誤,還是帶你逛逛校園比較重要,走吧。”

王學義帶著他分別看了看幾間平房,由西向東,分別是一到五年級的教室。

五年級教室南側是辦公室,一年級教室南側是餐廳。

廁所在教室後面,是個紅磚紅瓦的平房,沒有抹牆面,看著像後來加蓋的。

廁所旁邊還有一大片菜地,王學義指著這片菜地說:“餐廳的菜都是在這種的,還補貼給老師一部分,不過大部分學生都是自己從家裡帶飯吃。”

又從後院逛到前院,前院就空曠很多,栽了兩棵樹,門口還有小石頭房,大概是保衛室,除此之外,空空如也。

周興然看著校園裡的人越來越多,知道快上課了,對王學義說:“多謝學義哥了,我也逛的差不多了,你趕緊去上課吧。好不容易來一次鎮上,我想去其他地方再看看,我下午在校門口等你一起回家。”

王學義對此沒發表什麼意見,因為他第一次來鎮上可比周興然興奮多了,什麼都想看,什麼都想摸,只是拉著他叮囑了好一番。

周興然沿著學校這條街走了走,發現這裡實在是個好位置,有商業街,有居住區,有學校,形成一個良性閉環。

住在這裡鎮民衣服上的補丁都比旁人少。

學校對面就是住宅區,不過和學校正對著的這一排房子,大半都改成了小商鋪,賣包子的,賣粥的,學校對面必不可少的文具店兼書店,還有個飯館。

但是周興然逛了一遍並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藥鋪。

沿著來路返回,隨著心意逛了幾條街,又看見了幾間白牆紅瓦的平房,看著進出的人腰板挺直,臉上微帶傲意。

一瞅門口,果然寫著“臨曲市懷山縣柿景鎮政府 380”。

周興然退出這條街,找了家粥鋪進去,點了一碗白粥,花了他兩分錢,店裡的鹹菜隨便吃。

周興然端著粥走到一個看著十分和藹的老大爺面前,在他對面坐下:“大爺,你知道鎮上最大的藥鋪怎麼走嗎?”

老大爺抬頭看他:“咋,家裡有人生病?哎,你可是問對人了,去福安醫館啊。年紀大了,就容易出毛病,那裡的大夫醫術,這個!”

大爺比了個大拇指:“總能藥到病除。”

一碗粥喝完,周興然可是對福安醫館瞭解了透徹,多虧了這個熱心又愛聊天的大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