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傳媒界人士都愁雲密佈,只有大夏傳媒界喜笑顏開。
因為他們直接擺爛了,反正知道幾乎不可能是星河集團的對手,擔心也是沒用的,還不如心態好一點兒,臉皮厚一點兒看看有沒有合作的機會。
如果真的沒有機會,那就索性直接投降算了。
笑死,根本沒有爭奪市場的膽子。
那可是看誰不爽就直接滅掉的暴君啊!
同時也有許多去年關注星河的同行們由衷感嘆,世界真奇妙,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
去年這個時候,他們還在嘲笑星河集團的‘666’目標是天方夜譚,是虛張聲勢,但是今年,即便星河把目標翻了十倍,他們也並不覺得王世風是在吹牛。
整個大夏一年也就製作200多部電視劇,星河一家就製作300部,雖然是全球範圍內,但是很顯然,就是擺明了告訴同行,不要掙扎了, 抓緊時間轉行吧....
電影票房更是讓他們連羨慕的心思都提不起來。
去年整個大夏票房市場才158億美刀,星河一家就佔據了85%以上的票房,而且他們全球總票房236億美刀,甚至比北美票房市場還多,好萊塢巨頭都不敢說硬剛星河,更別說他們這些小蝦米了。
而且聽說高麗整個傳媒行業就是星河的後宮,不管是製作團隊還是演員,超高的價效比讓成本可以降到最低。
至於那個服務社會第一,確實讓他們有些看不懂,公益演唱會是大多數唱片公司都會每年舉辦的活動,為了幫助歌手製造話題刷履歷,但是像王世風這種把公益演唱會當主業,還真是地第一次。
不說別的,這全球兩千多個城市的巡演,光是費用就是一筆天價虧損,而且需要動員數萬歌手滿世界的山溝溝裡跑,也不知道有什麼好處,難道真的是做公益?
這就是大企業嗎?看不懂的迷幻操作。
星河去年依靠Mimo的超級推送演算法以及包銷方案,超高轉換率成為廣告界的熱門話題,連臉書都在破譯推薦演算法,在沒有破譯之前,大機率在圈內沒有對手,任何PPT在包銷方案面前都不值一提。
不過也有人爆料,星河的超級推送演算法並不是傳說中的AI智慧,而是純人工,星河傳媒的直播部全球二十幾萬簽約主播的私域流量轉換的。
當然這個說法也沒有人嘗試過,畢竟全球沒有一家公司會在直播領域喪心病狂的簽約這麼多主播。
至於最後一個第一,更是讓所有人沒脾氣,你們有技術,有資金,有噱頭,你們就是老大,你們說啥是啥,惹不起,真是惹不起。
整個傳媒界都籠罩著陰影。
王世風展示完今年主打的幾個IP後繼續說道“星河集團第二個‘6’,和‘星夢計劃’有關,星河集團與全球多家科技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伙伴,加入星夢計劃,今年目標是透過星夢計劃,深度服務全球6億使用者。
截至目前‘星夢計劃之百態人生’活動全球報名參加人數已經超過三千萬人,意味著大家希望體驗各式各樣的人生需求,滿足使用者的夢想,是我們公司的初衷,
除此之外,星夢計劃與新加入的聯盟成員,會為使用者提供更多專業的體驗,比如我們和全球最成熟的教育機構合作,可以在星夢計劃中實現使用者深度學習的願望,
透過虛擬平臺以及相關技術,可以深度體驗各種特殊職業,比如工程師,設計師,航天員等模板職業體驗,最終決定是否學習該專業,對面臨專業選擇的學生群體會有直觀的幫助。”王世風在虛擬大螢幕上開始展示模擬專案。
觀眾聽到這個活動,剛開始還有些疑惑,不知道這個活動到底有什麼用。
但是看了演示圖後瞭解到。
這就是一個針對教育產業的專案,尤其是高中升大學的群體,可以在虛擬副本中,體驗各種感興趣專業,類似於虛擬實習,在實習過程中感受這個專業的魅力,
這種方法確實可以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自己選擇的專業是否適合自己,這樣就能夠幫助他們提前免去試錯成本,畢竟一旦選錯了專業,很可能會耽誤一生,尤其是一些帶有濾鏡的職業,比如考古,法醫,律師這些職業,
能夠讓他們提前體驗到以後真實的工作環境,不至於被各種影視作品和文藝作品影響擇偶,等學了四年畢業以後,進入相關工作後,才意識到,自己可能不太適合,然後從頭再來。
意識到這個專案的目標群體,直播間全球三四億觀眾都蠢蠢欲動,即便一些已經開始工作的觀眾,也想體驗模擬一下自己理想中的職業生活。
而且不只是體驗專業,甚至還能體驗大學生活,體驗工作環境等等。
這麼一看,星夢計劃就像是一個私人訂製的業務,如果一個人想要聘請這樣一個團隊,大概需要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費用,才會有這麼多演員陪你演戲。
但是星河集團在虛擬世界創造出來的副本,只需要付出開發和維護的成本,就可以反覆利用,這直接攤平了開發成本,讓更多的人能夠用低廉的成本,體驗到科技的福利。
星河集團果然是良心企業。
王世風果然是人類最後的良心啊!
