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太后和常皇貴妃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又是震撼,又是驚駭,好在有嬤嬤在身邊扶住,才堪堪穩住身子。
“荒唐!無恥!”太后氣得一雙鳳眼暴突,一向最注重儀態、優雅端莊的她此刻也顧不上形象,對著常皇貴妃就是一通責罵,“看你教出來的好兒子,竟然做出如此荒淫無度不知羞恥貽笑大方的事情,皇家的臉面都給他丟光了。”
她雙唇微顫,滿目的憤怒,翹起的蘭花指因激動而不停地顫抖。
“母后息怒。”常皇貴妃‘噗通’一跪,“請母后以鳳體為重。母后若是為了臣妾的過錯傷了自己的身子,臣妾罪該萬死!”
常皇貴妃額頭重重地磕到地面上,一副懊悔又痛心的模樣,“母后教訓得是,千錯萬錯,都是臣妾的錯。若臣妾平日裡對燁兒再多花點心思,或許就能避免像今日這樣的事情發生。”
不管事情的始末緣由,她把過錯全攬到自己身上,態度極為誠懇且身段放得低低的。作為母憑子貴卻又不受皇上榮寵的妃子,她二十多年如一日,在人前,尤其是身份地位較她高或者是不相上下的人面前,永遠一副低眉順眼謙卑恭遜的姿態。
奉太后雖不是皇上的生母,但養育之恩比天大,且太后和她身後的勢力,從皇上登基繼位的那天起,不遺餘力地替他平黨爭、穩朝廷、固勢力,皇上對她的尊敬和愛戴,是無人能及的。
養了個太子兒子,戴著皇貴妃的高帽,可箇中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表面上別人都因著身份敬她三分,可實際上,誰不等著看她這個皇貴妃能當多久,她兒子的太子之位,坐得穩還是不穩?
雖說除了皇后那個傻兒子,皇上如今也就太子這麼一個兒子了,怎麼想自然都是不用愁的。可那一個個看似風平浪靜的親王,誰敢說私底下不是波濤暗湧呢?自己身後沒有半分可以倚仗的,眼前的這棵大樹,可是得牢牢抱緊。
她也知道自己這個兒子不怎麼得太后的歡心,太后對他,都只是看在皇上的情面,和從皇家的利益出發,假使那個人鬆口,自家兒子的太子之位,那可是想都不用想了。
本想著娶了衛家那嫡女,太傅和沐雲將軍這兩層關係就十拿九穩了,可沒想到新婚的第二天就出了這麼個事,新娘人跑了,那個人也已回到盛京,這局面,可真夠糟心的。
誰知道,會不會有什麼變數呢?先替兒子澄清一下,穩住眼前這尊大佛,其他的再做計較吧。
“母后,燁兒品性純良潔身自好,平日裡都是規規矩矩的,這您也是知曉的,這回,許是讓人給算計了。您要為燁兒做主啊!”常皇貴妃悲悲慼慼道。
“算計?有心要算計的,行事前也會先掂量掂量對方的斤兩,這般算計他,圖的什麼?”
奉太后冷哼一聲,拂袖,轉身坐到了凳子上,餘怒未消。
常皇貴妃跪著上前,來到了奉太后跟前,正要繼續,門外傳來一聲急呼,“太后娘娘——”
隨後,太后的貼身內侍安公公疾步走了進來,掃了一眼跪著的常皇貴妃和桂嬤嬤,眼中閃過瞬間的猶豫,但還是躬身低頭,在太后耳邊掩嘴。
奉太后聽了安公公的話,瞬間大驚失色,眼中閃過一抹慌亂深重的擔憂,心中也是七上八下的。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明明是大好日子來著,怎麼糟心的事情一件接一件?
她撇下還在地上跪著的常皇貴妃,在福嬤嬤和安公公的攙扶下進了臥房內,無力地躺在貴妃椅上,雙目一閉,聲音啞然,“諾兒那,究竟……是怎麼回事?”
福嬤嬤跪在邊上給她輕揉兩邊的太陽穴,忍不住朝安公公使眼色:太后娘娘這會子心情不好,你可挑著說。
安公公為難,那可是太后她老人家最疼愛的離王爺,且又是事關重大,說得馬虎點都不行,怎麼挑著說?
“昨夜酒宴沒結束,離王爺在太后您之後,也早早就離開了太子府,不曾想……”
安公公頓了頓,抬眼看了看奉太后,見她臉上的表情沒有變化,才小心翼翼地接著往下說,“不曾想前腳剛踏出太子府……後腳就,遇到大批的殺手圍堵。據那逃出來的侍衛說,王爺身受重傷……且,身中劇毒,至今……下落不明。”
聽到這幾句話,剛才還在努力調節自己情緒的奉太后,此刻再也無法控制,“身中劇毒?怎麼中的毒?身受重傷?下落不明?諾兒武功高強,身邊高手如雲……”
她將聲音壓得很低很低,焦慮、不安、憂心、煩躁的情緒卻怎麼也掩飾不住。她心煩意亂地坐了起來,“鬧出這麼大的動靜,就沒有人援救嗎?”
“太子大婚,舉國歡慶。而且就發生在太子府附近,這點動靜,都淹沒在鑼鼓歡笑聲之中了。今兒個一大早離王府送來的訊息,還說現場已經被清理過了,找不出半點痕跡。”
安公公正色回答道。對主子的心意有點拿不定主意,他斂了斂神色,試探性地問道,“皇上那兒?”
“皇上疲於國事,讓御膳房準備點安神養心的膳食,哀家親自送過去。”奉太后一臉疲態,按了兩下太陽穴,強打著精神。
不等回應,她幽幽地閉了雙眼,聲音啞然卻堅定無比,“調動所有可以調動的力量,秘密搜尋,不惜一切代價,務必將離王殿下……找回……”
“行事要穩,不能有半點訊息走漏。”奉太后緊緊地抓住貴妃榻的邊沿,本來無力的手因過度恐慌和緊張微微顫抖著。
“是!”
“奴才領命!”
到底是太后跟前的老人了,太后娘娘此刻的心情,不用說大家也都心知。
自蘭貴妃去世,為了護好奉家這唯一的血脈,身為姨母、失去了做母親的資格的奉太后答應先皇的請求,入宮做了先皇名義上的妃子,替姐姐將這孩子撫養成人,她授他知識,教他道理,護他周全……
在那風雨飄搖的日子裡,他們一起熬過了多少的黑暗時刻,戰勝了多少艱難險阻,直至朝堂的局勢漸漸穩定。
可是,最終守得雲開見月明的代價,是整個奉家都賠了進去,剩下姨侄倆相依為命這麼多年。
他們不是母子,卻更勝母子。
如今聽到這仿似晴天霹靂的訊息,太后娘娘的一顆心,都懸在了半空,這一身的氣力,想必也被抽去了。安慰的話在這樣的時刻都顯得蒼白無力,唯一能做的,就是將太后交代的事情,盡最大的力量去做好。
福嬤嬤和安公公只視了一眼,各自領命,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