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想著,林嬌嬌可是下了不少的功夫。
前頭給挖了墊底兒的折耳根。
後頭她便每樣菜式,都給留了空間出來。
到時候竹籃子塞滿了,就把採的多的,全給裝到她大哥哥的揹簍裡去。
反正他們肯定一時半會兒是摘不滿的。
所以抱過去的,也能塞得下了。
正當林嬌嬌提步要換地兒,去摘別的野菜的時候。
距離她不遠處的林知秋,早已經把他的那一個竹籃子,給摘滿了半筐子了。
甚至還提著費了老大勁兒,才拖過來的竹籃子,非要讓他二姐姐瞧看。
說是他已經把野菜,盡都給摘滿了。
等會子再花些工夫,採摘上一些就都滿了。
聽得小弟這樣說,林嬌嬌還特意垂下眼簾去瞧看。
見那竹籃筐子裡,確實有不少的野菜,但也有不少的雜草。
全都給混在了一處。
如果真要挑選的話,還得花上不少的工夫才行。
但她還是說不出那樣的話來,打擊小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
畢竟這小崽子,難得這樣靜下心來,好好的做一件事情。
見他如此的喜歡摘野菜。
林嬌嬌只提了話來給說道:“那你很厲害哦,居然摘了那麼多。”
“二姐姐和你同時乾的,這竹籃子裡就裝了一樣菜式。”
說著還揚了揚自己手裡頭的竹籃子,讓小崽子也瞧看一下。
這樣也算是鼓勵他,繼續去摘野菜了。
不會指著心兒的,但凡往外跑,只惦記著他的螞蚱還有蛐蛐兒和蟈蟈蟲了。
在人得了誇獎,反身又去摘野菜後。
站在他身後的林嬌嬌,這才又掛著笑的,加入到這行列當中了。
除卻這折耳根,其他的菜式也盡都是可以做涼拌或者炒菜用的。
比方說這貓爪菜,也叫做蕨菜。
只簡單的焯水淘洗乾淨後,便可切段兒,用作清炒或是炒肉。
再或是涼拌或做乾菜都是行的。
但後者的話,大多都是焯完水後,給撕成一絲一絲的。
這樣便於涼拌或者是直接曬乾,到時候收攏起來。
想吃的時候,便可以隨時泡水來拌著吃了。
味道上比較清脆爽口,甚至是嫩滑鮮香。
如是做這道菜的時候。
能加上一點葫蒜沫兒、因地辛沫兒,再就是醋、豆醬、還有少許的鹽。
同時給切兩三個的秋辣子,剁碎了擱在上頭,然後均著給潑一勺熱油。
最後再來上幾滴香油的話。
那簡直是香的人,恨不得連碗都給吃掉了。
雖是有些誇張,但很多人就著這個法子做下來。
也是得到了不少人的稱讚了。
甚至還有人家,因著這拿手好菜,把自家女兒都嫁得了好女婿。
傳著傳著,就越發的神乎了。
而此時林嬌嬌摘的,除了這貓爪菜外。
還有就是這耩褥草了,同時還有另一個官方的名兒叫蒲公英。
其實也被人稱作婆婆丁。
不過個人的叫法都不同,但菜式是一樣的。
只著這耩褥草,其實做法也簡單。
差不多都是需要先焯了水,然後在擺在盤裡。
要做調一個好的蘸料配著吃。
這樣才不會覺得苦澀。
但其實它同時也是一味中草藥。
不管是煮著泡水喝,還是用作清炒或是混著蛋液炒著來吃。
都是有別樣的口感存在的。
除卻這些,比如像水升麻、艾青絨、銀丹草、牛甜菜、地地菜等。
這些都是均可以用作,泡水或是煎湯泡茶來喝的。
多少都有一點甜潤微辛,但入口清涼。
很多人家都會在夏季炎熱的時候,給備上這麼一壺子的涼茶來喝。
不僅解渴還能去熱。
甚至因著暑氣帶來的灼熱感,也退卻了不少。
但這些野菜可不止這些用法。
除卻涼拌這一道子的做法外,另外像是水升麻這樣的。
也能同折耳根一樣用作配料。
只擢著肉煮之後,加入這的水升麻話也能提個香味。
還有最特別的就是這艾青絨了。
它不僅可以加入將米麵搓成青絨糰子,還能給擢著粗麵做成菜餅。
反正吃的樣式還挺多的。
林嬌嬌以前就買過,這艾青絨做成的青糰子來吃。
裡頭還給擱了不同的餡兒呢。
反正味道是挺清奇的。
說過這個,還有就是銀丹草。
它的做法也挺簡單。
可以用作配菜,也可以做成夏日涼品。
別的像是牛甜菜或者地地菜,這兩者前一個可以用作熬粥,也可以煎雞蛋。
後一個則是要配上豬肝,才能熬成湯來喝。
但味道也是很鮮甜的,滑嫩的。
對於冬日裡來的人說,拿著這豬下水燉著湯喝。
也是別樣的滋味了。
林嬌嬌把這些個野菜,都摘了好些後。
才輾轉了場地。
摘了兩把子鮮嫩的蒿子杆來。
這樣的菜式,無論是加著葫蒜沫兒、少許鹽味兒,一起用作清炒盛盤的話。
也是能下著不少的稠粥和糙米飯吃的。
甚至配著粗麵饅頭,也是能使的。
但同時它也可以用作燙鍋吃,只不過就需要配點蘸料了。
灰蓼頭也是如此。
它既可以做蒜蓉清炒,也可以做涼拌。
甚至還能打著蛋液做成蛋花湯,另外還能混著粗麵做成菜餅子吃。
除卻這個,比如紫苜蓿同樣也可以這樣做。
不管是合著雞蛋炒著吃,還是做紫苜蓿饃饃亦或者做餡兒料,反正做法都挺多樣的。
麵條稞、菊花腦這兩種野菜。
盡都是可以做撐菜餅的。
甚至前者還能給蒸著配著蘸料吃,或者是合著肉片兒粉蒸了吃都行。
後者的樣式雖多,但都簡單。
比如清炒、涼拌,做蛋花湯或者菜餅都可以。
再就是五行草、菱角菜、野苕子、太白韭了。
這4種野菜各有做法不同。
但前兩者均可混著蛋液炒著吃。
甚至五行草還能像麵條稞一樣,裹了肉粉蒸了來吃。
而除了第一種,後三者均可以用作拌餡料。
不管是包包子還是包月牙餛飩,都是得頗多人喜歡的。
甚至後兩種,前一個還能煮成湯豆苗來吃。
後一個就直接切成小段兒,配著秋臘肉炒著吃也很香。
而還剩下一個的,就是苦蕒菜了。
它既能食用也能入藥。
口感的話,甜中略帶著一點微苦。
不管是做炒食還是涼拌,又或者是做湯鍋配菜也是行的。
反正做法奇多。