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宋毅這邊能請到假,玥玥一放暑假一家子就回了老家。總覺得鄉下的空氣都是清新的,一家子回到老家過得特別的愜意。
玥玥非常樂衷於當個採蘑菇的小姑娘,每次一場雨過後都要拉著人往山上去,不管採不採得到,小傢伙都很開心,女兒奴的宋毅很樂意陪著她閨女上山。
源源小時候採菌子都採夠了,長大了反而不願意去下過雨後的山上碰一身溼氣回來,想吃菌子直接跟村裡上山採菌子回來的嬸子、叔叔們買就行。
這些叔叔、嬸子採菌子的經驗豐富,知道哪裡多、哪裡採的好,你想要什麼都能跟他們買到。
這天,源源犯懶沒跟著人家父女兩上山,看著到飯點了玥玥跟宋毅還沒回來,便打了電話過去,“怎麼還沒回來?”
“今天去的地方好,採了好多的菌子都捨不得回來,耽誤了一下,馬上就到,我們快到山腳了。”
源源在電話這頭就聽到玥玥喊,“爸爸,把手機給我,我要跟媽媽說我採到了好多好多!”
“下山路滑,咱馬上就到家了,回家再說。”安撫完閨女,宋毅接著對源源說道:“不說了,一會兒見。”
“好。”
源源心想玥玥那麼激動地想跟自己分享,應該是採了不少,趕緊跟廚房裡的袁媽、袁爸說道:“宋毅跟玥玥馬上回來了,應該是採了不少。”
“他們是採出經驗了,一次比一次厲害呢!”
源源想起人家父女第一次採菌子,就採了兩小朵回來,都不夠塞牙縫的,可是對於完全沒有經驗的宋毅和玥玥,這兩小朵菌子都夠他們興奮半天,今天想必更是高興了。
正想著人家父女兩就到家了,源源湊近一看,玥玥的小揹簍都裝滿了,而宋毅的大揹簍也裝了半筐,確實挺多的,“哇哦~這麼多啊,玥玥跟爸爸好厲害。”
玥玥可得意了,手舞足蹈地跟源源說起他們今天碰到的菌子窩,“媽媽,菌子一窩連著一窩,根本採不完,我跟爸爸怕有人跟我們搶,都不敢說話悄悄地採……”
“是嗎?”在源源的超級配合下,玥玥講到吃飯結束都沒講完,而且對於上山採菌子這事更樂中了。
轉眼就到了火把節前夕,小泉帶著他的小夥伴回了老家,人太多家裡住不下,只能給他們安排了縣裡的酒店。他們也更希望自己玩自己的,只在袁家吃了兩頓飯,小泉就帶著他們到處去玩。
第一天來家裡的時候,袁媽看這群年輕人裡有好幾個女生,到廚房打下手的時候便跟源源打聽道:“小泉的女朋友是哪個姑娘?”
“是眼睛最大的那個姐姐。”偷聽媽媽跟阿婆說話的玥玥悄悄地加入了聊天。
源源對此表示很驚奇,自己可從沒有跟玥玥說過,她舅舅更是不會跟玥玥一個小朋友說這些,她是怎麼知道的了,很是疑惑地問道:“玥玥怎麼發現的?”
“我看那個姐姐很緊張,看到阿婆都不敢說話,其他幾個姐姐都不這樣。”
“你觀察得還挺細緻?”
“那當然了,我這段時間跟爸爸一起看柯南,我可是學到了很多呢!”玥玥一臉的臭屁與得意。
“真是那個女孩?我還以為人家只是膽子有點小呢?”袁媽還跟源源確認了一遍。
“是那個姑娘。”
“小姑娘是做什麼的?”袁媽對兒子的女朋友還挺好奇的。
“在海市外企做財務工作的,人家姑娘是馬拉西亞人,不是咱這邊的。”
“馬來西亞人?可我聽她說中文聽不出來一點口音啊?”