而看了這個星夢計劃,最先感到驚慌的是人力資源行業的,尤其是中介行業,這簡直是對他們的降維打擊啊。
可以模擬未來的生活,從業環境,讓一些專門忽悠人的培訓機構,移民留學機構直接原形畢露啊。
這個專案不是為了滿足使用者的夢想嗎?
怎麼把我們給絕殺了?有毒吧!
介紹了‘星夢計劃聯盟’的幾個主要合作企業院校後,王世風繼續說道。
“星河集團最後的‘6’,是今年要影響全球6成人口的生活。”
話音落,許多國外觀眾看到實時反映的數字還以為出錯了。
影響全球6成,也就是60%人口的生活?
全球一百多億人口,6成就是六十多億人口,星河竟然要影響這麼多人?
你是網際網路嗎?
整個互聯使用者都沒有60億,你們星河憑什麼?
不但觀眾們覺得離譜,連年會星河的員工都覺得CEO這個餅花的有些太大了點兒。
似乎預料到了會引起爭議,王世風不疾不徐,微微一笑,同時巨大的虛擬屏上開始變換為四大板塊。
衣、食、住、行。
“其實很多人不太瞭解星河集團的經營範圍,其實我們不只是傳媒和科技領域,在實體產業我們也有在涉獵,尤其是網際網路影響下的實體產業。
帶貨直播這個產業,就是星河第一個推動的,將新下產品與網際網路平臺相結合,去年一年,直播帶貨在大夏創造了不錯的成績,全年營銷高達1200億美刀,為數萬家商家解決貨物囤積和滯銷問題,同時也為數萬個線下銷售員提供線上就業機會,
星河集團作為鬼禾科技的股東,今年也為鬼禾科技提供了人工智慧技術,星耀實驗室已經研發自主手機系統‘星漢系統’,並且配備一些只有星河系APP才有的專屬適配功能,
所有鬼禾裝置都將配備‘星漢系統’與‘星夢AI’,只要叫它的名字,它就會為你解決許多小問題,比如,聲控防毒,聲控重灌系統,聲控檢索檔案等等,感興趣的可以關注鬼禾科技下個月1號的新品釋出會。
今年我們的目標,是讓鬼禾手機銷量突破3億,佔據全球市場20%份額,鬼禾電腦銷量突破4000萬臺,佔據全球市場15%的份額,
同時星河集團也創立了自己的一系列自有品牌。
星河國際時裝週大家應該有所耳聞,除了高奢品牌華裳風華外,還有衣冠上國與布帛可衣,已經在全球開設1400家門店,100家面積在500平以上的旗艦專賣店,雖然是新興品牌,但是星河出品依舊延續質量和價效比的特點,服務全球消費者,
同時星河集團旗下的鳴默商城設計食品行業,目前已經實現從原材料到產品,運輸到售賣一體化,而且上個月星河集團收購了大夏第三大的連鎖便利店,同時在高麗,東瀛,北美,歐羅巴諸國收購了當地連鎖店品牌,以及物流服務公司,
斥資300億美刀整合新的小型商超連鎖品牌星河自營,全球目前兩萬家分店,採用人工輔助無人售賣的新型模式,截至明年在全球開設5萬家以上的便利店以及中型商超,結合夏式快餐,目標是打造全球服務最好的中小型物流商超品牌,星河自營所有產品都歸屬星河集團旗下品牌。
星河集團與安得同城深度合作,結合AI技術打造全球最人性化同城服務平臺,目前在大夏註冊使用者超過4億,全球26個國家開展業務,總使用者量將超過10億。
最後是星河集團攜手龍輿集團,斥資500億在全球打造網約車業務,已經收購北美最大網約車平臺達步,改名為‘星輿出行’,在全球覆蓋80多個國家,500多個城市,註冊司機數量超過三千萬人,
大夏業務目前剛剛展開,為了給司機提供便利幫助,星輿出行允許無車司機租賃龍輿集團新能源電動車接單,由鳴默基金提供保險業務,首批合約車5萬輛,並且所有網約車使用者受到星鏈定位保證使用者安全。
除此之外,星河集團合作外賣平臺飯糰在大夏境內覆蓋全國702個城市,合作商戶300萬戶,使用者量3億,簽約騎手五百萬人,
衣食住行四大板塊,期望未來能夠服務更多的消費者,6成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景。”
王世風臉上始終帶著淡然的笑意,但是每介紹一個板塊的內容,就足以震撼所有觀眾和相關同行的內心。
這...是一家上市幾個月公司該有的規模?
