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章 第十一天,兩個訊息

第四十一節、第十一天,兩個訊息

“時間過的真快啊,今天已經是星期四了,過了星期三翻過一座山,這個星期接近尾聲了。”

聽著教官這麼說,我好像意識到時間的飛快了,仔細一算認識教官已經十一天了。總感覺好像是剛剛開始訓練,還有很多東西沒有學會,沒有想到又感覺到週末了。

“今天的訓練還是大家自己組織,只是在組織的時候有側重點,今天的側重點是正步。”

“按照慣例,一般軍訓結束的時候都會有閱兵,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好了,廢話不多說,大家展開訓練吧。”

“班長出列。”

“直接展開吧。”看著班長欲言又言的樣子,教官直接轉身走了。

“向右看齊,向前看。”

班長絕對是學到了教官的精髓,口令下達的語氣是那麼的像。

“正步,也是很簡單的。”

“就是砸,你們能夠感受到那種力量。不過爾爾。”

“動作要快,姿勢要帥,做到這點就可以了。”

“至於氣勢,這個不需要我強調吧,你們都有這個能力。”

“踢正步,出腿如閃電,落地砸坑,其中腿始終是直的。”

班長在複習動作要領,把簡單的基本要求說一下。這些細節不僅僅只有班長會說,可以說在場的各位大部分人都是會說的。

畢竟這幾天我們不僅僅只是按照口令做動作,更多的是練習組織訓練。

被別人組織訓練和組織別人訓練是兩種狀態。

“我們先練習腿部動作。”

“雙手抓住自己的腰帶,像這樣。”班長說著的同時還示範了一下。

“預備,聽到預備的時候,雙手到位。說開始的時候,再出腿。”

“一!”

班長的口令和教官的口令還是有所不同的,教官的口令具有威嚴,而班長的口令就有點口語化了。

“不要晃,定住。”

班長學著教官的樣子,在一個一個的糾正大家的標準。

“腳底和地面平行,整條腿要繃直,上體保持正直,和立正的姿勢是一樣的。目視前方。”

“我們就練習出腿,聽到二的時候,收腿,然後還是右腿。”

“二”

“一”

“二”

“停。”

“換一隻腿。接下來我們練習左腿。”

“準備。”

“一”

“二”

“一”

“停,我們連貫的來一次,雙手還是插在腰帶裡,就練習腿部動作。”

“都有,準備!”

“一”

“二”

“一”

“二”

……

不斷的向前走去。

“停,向後轉,走回去,準備!”

“一”

“二”

“一”

“二”

……

“立定。”

“接下來,我們加上手臂的動作。”

“記住一點,一定要自然。”

“不要讓身體僵直,否則會出現順拐,同手同腳的現象。”

“先避免這些,然後我們在提高標準。”

“五指併攏,四指彎曲,彎彎的four。”這是教官說的話,現在被我們學來了。“手掌是小臂的延伸,手掌始終和小臂保持在同一條線上。”

“前擺的時候,小臂距離身體一拳的位置。”

“上下在膻中穴位置,知道什麼是膻中穴嗎?也就是胸前。”

看著班長學的有模有樣的,甚至記住了膻中穴,我知道這裡的每個人都像我一樣,都是有進步的。

“後襬的手,始終保持是直的,和平常佇列行進是一樣的。”

“自己練習一下。”

“我們先練習一下正步走。等會在練習行進間的步伐轉換。”

“各排自行展開訓練,五分鐘之後在原地集合。”

這也是教官對我們說的,教官說對於整個團隊,讓大家自己管理自己,效果會更好。因為大家在組織的時候,肯定會發現更多的細節,感受也會更深刻一點。而且,主要是我們自己的願意。教官只要控制好節奏,控制著速度就可以了。我們完全可以把教官所講解的東西給完全吃透。若是我們連這點都做不到,那就不是我們的原因了。肯定是教官沒有教好。

關於訓練這一塊,教官絕對是有非常精準的把控,若是教官一個人組織整個班進行聯動,絕對會有問題,因為每個人的水平不一樣,儘管我們分開自己組織也有問題,但這些問題在教官眼裡壓根不算問題,用教官的話來說,雖不是極致的完美,但相比較其他人而言相當可以了。

“練習的怎麼樣,動作要領都掌握了嗎?”

這個時候教官回來了。

對於教官的問話,我們是沒有信心說掌握的,畢竟我們知道自己什麼水平。

“沒掌握沒關係,等會給你們時間去練習,現在我把步伐轉換講解一下。”

“大家都知道,正步不是一直踢的,他是從正常的行進轉換的,看過閱兵的人都知道,向右看,聽到向右看的時候,才開始踢正步的。”

“現在我教給大家這個步伐轉換。”教官說著走到排頭。

“從開始起步走,大家注意看,我口令是從哪裡開始的,從左腳開始。”

“閱兵時,向右看之後就變換的步伐,我們要求沒那麼高,我們這樣。大家仔細看啊。向、右、看。一、二、敬禮,轉頭。”

“看明白了嗎。我在演示一下。向、右、看。一、二、敬禮,轉頭。”

“結束的時候,是向前看。一。二、禮畢。轉頭。”

“大家訓練的時候,自己先感受一下。把各個動作先練習一下。十分鐘之後,我們一起來一遍。”

“各排展開。”

教官一直以來,好像都是在激發了我們訓練的積極性,同時我們自己也是想盡一切辦法去訓練。

教官的原話是,不想看到最搓的樣子,想要記住我們每個人最美好的樣子。

因為大家的基礎參差不齊,不能用同樣的標準去訓練每個人。

當大家水平差不多的時候,在統一一下標準,這個時候再提高個人的水平,才能夠讓大家儘快的磨合到一起去。

而我們,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和我一樣想著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給教官。