“是那邊的華人,從小就受過華語教育的。”
“小姑娘來自那麼遠的地方,人家將來會不會要回去啊?到時候我們小泉怎麼辦?”袁媽還擔心得挺長遠的,八字還沒成一撇,她就考慮到這些了。
不過源源看得出在這段感情中人家姑娘要陷得深一些,要是真的有進一步發展,人家姑娘絕對就是長久地定居在這邊了。心裡雖然這麼想,源源並沒有說,一切都還為時過早,主要還是看小泉。
袁媽正跟源源說著女孩呢,人家就進了廚房,“叔叔,阿姨,姐姐,我能有什麼幫得上忙的地方嗎?”
“沒有,我們這邊馬上就好了,你去跟小泉他們聊天吧。”袁媽以婆婆的角度去看這個姑娘,心裡更滿意了,這姑娘眼裡有活,人家第一次見面緊張歸緊張,可調整好就立馬進入了狀態。
人家姑娘有禮,可咱真不能讓人家幫忙。現在還沒有正式介紹,人家只是來自家家這邊玩的,哪有讓客人麻煩的道理,而且即便是新媳婦第一次上門也沒道理讓人家下廚房忙活,袁媽硬是把叫做徐君如的女孩哄回了客廳。
今天的大廚是家裡廚藝最好的袁爸主廚,源源主要打下手,她不喜歡社交所以客廳裡是宋毅跟小泉陪同的。
人太多,一桌都沒夠做,擺了兩桌出來,男女分開了坐。
玥玥一個小屁孩都比源源這個當媽的會社交,大家一坐定她就熱情地招呼道:“姐姐們,就當自己家一樣,大家別客氣,先嚐嘗雞湯,裡面的菌子是昨天我跟爸爸去上山採的野生菌,雞是阿婆養的土雞,再加上阿公的廚藝,味道好極了……”
玥玥跟個小大人似的介紹各種菜色,把在座的女孩子們都逗樂了,本來跟大明星源源坐一桌還有些緊張的心情一下子就放鬆了下來。
跟著小泉回老家玩的這幫朋友也是第一次知道好朋友的親姐是紅遍國內外的大明星源源。私下裡的源源很低調,沒有舞臺上的光鮮亮麗,但不變的是那驚人的顏值。
女孩子都能看得出人家姐姐是素顏妝還是真素顏,之前看電視上的源源30出頭還保養得跟20來歲的小姑娘似的,還以為是濾鏡的加持,沒想到人家真人確實保養得好。
明明比她們大了4、5歲,可看著比她們還年輕。面對美的有距離的人,大家都有些不自在,更何況還要同桌吃飯,還好有“國民閨女”玥玥打岔兒,她可真是太討人喜歡了。
同桌的幾個女孩趕緊附和道:“一定嘗,菌子還是玥玥親自採的呢?玥玥真厲害。”
“這麼小就能採菌子了,真厲害!”
……
玥玥在姐姐們的一聲聲誇讚中迷昏了頭腦,招待這些姐姐更是熱情了。
酒足飯飽,女孩子們在聊天的過程中意識到源源姐也是個普通人,也越發敢跟源源說話了。
“姐姐,我是你的粉絲,可不可以要一張簽名?”同桌坐源源邊上的一個女生問道。
“當然可以,家裡有這次的新專輯,我送你一張。”
鄰座男客那桌,有個男生是源源的忠實粉絲,聽到這話立馬就不淡定了,立馬湊過來表決心,“源源姐,我也是你的粉絲,從你在《彩虹少女》的時候就開始喜歡你的,新專輯也能給我一張嗎?我也想要有簽名的專輯!”
這話一出,把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了過來,剛剛一個個還矜持得很,現在有人衝鋒陷陣,立馬就開始紛紛響應,“源源姐,我們要想要!”
