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寢宮,劉辯立即把董卓安排在他身邊的那些宮女叫到跟前。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系統故意的,
貼身侍奉劉辯的宮女,正好是十個。
雖說她們的姿色一般,但劉辯又不拿她們練功,長相什麼的無所謂。
因此,
劉辯打算替換掉她們。
另外召喚明顯是行不通的,突然多出來十個人,沒辦法解釋。
替換就不一樣了,
不但可以解決掉董卓安插在自己身邊的釘子,還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
畢竟,那可是十名三流武者!
他現在,就是要積蓄隱晦的力量。
僅僅幾秒鐘的時間,十名宮女就完成了董卓下人到劉辯死士的蛻變。
“你叫小桃對吧。”
劉辯走到宮女跟前,用一根手指挑起一個姿色不錯的宮女的下巴,打趣道。
“把衣服脫了。”
叫小桃的宮女冰冷的應了一聲,“喏。”
將身上的衣物,全都脫了下來。
果然很聽話!
現在,
她們全都是劉辯的死士了,絕對忠誠。
現在劉辯就是讓她們自殺,她們也絕對不會有片刻遲疑。
“朕明白你為什麼叫小桃了。”
劉辯瞥了一眼兩顆小桃子,然後道,“把衣服穿上吧。”
“喏!”
小桃,已經莫得感情。
猶如冰冷的機器,忠實的聽從命令。
因此面對劉辯的調侃,她沒有絲毫反應。
冷冰冰的,沒興趣。
“從現在開始,你們還和原來一樣,假裝什麼都沒發生。”
“喏!”
眾女侍應道。
“散了吧。”
……
太師府,
董卓現在很鬱悶,居然被小皇帝擺了一道。
“該死的小皇帝,居然敢耍某家!”
“想讓某家把孫女送進宮中,給你這個廢物當妃子,絕對不可能!”
他就一個兒子,還死的早,
因此,他對自己的孫女格外的疼愛。
劉辯馬上就要被廢了,現在把孫女送進宮中,等於把她推進了火坑。
不但名聲臭了,而且,他做事也得受到牽制。
“文優,你說小皇帝是不是在和某家裝瘋賣傻?”
李儒一隻手捻著八字鬍,這是他思考的時候,習慣性的動作。
片刻後,
他搖了搖頭,“不像。”
“小皇帝還是皇子的時候,名聲就不怎麼好。輕佻好色,難堪大任。”
“先帝早有廢長立幼的想法。”
“所以他現在做的這些事情都不是裝出來的。”
“他肯定以為,用這種方法可以籠絡咱們,得到岳父您的支援,他便可以高枕無憂了。”
董卓聞言,哈哈大笑了起來。
“天真的小皇帝,他怕是還不知道,某家想要廢掉他這個皇帝吧!”
“既然這樣,那某家絕對不能把白兒送進宮去,量小皇帝也不敢說什麼。”
他覺得自己廢帝的理由越來越充分了。
因此補充一句,
“文優,今日在朝堂上,某家見滿朝文武皆對小皇帝有怨言,要不明日某家便召集大家,提出廢帝之事?”
“萬萬不可!”
李儒連忙勸阻,“岳父大人切莫心急。”
“首先,咱們拉攏的人還沒有到位,有一些牆頭草還在觀望狀態。萬一遇到強硬的大臣反對,那些人可能會倒戈。”
“其次,丁原的大軍還未走遠,若殺個回馬槍,咱們疲於招架,說不定變成下一個何進,徒給他人做嫁衣。”
“最後,傳國玉璽還未找到,難以穩定人心。”
“所以小婿認為再等幾日,上述三個條件至少滿足前兩個,方可行廢帝大計。”
董卓迅速冷靜下來,
“你說的有道理。”
李儒想了一下,接著勸道,“岳父大人,小婿認為,董白得送入宮中。”
“您今日在朝堂上接受了天子的封賞,若不將董白送入宮中,難以堵住眾人的嘴。”
“現在到了廢帝的關鍵時候,想要獲得更多人的支援,就不能因為這些小事影響了名聲。”
“再者,您將孫女送入宮中,廢帝的時候,可以說是大義滅親啊。這個名聲,可以堵住不少人的嘴。”
“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望岳父三思。”
董卓沉默了。
他的確很愛孫女,
可和名聲,地位,權利這些比起來,親情似乎沒有那麼重要了。
他考慮了一會兒,緩緩的點了點頭,“就按照你說的辦。”
李儒應了一聲,立刻安排人,將董白送入宮中。
……
河南尹府,
曹操請了幾個要好的朋友到家中。
“曹孟德,找我們來有什麼事。”
那幾個人對曹操的態度,似乎並不怎麼友好。
因為大家知道,曹操投靠了董卓,並且因此受到封賞。
他們對曹操的做法,十分鄙視。
曹操把門關起來,先給這幾個人鞠了個躬。
“曹孟德,你這是何意?”
眾人被他的舉動給搞懵了。
“諸位摯友,曹某需要你們的幫助!”
曹操認真的說道。
“哼,想讓我們投靠國賊董卓,沒門!”
“曹孟德啊曹孟德,我們算是看錯你了。昔日你說你的志向是當徵西將軍,守護大漢江山,名垂青史。然而國賊一來,你立刻就投靠了他,著實令人可恥!”
他們以為,曹操是來給董卓當說客的。
曹操擺手道,
“諸位誤會操了。”
“操是想請諸位一起討伐國賊,匡扶漢室,救陛下於水火,拯救天下蒼生。”
這一番話慷慨激昂,一下子把他的這幾位好友給說愣住了。
沒反應過來。
“孟德,你不是投靠董賊了嗎,並且因此升了官,為何……還要邀請我們一起討伐董賊?”
曹操面帶苦澀,
“允誠,你我自幼相識,你難道還不知道我的志向嗎?”
“當初袁本初建議大將軍引外軍入京,我便極力反對。如今董賊霸佔京師,軟禁天子,我們做臣子的,哪個不想報效國家呢?”
“我原本想的是委身事賊,找機會刺殺董賊,以我一人之力,挽救大漢江山!”
“現在情況有變,我有了更加穩妥的辦法,因此需要你們幫忙。”
聽了曹操的話,眾人臉上皆流露出深深地歉意。
鮑信,張邈帶頭,給曹操鞠躬賠罪。
“我就知道,曹孟德絕對不會做出那種背主求榮的事情。”
“說罷,需要我們做什麼,雖死不辭!”
“為了大漢,誓除國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