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32章 大整合!

張雲川對內閣進行了改組,設立了參議,參政和參事。

這其中參議的權柄最重。

因為他們有決策大權。

當然,並非他們就可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一旦他們提出的軍令或者政令在參政審議的時候認為不妥,可以駁回。

當然。

如若同一份命令遭遇三次及以駁回。

參議也可上訴到張雲川這位大帥這裡,由張雲川這位大帥做出最終裁決。

內閣參事最主要的任務是督促落實。

他們擁有對各衙門,各官員的監督大權,這其中包括參政和參議。

他們如若發現問題,可以進行獨立地調查,任何人不得阻攔。

他們將直接對張雲川負責,不受參議和參政的節制。

“內閣參議的人選,這第一次由我進行提名。”

“這以後則是由內閣參政、內閣參事各推舉三人,由我最終勾選五人為內閣參議。”

“推舉之人,滿足資格需為內閣參事,內閣參議或者內閣參政。”

張雲川緊跟著宣佈道:“改組後的第一任內閣參議人選,由以下五人組成。”

“黎子君、王凌雲、林賢、張武和錢富貴。”

“我們大帥府的日常大小事務,將由他們五人決斷。”

黎子君等人聞言,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意味著他們五人將成為地位僅次於張雲川的存在。

“李陽、董良辰、周熊、江永才、宋騰、曹順、田中傑、趙立斌等二十一人為內閣參政。”

“其中李廷、胡平安、龐彪、王承安、蘇昂五人為內閣當值參政,負責日常差事,不再兼任他職。”

李陽、董良辰等人也是內閣參政,他們擁有駁回內閣參議命令的大權。

可他們還兼任著其他重要差遣,不能一直待在內閣。

所以張雲川從二十一名內閣參政中選取了五人為當值參政。

他們將長期在內閣衙門坐班。

他們負責審議平日裡內閣參議下發的各項命令,並給予透過或者駁回的意見。

其他內閣參政雖不坐班,可他們權力依然不小。

只要他們在大本營的時候,凡重大審議事項,他們都要參與。

而且內閣參議的推選,他們同樣擁有舉薦大權。

這一次最讓人意外的是蘇昂的崛起。

他先前只不過是學政司司長。

在大帥府中算是邊緣人物,沒有多大的實權。

可這一次張雲川有意將蘇昂這位老丈人提為內閣參政,又提為當值參政。

這原因有兩個方面。

第一是蘇昂在學政司的時候,可沒少下功夫。

他負責編纂的《大夏族族史》《大夏軍團戰史》等已經成為了現在各個學堂必學教材。

特別是大夏族族史,蘇昂編纂的內容很對張雲川的胃口。

除了蠻族、山越等少數人外。

大周境內什麼遼州人、山族人、秦州人等等,他一律劃歸到了大夏族的序列中。

這其中就包括胡人。

張雲川看過他編纂的大夏族族史,這編纂的內容都是有跡可循,並非是胡編亂造。

有了這麼一份大夏族族史。

那以後張雲川想要將山族人、胡人等佔領的地盤打下來,那就名正言順了。

畢竟他可是大夏族族長!

這些人既是大夏族後裔,那自然要聽他這個族長的,要認祖歸宗!

誰要是不認祖歸宗,揍就是了!

蘇昂編纂的大夏族族史,增強了治下百姓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這有利於張雲川對各地的統治,所以算是一個功勞。

這第二個原因是張雲川有意抬升蘇玉寧孃家的地位。

起初自己就一個兒子張安民。

那自然是眾人擁護。

可現在不一樣了。

江永雪又給自己生了兩個兒子。

江永雪作為原東南節度使江萬城的女兒,這背景比蘇玉寧強了不少。

如今江家出身的子弟在大夏軍團內部擔任要職的不少。

領頭的是即將上任的內閣參政、復州總督江永才。

這可是一股不小的勢力。

張雲川健在的時候,他們肯定不敢鬧什麼。

那他們內心裡肯定會傾向於支援江永雪的兒子上位。

所以張雲川現在要鞏固自己大兒子的地位。

那就要一步步提升江永雪孃家這一脈的勢力,制衡江系勢力。

當然。

提升並非是無條件的扶持。

要把握好這個度。

一旦扶持的太厲害,就容易外戚專權。

總而言之。

張雲川現在感覺自己很累。

以前自己是小山賊的時候,不用那麼煩惱。

只需要讓手底下的弟兄有飯吃,有衣穿,讓他們跟著自己就行了。

現在不一樣。

如今自己大夏軍團不斷擴充的同時,不斷有新的勢力被他們收編。

這怎麼穩固自己的地位,怎麼確保手底下的不造反。

怎麼確保權力的平衡。

這對張雲川而言,算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因為這些事情處理不好,利益分配不均,那就很容易內部坍塌。

張雲川在宣佈了內閣參政名單後。

又緊跟著宣佈了內閣參事的名單。

內閣參事的名單很多,足有一百零一人。

在大夏軍團內部,凡是有頭有臉的人,這一次幾乎都掛了內閣參事的名頭。

當然。

維持日常運轉的僅僅只有十一人而已。

其他人僅僅只有監督權和推舉參議人選的權力。

總體而言。

能掛一個內閣參事的名頭,也算一種榮譽。

況且成為內閣參事,也意味著有了競爭內閣參政,內閣參議的資格。

張雲川他們這一次的會議從早晨開到了深夜。

這一次不僅僅對內閣進行了改組,還對總督府,軍隊進行了大整合。

倘若是在幾個月前。

張雲川是絕對不敢如此大刀闊斧的改動的。

畢竟那個時候在打仗。

如此大規模的衙門重組,官員調動,內部會產生動盪,影響戰事。

可現在不一樣了。

他們戰事告一段落。

他利用難得的休整時間,對內部進行了一次大調整,將更有利於面對新的形勢。

“我們這一次的大調整,要在三個月內完成!”

深夜。

張雲川敲了敲桌子,將神情疲憊的眾人思緒拉了回來。

“此次各大總督府調整,各大軍團的調整,內閣參議牽頭,內閣參政,參事要全力配合。”

張雲川強調說:“涉及調整的所有衙門,個人,也要全力配合。”

“要不計個人得失,要顧全大局!”

“我們的一百多名內閣參事們要切實的履行起自己的職責來!”

“你們要加強監督!”

“如若誰在這一次的調整中為了一己私利,拖延時間,交接遲緩,整合遲緩,要嚴懲不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