“姐姐,想要簽名。”
“好好好,大家都有!”能被小泉帶回家的肯定都是他的好朋友,源源這個親姐哪有拒絕的道理,全部都應下了。
好好的宴客席瞬間變成了源源的粉絲見面會。
返回縣城酒店住宿的所有人臨走前都得到了源源親筆簽名的新專輯,大家還合影了一張。
在源源的同意下,幾人還在社交賬號下分享了自己的奇遇,因為帶上了源源的詞條,這件事又被衝上了熱搜。
網友知道這些人是因為源源弟弟的關係能到家裡看到源源,紛紛想跟小泉做朋友,他們也想擁有一個姐姐是源源的朋友。
上門做客能近距離見到生活中的源源,還能吃到“國民閨女”玥玥親手採的菌子,也太幸福了吧……
小泉帶著他們朋友們去附近的旅遊景區玩,源源他們就在家裡準備火把節要用的東西。
縣裡每年一到火把節這天都會舉行聯歡晚會,因為之前上熱搜的事,縣裡面文化館的相關領導也注意到了源源回鄉的情況。
今年縣裡對火把節還挺重視的,想把火把節打造成本縣的一個特色旅遊品牌,吸引更多的人來旅遊,就有人建議邀請源源過來參加聯歡會,肯定能擴大影響力。
透過明星帶動影響力,這確實是個不錯的想法。這天源源和宋毅正在家裡跟袁爸、袁媽捆火把呢,村支書就帶著縣裡文旅部門的領導上門來了。
因為來得比較突然,一家子只能糊著一身的竹屑、木屑招待。袁媽作為家裡的發言人便問道:“各位是?”
村支書還沒來得及介紹,人家文旅部門的人就主動朝袁媽伸出手,“阿姨,你好,我是縣裡文旅部門的熊傑,今天來主要是找袁源。”
“找我?什麼事?”源源跟老家這些公家部門從沒有接觸過,人家來找她,她還有點懵。
“沒有提前打招呼是我們冒昧了,是這樣的,透過昨天的熱搜我們才知道您回來了,縣裡今年想把咱們的火把節的文旅效應打造出來,規劃了各種各樣的活動,知道你回老家了,想要邀請你來參加我們的活動。”
原來是這麼個意思啊,源源挺樂意為家鄉做點貢獻的立馬就答應了下來,“可以,需要我怎麼配合?”
文旅部門的人沒有想到人家一點條件都沒有談 ,爽快地答應了,但不能讓人家白白忙活。
熊傑先說了自己這邊能提供的,畢竟他們這邊能支付的費用可能還不如人家正常參加商演的九牛一毛,不好意思地說道“咱們縣裡能提供的出場費用有限……”
來參加這類活動,源源壓根就沒想著收錢,“不用,作為家鄉的一份子我也想做一份貢獻跟,這次活動我不要報酬,你具體地跟我聊聊活動吧。”
“我們計劃讓你參加兩個專案,一是文藝節目表演,二是和大家一起圍著火把打歌縱舞。”
第一個源源能立馬就答應下來,可第二個她又一些顧慮,“圍著火把打歌大概是什麼樣的?現場安保情況怎麼樣?能控制住大家嗎?”
“是有什麼顧慮嗎?”熊傑聽出了源源對於第二項活動的疑慮。
“第一個專案,我能答應,可第二個專案我覺得不大可控,大家玩起來嗨起來可能不太能控制住自己,我怕到時候一群人會擁向我,很容易造成安全隱患的。”
熊傑身邊跟來的女孩這才想起幾年前看到過的一個新聞,有一家商場邀請源源幫著站臺宣傳,可安保這邊沒控制住,現場熱情的觀眾紛紛擁向舞臺,差點發生踩踏事故,從此以後源源都不再幹參加這種跟粉絲太過近距離的活動了。
女孩趕緊把當年的報道翻出來給熊傑,熊傑看完才發現是他們這邊想的太簡單了,低估了源源的影響力。
剛剛報道上說那家商場的安保配置其實已經是最高規格了,可是還是控制不住現場的粉絲,就知道源源的粉絲能有多瘋狂了。
第二個確實沒法控制,熊傑便說道:“那就只參加第一個活動吧,我們有一個舞臺,臺下也會有安保、柵欄把粉絲跟舞臺隔開,這樣安全保險些。”
“需要準備幾個節目?什麼型別的?”
之前縣裡商量的時候就想要源源多參加一些,現在第二個專案pass掉了,只能從第一個專案找補回來,熊傑厚著臉皮說道:“表演時長能儘量長一些嗎?”
“額……半個小時?一個小時?”
“一個小時!”
這幾乎就是小型演唱會的表演時長了啊!源源心想這熊傑領導還真是……行吧,為家鄉做貢獻,就不談這個了,答應了這個聽起來有些離譜的時長,“行吧。”
“型別不限制,最好表現咱們民族風情,火把節氣氛的。”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