訓練是一個過程,不能不給大家時間去學習成長。

剛開始訓練的時候,肯定會有人冒泡,而且動作都是五花八門。

若是大家的訓練狀態是稀稀拉拉,作為教官要去批評。但大家都是那麼認真,作為教官更多的是去教導。畢竟想做卻沒有做好,和根本就沒有想著做好是兩回事情。

真的是應了那句話,生活嘛,你讓別人開心,別人也就會讓你開心。

“哎、呀、呀、呀。要不要這樣啊,你們這是什麼造型啊,很別緻啊。”

教官學著小品演員的口氣說著。這訓練氛圍很難不喜歡呀。

這也讓我意識到,生活中不管什麼事,好像也沒有多少事非要搞的那麼嚴肅。

比如軍訓,受訓不是受虐,嚴格不是威嚴。我們受訓,卻不會感覺到受虐,教官的威嚴不在是不是嚴格。

“我是這麼教你們的嗎?”

“不要給我丟人啊。”

“加訓二十分鐘,二十分鐘之後,我來檢測。”

“二十分鐘之後,還是沒有變化,別怪我辣手摧花了。”

“好好的祖國花朵就被自己摧殘了,於心不忍啊,小夥子,你很優秀,成功的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別笑,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會讓你哭著笑。”

“其他人幫他把姿勢糾正過來,糾正不過來,你們就和他一樣,別讓個別人那麼明顯。”

突然懷念教官在的時候,教官在的時候總是讓人輕鬆,至少心情是愉悅的,壓根就不存在各種疲憊。

看著教官們又在一起商量事情了,不知道會是什麼安排。其實也不用過多的在意,因為教官會和我們說的。

“告訴大家兩個訊息,一個是好訊息,一個是壞訊息,先聽哪一個?”

“從教官嘴裡說出來的沒有壞訊息。”

哦???這誰啊?這話說的怎麼那麼欠呢?怎麼感覺是搶了自己的話?

“教官你隨意就行,你先說哪一個,我們就先聽哪一個。”

好強大的邏輯,一時間竟然找不到話反駁。

“那先告訴大家一個好訊息。”

“什麼好訊息?”相比較好訊息,我更喜歡看教官的表情。

“軍訓這麼長時間了,要開始檢測你們的訓練成果了。”

我似乎很期待,不要理解錯了,我不是期待檢測訓練成果,我是期待著教官的微笑,按照教官的風輕雲淡的樣子,一定會露出微笑。

“有沒有緊張感?”我們這些人的表情是不是有點讓教官意外了?完全沒有按照劇本發展,不是應該緊張嗎?怎麼有人開始興奮了?

“是騾子是馬要拉出來遛遛了。”

“怎麼檢測?”我覺得我們應該讓教官驚訝一下,畢竟我們這些人可都是在努力的訓練著,按照這樣的狀態,我們這個班級肯定要比其他班級優異。

“沒有閱兵這件事情,那麼很多訓練都沒有意義。準確的說,要是沒有這些儀式,誰都不曾記得自己曾經軍訓過。一個儀式,是奠定一個心態。”

我們的心態和教官的心理好像產生了偏差,或者說此時思考的事情有點不同。

“缺少這個心態的話,平常訓練的,也不會那麼的認真。但有了這個儀式,那就不一樣了。在平常訓練的時候,大家都會在潛意識裡,有這個概念。我要好好訓。我不能在大庭廣眾之下丟人。這是潛意識裡的作用。開訓,有開訓動員。收尾,也要最終檢驗。”

教官說的事情,在我們這裡好像不算什麼事情,關於閱兵的意義好像早就知道了一般,在這裡只是聽教官再說一遍,也難怪我們這些人沒有太大的心理表情波動。

“軍訓閱兵,有很多節目。正步是一塊。還有軍體拳展示一塊。算起來節目好像也不是很多。”若是以前我一定會覺得說這句話的人有問題,可是教官說出來的,我就覺得沒問題,因為我們有這個實力呀。

“閱兵是一項參與人數多,進行時間長的大規模的節目。是要認真對待。這不僅僅是對自己能力的肯定,更是對各位的努力的一種肯定。”

“現在我們要組織兩個方陣,一個是正步方陣,一個是軍體拳方陣。”

“好像還有一個田徑運動員方陣。”

“大家在一起這麼長時間了,有沒有人說不想參加這些節目的?”

教官這麼問是不是有點多餘?我不知道,但我實在想不出會有誰不想參加。

這麼長時間的訓練,誰不想看看自己的訓練成果是什麼樣子的。

“看得出來每個人都想參加,這就牽扯到另外一個壞訊息了,名額有限。”

若是在以前,我聽到這個訊息一定會想著這麼多人,怎麼可能是自己,而現在卻在擔心這麼多人,怎麼才可能是自己。自己會不會被選中似乎很重要。

“每個班級的正步名額是十名。”

“啊,這麼少啊?”

聽到這個訊息,簡直太難受了,要知道我們這個班優秀的人太多了,我的能力在我們班只屬於普通水平。

“這麼沒有自信啊?你怎麼知道自己不在十名之列。”

“我們班這麼多人。十名,怎麼夠呀。”

“這個先把自己訓練好了再說吧,只要大家努力訓練,名額的事情,我來搞定。”

教官說的話好像是有的放矢,也確實讓我有了一點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