不說別的,光是聽星河集團旗下涉及的員工數量就已經數百萬了吧。
雖然說什麼深度合作,但實際上一定也是為了防止反壟斷的手段。
看著畫面中蔚藍星的模型,上面星星點點閃爍的星光,都是星河集團旗下覆蓋的店面。
不知不覺間,這家公司已經星羅密佈在這個星球大多數地域了。
現在許多金融從業者終於知道,為什麼今年星河的盈利率為什麼這麼低流量。
在這種遍地開花的投資力度下,相當於賺十塊投資8塊的賭徒擴張手段,還能盈利只能說明,CEO經營企業有一手。
而且雖然王世風只提及了一次鳴默基金,但是懂行的人誰都不會小覷這個以慈善為核心的金融機構。
這家基金已經算是大夏規模最大的私人金融機構,並且在全球多個國家設定了分部金融業務,高麗破產的花郎銀行後期就是被這家基金接收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星河集團的公司結構和涉獵領域的公佈,相當於公佈了公司未來發展的藍圖。
這場年會,在不同人眼中看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對於普通網友來說,他們看到了未來的冰山一角,並且感受到了對未來的憧憬於期待。
對於利益性相關者來說,他們看到了危機與機遇,儘管星河集團目前最核心的東西依舊是鏡花水月,但是不能否認真的目標明確的在發展,比如最後提出的‘衣食住行’四大版塊,是對以前的傳統企業巨頭會實現顛覆和衝擊。
尤其是那個‘星輿出行’,看著是一個網約車改變出行模式的平臺,但是背後卻涉及未來製造交通業的發展方向,龍輿集團是全球最強的新能源企業之一,尤其是在電池領域領先全球,雖然在電動能源車行業,北美的TS集團是行業霸主,但是TS的電池技術和產能,也要依靠龍輿集團提供。
在TS集團的推動下,電動汽車技術已經趨近成熟,去年更是搶佔汽車市場1%的份額,這意味著一個新型能源行業的崛起,而龍輿集團是最有潛力的公司之一。
龍輿集團去年釋出了自己自產的電動汽車,但是礙於市場原因,銷量並不樂觀,所以並沒有被汽車行業大佬們關注,但是現在情況有點兒不太一樣了。
星河集團入局,雖然他們沒有什麼技術,但是他們有很強勁的宣發渠道以及強大的內部消化手段,不說別的,光是星河集團內部如果全部支援龍輿集團的電動汽車,那麼每年就可以提供最少20~30萬的訂單,
而TS集團發展到現在,去年銷量也才勉強破50萬量,去年全球汽車銷量8000 w輛,其中大夏市場銷量超過2500W輛,是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而且目前的消費潛力很客觀,幾乎所有汽車廠商都在開發大夏市場。
而星河集團在大夏目前有絕對的影響力,而且星河集團背後的鳴默基金,似乎還有大量三月汽車的股份,多重因素疊加,毫無疑問,星河集團與龍輿集團聯手,不但會推動電動汽車的高速發展,同時也會顛覆汽車行業。
這可是一個數萬億美刀的龐大市場,一個汽車行業,規模是手機+電腦+通訊裝置三大市場的總和。
所以對於投資者來說,星河集團的潛力,要上升好幾個級別,相對比虛無縹緲的虛擬技術和元宇宙,眼下新能源才是真正能夠吃到肉的好餅。
而且星河集團的人工智慧技術,很有可能幫龍輿集團實現自動駕駛晶片全國產化,甚至可以與TS集團並駕齊驅。
瞬間以前對星河集團不感興趣的投資者們,開始觀望起來,看看這個‘星輿出行’的潛力到底在哪兒。
而許多真正的大佬一眼就看出來星河集團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生態鏈。
一個未來以人工智慧為基礎,紮根製造業和文化產業,獨立迴圈,服務於企業的生態鏈,一旦這個生態鏈成功,那麼星河不只是一家企業,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王國。
目前全球最頂尖的集團基本上都在佈置生態鏈,但都是在各自擅長的領域,比如水果科技,除了是一家高精尖科技公司之外,同時也在研發新農業技術,並且建立了一座完全屬於水果集團的‘城市’,在這個城市中,目前已經可以實現10萬人常駐,不依賴外界進口實現自給自足的自迴圈。
而全球最大的科技巨頭大硬集團,已經發展到‘地堡時代’他們在某個地方買下一個洲,在地下建立了一個地下世界,是為了防止未來發生核戰爭,這處地下世界將會成為人類火種的避難所。
但是目前沒有一家公司的佈局野心有星河集團這麼大,因為星河生態鏈,似乎是在為全人類服務,他們是在用一己之力,重新修改這個世界發展的規則和方向。
這引起了許多人的勄感。
如果放任星河生態構建成功,那麼對於站在金字塔頂尖的人,絕對是滅頂之災。
因為星河在向上掠奪資源和生產資料,然後向下反哺。
星河在走英特耐雄納爾路線!
瞬間,之前所有人對於星河集團的迷惑操作都如同撥雲見日一般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